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日,捷豹路虎与奇瑞汽车宣布,在其合资企业奇瑞捷豹路虎推出全新的电动车产品,品牌确定为“Freelander神行者”。消息一出,这个一度不受人关注的合资企业被推到了人们面前。尽管进一步的细节信息没有公布,但外界对这个新合资项目的解读和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放在说得较多的“汽车后合资时代”的背景下,许多人可以从合资新模式的角度解读。毕竟这几年,在中国的汽车合资企业普遍遇到了挑战。要不要合资,特别是已经放开合资股比的情况下,“控股或者单干”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但这次奇瑞捷豹路虎没有以大家普遍想得到的方式继续推动企业往前走,合资双方又是怎么想的?

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自然也会想到,这是合资企业开始迈向电动化转型的阶段。但从已得到的官方信息中,似乎没有看出它与捷豹路虎在去年发布的“重塑未来”全球战略以及奇瑞新能源战略之间是个啥关系?它与捷豹路虎,以及奇瑞汽车电动化是如何匹配的?

就合资企业本身来说,是否意味着从现在起多了一个新能源产品?多了一个“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还是有别的什么?官宣中的每一个内容人们都可以引出许多问题来。

今天,我们想要完全弄懂此次合作新项目的核心内容可能需要点时间。但在我看来,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说的,那就是这次协议的签署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奇瑞捷豹路虎在今天必须做出新的改变。

天时。一方面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新科技带来的,它打破了原有的汽车边界,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融合渐渐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共创、共造、共享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另一方面,中国汽车,特别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的跨国汽车公司开始重新认识中国汽车、认识中国汽车市场、认识在中国的合资合作。捷豹路虎与奇瑞的合资是在12年前,开始生产也就是9年前。应该是中国汽车合资的迟来者。它处在世界汽车旧格局的末尾,显然很难有“先进入者们”的“红利”。当新的汽车革命浪潮到来时,又一起经历了所有中国合资企业遇到的问题。这也是过去奇瑞捷豹路虎火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在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庆看来,过去十几年的合资合作是“达标”的。但外界希望看到一个表现更好、发展更快的奇瑞捷豹路虎。必须改变,一定是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双方都想到的事。今天,当大家都还在纠结合资股比、如何电动化的时候,他们拿出了一份让很多人没想到的答卷。这应该是双方对新变化、新格局下面向未来形成共识后的一次新合作。

奇瑞这两年“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汽车、乃至世界汽车共同关注的明星企业。特别是它的出口,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这可能是大家自然能想到的“地利”了。相信12年前,它与捷豹路虎谈合资时,一定是相对被动的一方。今天的奇瑞令全世界汽车重新认识他,也使捷豹路虎对其刮目相看。但这只是“地利”的一个方面。对于捷豹路虎来说,过去一年,捷豹路虎的业绩实现了2015年以来的最佳,达到了290亿英镑营收,同比增长达27%。在中国,除了奇瑞捷豹路虎之外,这些年业务也发展得非常迅速。捷豹路虎总部对中国业务评价为“优异”,成为捷豹路虎全球业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据了解,几天前在英国总部进行的投资人会议上,大家对中国都有充分认识,认为“中国很重要”、认为要在中国进一步扎根、要与合作伙伴一起研究突破。这样的变化是双向,它使双方在面向未来时有了更多的可能和选择。这是一个很值得多说一句的点。在中国的合资合作,过去人们常看到的是一方主导得多,特别是外方更显强势。这是由双方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决定的。今天再来谈合资如何搞,着眼点和出发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不是首先提股比、谁说了算,更多地想到如何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做出一个令双方都受益的全新业务领域和板块。这是此次合作协议中表露出来的,求增量、共创共赢是这份协议的一个重要的创新点所在。如何将双方的需求真正地结合起来,今天的理解与过去的理解已经不一样了。前不久,与一位跨国车企的全球老大交流,他就说,需求必须是双向的、或者是共同的,它不能以我的需求改变别人的需求。当下跨国车企很现实的需求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先欧美跨国车企3-5年,他们要从中国学到东西,让自己赶上来。中国车企走出去,需要品牌和渠道,这是跨国企业的强项,将这两个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链,变成一个共同的利益需求,这是当下这个阶段合资合作新模式的主流方式。这位老大的话讲的是真正的“地利”。很多人可能关心此次新合作项目中提到的“新的电动产品”,搭载奇瑞电动化平台,使用捷豹路虎授权的“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认为其中有许多不同解读。其实没那么复杂。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都开始意识到,设在国外总部研发中心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原因,在于它们的研发仍是基于传统供应链,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是在全新供应链上的研发。于是,他们都准备在中国设研发中心,用中国的全新供应链,最终反哺全球。这次奇瑞和捷豹路虎的新合作应该是先行了一步。这是基于双方对“地利”重新认识带来的,其它的一些细节已经不重要了。

说到人和。必须要提奇瑞捷豹路虎这个企业。之前,坊间一直有一个说法:奇瑞捷豹路虎搞得不好,原因在于双方母公司之间矛盾积怨很深,快散摊了。很显然,这次合作新协议的签署,让这样的传言不攻自破了。面对这样直接的话题,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庆的回答是:哪个企业内部没矛盾?更何况合资,关键在于双方的信任度。此次合资协议的签署就是双方信任度的最有力体现。他举例说,一个家庭中,夫妻双方炒一盘西红柿鸡蛋,可能出现一方说咸,另一方说甜。如果大家都认识到初衷都是为了一顿美味的晚餐,什么矛盾都不重要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一句西红柿炒鸡蛋的比喻,说得很巧,也答得很好。既没有否认有矛盾,又说出了合资双方在明天的路怎么走这个问题上大家有了共识。据了解,一个多月前,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率队专程去了捷豹路虎英国总部,相信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谈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合作项目。据说,尹董事长在那里谈得很好,双方都比较愉快,这一定是“人和”。在旁人看来,今天的尹同跃与12年前的他,在与捷豹路虎交流时的“底气”肯定不一样了,今天的奇瑞也不是12年前的奇瑞了,尹同跃完全可以更强势一些。如果那样的话,这个协议就可能不那么顺利地签下来。我们可以解释为这是尹同跃的智慧。“人和”是合资双方诚意和信任的表现。如果说智慧,这可能就是智慧,是双方的诚意决定了的。没有“人和”,再好的项目,再好的合资合作都做不成。这次新协议的签署,“人和”是最重要的变化。

新协议签了,这是新的开始。随着接下来一些细节陆续披露,舆论场的解读会更多。我们常说,干好干成一件事,一个重要的核心是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奇瑞捷豹路虎此次新协议的签署,是否来得是时候、最终能否成功,外界可能说了不算。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确是双方共同拿出一个决定的最适合时候。早了不行,晚了可能也不行。瓜熟才能蒂落,不管曾经是否有过不同意见,它需要时间,等待内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变化,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现在看,这肯定标志着奇瑞捷豹路虎开始向好,或者说这就是一件在对的时间做对的好事。无论如何,我们乐见好事带来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