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知复杂性是人们对智慧的又一度量,无论你属于认知复杂性高,还是认知复杂性低,只要用对策略与办法,其实并不可怕。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牛人和傻人,各有各的福分和机缘,各有各的办法,才是世界运行的真理。

一、什么是认知复杂性?

认知复杂性是指我们理解世界的复杂性的程度,也是认知外在世界的基础和映射。

换句话说,认知复杂性是指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所需面对的信息量、信息种类、信息关联度以及信息变化速度等方面的复杂程度。它涉及到我们对信息的感知、理解、分析、判断、决策等多个认知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复杂”一词形容一个人,说“这个人太复杂了”时,其实就是指这个认知复杂性高,同样一件事情,能看出的层次阳比普通人更多。我们有时候评价一个人“脑子缺根弦”,实际上就是指他不够敏感,对某些事情未能领会和反馈,用标准术语来说就是这个人的认知复杂性偏低。

认知复杂性涉及分化和整合两个认知过程。分化是指对特定主题所能想起的不同概念的数量,整合是指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分化是整合的基础,整合是分化的升华。我们可以从分化水平和整合水平的程度来评估一个人的认知复杂性。

二、认知复杂性高与认知复杂性低的有什么区别?

认知复杂性高的人,看问题能转好几个弯儿,他们明白问题的多面性,不会一根筋地钻牛角尖。而认知复杂性低的人呢,看问题就简单多了,好像黑白电影一样,没有灰色地带,一遇到不同意见就受不了。

那些认知复杂度高的大神们,特别擅长在各种信息里找关联,比如说把不同的事情、不同的观点串联起来,看看它们之间有啥关系、有啥影响。他们可不仅仅是看到不同,更能看出这些不同之间的关联。

这些人还特别敏感,能察觉到人和事里的细微差别,处理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他们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不会那么极端,因为懂得尊重别人的习惯和价值观。研究还发现,压力面前,他们更能应对自如,不太容易焦虑。

说到个人魅力,有人研究了美国41位总统的演讲,发现那些能连任的总统,往往认知复杂性都高,演讲也更有魅力。而那些认知简单的总统呢,演讲时就显得片面、狭隘,喜欢强调单一主题,忽略其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举个例子: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他的推特和对外发言中多呈现极度肯定、极度否定或夸张的修辞手法,“certainly”“absolutely”“all”“must”“no”“never”等单词经常出现。这明显看出,特朗普的思维方式比较直来直去,不太会绕弯子,属于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类型。
碰到经济、就业、医改、贸易这些头疼的问题,他常常选择简单粗暴的方式,比如推翻奥巴马的医改,直接退出各种国际协定,跟中国打贸易战。这些做法都挺极端的。
还有研究发现,一个国家元首的思维方式,跟他处理国际冲突的方式有很大关系。那些思维方式简单、不太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国家元首,更容易让冲突升级,甚至陷入外交危机。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印巴冲突、伊拉克战争,那些都是例子,都验证了这一点。

高认知复杂性的人,他们看问题更全面,能注意到不同的观点,并且解释它们之间的联系。他们的演讲更有深度,喜欢用例子来说明观点,解释因果关系。

这种认知复杂性,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有好处。它能帮助我们减少偏见,看到问题的多面性,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决策。在团队里,如果成员都有较高的认知复杂性,那么整个团队在计划、搜索信息、考虑对方可能的行为时都会更灵活,更能应对不确定的环境。

不过,也不是说认知复杂性越高越好。研究还发现,认知过分简单和过分复杂都可能做出道德上有瑕疵的决策,反而认知复杂性处于中等程度的人更可能做出道德行为。

这是因为过分简单的认知会会因为简单地考虑问题,忽略了行为的道德后果。而过分复杂的认知会容易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辩解以缓解由于不道德行为引发的内心冲突,并导致道德行为的恶化。

三、认知复杂性低并不是坏事,正确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认知复杂性低其实并可怕,对付它的办法有两个:第一,升级认知,用你的智慧把握它;第二个恰恰相反,缩窄认知,用一个迷信屏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