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夹着尾巴做人。夹着夹着,却把尾巴给夹没了。

想我们的祖先,起初定是有尾巴的。尾巴这个物件,当时还是很有用的。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就是说它的作用的。综合起来说,尾巴无非具有平衡的作用、保护自己的作用,还有保温的作用。若是鸟类,还有支撑身体的作用。我们的祖先过去大约是猴子一类的动物,成天在树上跳来跳去,没有尾巴就保持不了平衡,就极有可能从树上掉下来被其他猛兽吃掉。那个时候,没有尾巴是非常危险的。可是后来他们从树上下来了,并且四肢分离了,只用两条腿走路。因为有了上肢的平衡能力,这时的尾巴就成了多余物。而且,祖先们慢慢地有了羞耻感,慢慢地掉光了毛,必须得用衣服防寒遮丑,于是乎,尾巴这个东西,就越来越妨碍自己的行动了。

当尾巴一旦成为多余之物,对于人类来讲,确实也是件很尬的事。长着一条尾巴,怎么看你也不算个人。你看那《西游记》中,孙猴子大战二郎神。孙猴子有七十二变,二郎神却有七十三变,加上那只哮天犬,孙悟空一时还是感觉到自己很被动。无奈之下,他变了一座庙。可是,他的尾巴却没地方放。猴子很是机灵,将尾巴变成一根旗杆,立在庙顶上。可二郎神毕竟是二郎神,一看那根旗杆,就知道是猴子变的,于是就与他又开始了一场恶战。

庙顶上插旗杆,是不是显得有些个张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肉身的尾巴是蜕掉了,而品格的尾巴,却未必能够蜕化得掉。

我们平常所说的翘尾巴,实际是说那个人高调的处事方式。

能翘尾巴,就说明他有资本。一个社会里,庸众肯定是居多的。于是乎,那些时不时地把尾巴露将出来的人,就会遭到妒恨。

当然,能翘尾巴的,也未必真有本事。有的不过是仗着自己有了点小权势,就会将尾巴朝着天空的方向直指,翘得比孙猴子的那根旗杆还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孔夫子的人生哲学来看,国人必得中庸,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你即使再有本事,也不能高调炫才;即使再有钱,也不能尽情露富。而如果你做了官有了地位,则更须低调行事。所以,你看曾文正公,其家书尽是让子孙夹着尾巴做人的话。

凡是尾巴翘得高的,没有一个有好果子吃。

比干很牛,据说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可最后还不是被剜出来了?

韩信很牛,竟然敢在君上面前号称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后来不是也被收拾了吗?

出头的椽子先烂。别人没尾巴偏偏你有,你的日子能好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先哲们,只有老子活得最通透。

作为国家图书馆兼博物馆馆长,应该是最有本事的人之一吧。可你看看他老人家,从来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在函谷关时,因为被人挟制,才写出了一部智慧之书《道德经》。可你说《道德经》都说了啥呢?不同的人理解得都不一样。他老人家是最早写朦胧诗的人。

有人读到这恐怕就会嘲笑我了。老子写的是诗吗?

我告诉你就是的。《道德经》是用韵语写成的,它不是诗是什么?而且,他的这部诗文晦涩难懂,话中有话,让你几千年来都摸不着头脑。

老子实际上是对这个社会看得最透的人,他也是第一个将尾巴藏起来的人。

我小的时候,是抓过蜥蜴的。那些灵活的小生物,你一抓它的尾巴,它就会把尾巴扔掉,自顾逃命去了。其所谓断尾求生。

人其实也需要向蜥蜴学习,甩掉尾巴,以期全生。即使你尾巴还长着,也得想办法掩藏起来才好。

(白 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