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以落花飘零寄寓无常世事与人生感慨。

柳永笔下的“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将欢愉与离散瞬间对比,借飘零的花瓣抒发了美好易逝、聚散无常的无奈情怀。

杜甫在江南美景中吟咏“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英缤纷的春日画卷,更寄托了久别重逢中的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

在山水间目睹落花纷纷扬扬铺满夕阳余晖,那未曾细品便已消逝的美丽不禁唤起一种深深的惋惜与哀愁。

综观古今诗词,落花成为了一种富含象征意味的艺术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短暂、青春易老、缘分无定的深深感怀。

面对眼帘中犹如绯红云彩般飘落的花瓣,我们内心涌动的不只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对残落芳华无法言尽的惋惜与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思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落花开人世梦,衰荣闲事且持杯。

春风底事轻摇落,何似从来不要开。

——唐 · 王枢《和严恽落花诗》

春日暖阳,花儿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春风的爱抚下悠然自得地飘落。

那轻盈的姿态,似乎从未有过盛开的灿烂,也从未经历过凋零的哀伤。

人生的世事如梦,那些荣衰得失,不过是过眼云烟。王枢用落花的形象来表达他对人世的看法。

与其沉溺于世事的纷扰中,不如持杯对月,忘却人世的繁华与衰败。

他的心境,就像那春风一样,轻轻地摇落花朵,却不留痕迹。他似乎在说,那些曾经盛开的花朵,何尝不是一种束缚,而那些未曾盛开的花朵,却能自由自在地飘落。

与其追求那些表面的荣华富贵,不如选择抱着酒杯安然度日,宴饮人世。他追求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一种不受世俗繁华和衰败所束缚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在梦境的迷离之后,楼台高锁,酒醒后帘幕低垂,似乎一切都在沉睡中。

那些曾经的记忆和情感却如春恨般涌上心头。那是一段属于过去的故事,一个曾经繁华如今凄凉的世界。

在这样的背景下,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落花和微雨,都是春天的象征,却也带着离别的哀愁。

而那个人,独立在落花中,望着微雨中的燕子双飞,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哀伤。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小蘋的罗衣上绣着两重心字,那是她对爱情的承诺,也是她留给他的美好记忆。

而现在,那一切都已远去,只留下一曲琵琶弦上的相思。

那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明月依旧高挂,彩云却已消散。就像那个美好的过去,如今已成了回忆。

晏几道如梦似幻置身于一个充满哀愁的世界中。他以梦后楼台、酒醒帘幕为背景,以落花、微雨、燕子、明月为意象,构建了一幅凄美的画面。

他通过回忆小蘋初见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家境殷实,无忧无虑的日子寄予深深地怀念。

他的哀愁、无奈、怀念和追求都通过文字传达出来,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我们可以感受到晏几道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的深沉和真挚。他的文字就像一把温柔的刀,深深地刺入了人们的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

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

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事堪猜。

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宋 · 欧阳修《清平乐·小庭春老

春日的庭院,时光静静流淌,绿砌与红萱草相互映衬,给人以恬静之感。

回忆中,与心爱之人曾共绕阑干,携手漫步于绿丛之中,她含笑盈盈,美好如画。

自别后音信全无,旧期前事已成谜团。门掩日斜,人静花落,片片落花给这景象增加了更多的愁绪,往日的欢声笑语,而今只有青苔相伴左右。

回忆往昔欢聚时光,作者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与孤独之感。

他以景寄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感受春日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内心的苦涩与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色渐芳菲也,迟日满烟波。

正好艳阳时节,争奈落花何。

醉来拟恣狂歌。

断肠中、赢得愁多。

不如归傍纱窗,有人重画双蛾。

——宋 · 晏殊《相思儿令 其二》

春日,芳菲渐渐展开,迟来的日照满了湖面,一片烟波荡漾。

这正是艳阳高照的好时节,然而,花儿却在这时纷纷落下,似乎在诉说着无奈与哀愁。

晏殊以醉后的狂歌来抒发内心的苦闷,试图通过歌声来消解断肠的愁绪。

在这醉意中,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愁绪的深沉,仿佛被无尽的愁云所笼罩。

他渴望逃离这愁绪的困扰,于是他选择归向窗前,希望能透过窗纱重新看到那个熟悉的面庞。他知道,只要那个人在,他的心就能重新找回宁静与和平。

这首词中,晏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他以落花、醉歌、窗前等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老人迟暮的苦闷与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

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唐 · 温庭筠《更漏子 其二》

诗人用星斗、钟鼓、晓莺、残月等一系列表示时间的意象,点明时间是在清晓。

天刚晓时分,满天星斗渐渐疏落,钟鼓声也已停歇,垂帘外晓莺啼鸣,残月西斜。

移步至庭外,见兰花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柳条在晨风中摇曳轻拂,院里满地堆积着落花。

这暮春时分冷清的黎明景象,残月,落花,莺啼,钟鼓声,满目萧索之景,满耳凄清之音,烘托出女主人公孤独凄苦的心情。

在空无一人的阁楼上,她倚栏远望,一年复一年,此时还像去年此时一样满怀惆怅。

春天就要过去了,她的情郎却还不归来,她只能在无尽的相思中虚度青春。

旧日的欢情恍然如梦,令她思忆起来,更加觉得愁肠百结。这样煎熬的日子还要维持多久?谁又知道答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春事匆匆掠眼过,落花寂寂奈愁何。

故人南北音书少,野渡东西芳草多。

笋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

青灯白酒长亭夜,不胜孤舟兀绿波。

——宋 · 杨万里《春尽感兴》

春日的繁华,如梦般匆匆掠过,只留下落花在寂静中无奈地凋零。杨万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逝去和落花的哀愁,给人以深沉的感伤。

回忆起那些与友人往来的日子,音书稀少,只留下野渡旁萋萋芳草。曾经的书信往来,如今已成往事,那些熟悉的面孔,如今已各奔东西。这种分离的苦楚,如芳草般绵延不绝,令人心痛。

然而,即使在春日的尽头,生命依然在顽强地生长。嫩笋借着春风的力量,争先恐后地生长成为竹子。燕子则带着几分不舍,分别筑起了自己的巢穴。这生命力与希望的象征,与前文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坚韧。

在青灯白酒的长亭之夜,诗人不禁想起那个曾与他同舟共济的人。他感慨万分,不能忍受孤舟在绿波中独自摇曳。这份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杨万里以春日的逝去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感受春日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内心的苦涩与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唐·杜牧《和严恽秀才落花》

杜牧以流水与落花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画卷。

诗人面对红艳年年盛放又凋零的景象,那无情的流水载着花瓣悠悠而去,这场景犹如岁月的脚步无法挽留,令人徒生惋惜之情。

诗人在诗句间并未直接言明对时光流转的悲叹,却通过“共惜流年留不得”这一句,将难以把握的时光化为潺潺流淌的河水,满地飘零的落花仿佛是它无声的叹息。

他并非怨恨花儿的凋零,而是哀叹它们曾盛开得如此热烈,却又在瞬间消逝于流水之中。

这种情感的抒发,既是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又是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洞察。

诗人借“且环流水醉流杯”表达了一种无奈而又超脱的生活态度:

既然无法阻止时光的流逝,不如以酒寄情,试图在醉意朦胧的境界里寻觅片刻时光的停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

面旋落花风荡漾。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

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宋·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落花纷飞、柳重烟深、雪絮飘零,暮春时节万物更替、时光流转的无常之美。

词句开篇即以“面旋落花风荡漾”唤起读者对春天即将消逝的感知,那随风旋舞的花瓣仿佛在低语着季节变换的秘密。

接着,“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浓密的柳烟与纷飞如雪的柳絮相互交织,形成一种迷离梦幻的氛围,让人不禁陷入对春光灿烂时分的追忆之中。

雨后的微寒仍未散去,诗人借由“春愁酒病成惆怅”抒发了对春去花谢的惋惜和难以排解的忧郁之情。

词人醉卧榻上,身边是翠被华灯,夜夜相对,却独享着深深的孤寂。他寂寞地起身撩开绣帷,眼前呈现的是月色皎洁映照梨花的画面,这明亮的月与洁白的梨花交相辉映,象征着清冷而高洁的心境,同时也寓言了生命中的璀璨与短暂。

整首词犹如一首未完的挽歌,将春末花落的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叹岁月之无情,又沉醉于词中所营造出的仙气缭绕、诗意盎然的世界。

它触动人心之处在于那种无法抗拒的生命流逝与美的瞬间定格之间的对比,使读者在唯美而又略带凄美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脉动与诗人的深情厚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宋·叶梦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花瓣在风中起舞,伴着黄昏的细雨飘零,如同一场凄美而庄重的告别仪式。

清晨时分,庭院里残留的花瓣更显凋零,暗示着春光的消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人笔锋一转,以“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勾勒出坚韧的生命力象征——即使繁华落尽,仍有缕缕柳絮般的游丝直上云霄,紧紧缠绕在晴空中。

宴席间,词人与友人携手花下,共饮杯中酒,言谈甚欢。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体现出友情之深厚,也寓含着珍惜当下的情感。

最后两句“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以深情款款的口吻劝慰佳人不必因离别或时光流逝而忧愁,同时流露出自己对无法挽留美好时光的感伤。

全词通过对落花、残红以及宴会场景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而不伤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短暂与情感永恒的矛盾冲突,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