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先讲一个故事。

《聊斋》中的《席方平》,这里讲述了一个孝子上天入地为父亲报仇洗刷冤屈,透过这个故事或许我们可以看到这真正的阴曹地府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些故事中看透人性

一、席父受难

席方平的父亲席廉与一个姓羊的有钱人(我们下文将其称为羊有钱)积怨已久。而这羊有钱是恨席廉入骨,死后也不忘报复席廉,竟然买通冥间的鬼吏想要提前结束席廉的寿命,将其拖入冥间毒打。

席廉拼着最后一口气,对自己的儿子席方平说明了真相。席方平本就是一个孝子, 知道自己的父亲竟是因为这种原因去世,哪能罢休,便强迫自己灵魂出窍,也去了冥府。

看到这里, 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故事的起始,源于席廉跟羊有钱之间产生的恩怨。如果只是跟普通人结仇,想必席廉也不会惨死, 但偏偏他得罪的那个人是个不差钱的主。

不要忽略 【钱】字。正是有了这个字的推波助澜, 席廉才会早逝,席方平才会上诉无门。

在上诉的过程中 席方平一共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城隍、郡司、城隍复案、 冥王软硬兼施、二郎神刚正不阿、席方平沉冤得雪。

这席方平由地下告到天上,跟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倒是会有同病相怜之意。

这两人都是先找基层官员帮忙,席方平进到地府以后 看见狱史毒打自己的父亲 气得大喊 :

“父如有罪, 自有王章,岂汝等死魁所能操取!”

但狱史早被羊有钱给收买了,自然不会跟常方平废话,于是,席方平只能找高一级的官员城隍帮忙。

而在《秋菊打官司》里,秋菊因为村长打了自己的丈夫,跟村长理论无果之后,找到了乡公安局。然而,乡公安局的人也只是和稀泥一般,让秋菊跟村长和解,但村长并不配合,于是秋菊只能过河上访县公安局。

那么寻求上一级官员的帮忙就能解决事情了吗?不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菊打官司和席方平如出一辙

二、初入地府

初入冥府,席方平找到城隍,却不料城隍早已被收买,于是席方平从有理被判为无理。冤情没有得到解决,他又告到了更高一级的郡司那里,谁知,也被羊有钱收买。

席方平苦苦上诉换来的只是毒打一顿,维持原判。席方平气愤难耐,一下子告到了地府最高的官员冥王那里。

秋菊也是,告到县公安局,得到的也只是维持原判,不甘心的秋菊找到了当地最高的官——市公安局长。

两人都上诉到力所能及的最高的官员那里,结果却也都是失败,只不过两者的待遇截然不同。

秋菊生在和平年代,虽然上诉无门,官员也不敢任性对待。她能保证自身的安然无恙。

而生在封建时代的席方平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在郡司那里只是一顿毒打。在冥王这个地方权势最大的这里,他享受的是被鞭挞,被火烤、被锯解,被投胎,还有利益诱惑。

在席方平上诉过程中,作者描写最精彩、 最曲折、细节最多的就是冥王这里。

你看,席方平告到冥王这里,冥王做的第一 件事是:立拘质对。

冥王首先将城隍、郡司叫来和席方平当堂对质。这样看来,冥王似乎是公正的。也许正是如此,席方平才会断然拒绝城隍、郡司的求和,拒绝别人的提醒,坚信冥王能为自己伸冤。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席方平所料。好不容易升堂了,席方平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看见冥王怒气冲冲。他还来不及思考原由呢,就已经被鞭挞了二十下。

也许是这鞭挞带来的痛,让席方平认清了冥王的真面目,对整个地府的官员彻底死了心,于是他愤恨地说:鞭挞允当,谁教我无钱也!

这下惨了,话正好戳中了冥王的虚心。冥王恼羞成怒,让两个鬼将席方平摁到烧得通红的火床之上,反复蹂躏。瞬间骨肉焦黑, 痛不欲生,他心里的恨也愈发强盈。

经历过火床之后,两者有了三问三答的你来我往。

首先是冥王问被火床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席方平:敢再讼乎?

瞧瞧这盛气凌人的模样, 身为地府长官,不为人伸张正义不说,滥用私刑不说,居然还敢这般嚣张,问人家“敢再讼乎”?一个“敢”字,就将冥王的丑陋嘴脸勾勒出来了。

而席方平是怎么回答的呢?

大怨未伸,寸心不死,若言不讼,是欺王也。必讼!

我还没有伸冤呢!我这颗想伸冤的心还没有死,如果说不讼了,那是骗你,所以,我势必是要上诉的。

冥王发现之前那番下马威居然没有起到作用,十分懊恼,立马叫人把席方平拉去,要用锯子把席方平锯成两半。

那锯人的地方有多可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狱刑罚

血肉模糊,有不少人牺牲在上面。席方干还没有躺上去,冥王就又把他叫回去,大喊:“尚敢讼否?”

想来,他以为席方平看过了那血肉模糊的地方之后,心里肯定害怕,所以他的问话不再盛气凌人,而是得意洋洋的“尚敢讼否?” 你还敢上讼吗?谁知,这席方平也是好汉一条。 知道冥王故意为难自己,懒得废话,直接丢出自己的答案:必讼!

他心志的坚定程度令冥王难堪,使其一下子从得意再次转为震怒。于是,席方平逃不了被锯解的命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行刑的两个小鬼居然被席方平的这种行为感动到了。他们在行刑的时候

“锯令稍偏,勿损其心。”

这一举动也是关键所在。正是因为得以保全其心,席方平才能在后面继续上讼,否则早就鸣呼哀哉了。锯解结束,席方平被劈成两半,走起路来是如身在刀山火海。这时,一个小鬼给了他一根腰带,席方平接受之后立刻产生了效果。

“受而束之, 身顿健,殊无少苦”

瞬间就不痛苦了,行走之间,仿佛没有受过锯解一样。这根腰带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我想,作者这么写大概是想说明, 即使是点点人心的善,也足以支撑处于苦难之中的人继续走下去。

冥王第三次问席方平 还敢不敢上诉,席方平思前想后,觉得自己若因为一时意气而将性命葬送在此,实在不值,于是他决定假装识时务者。冥王终于满意了,让小鬼将他送回人间 。小鬼只是将席方平领到门口,指了指回阳界的路,就走了。

三、再入冥府

席方平和冥王之间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吗?才不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要寻二郎神伸冤?且看下文

再入冥府席方平被冥王这一顿折磨,对地府的官员彻底死了心,就想跑到天上,找那传说中是天帝的亲戚,并且聪明正直的二郎神伸张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