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位于吉林市长春路西段的东北电力大学,了解吉林市人文历史的朋友们会马上联想起石头楼。石头楼是由主楼、东楼、西楼等三栋建筑构成的“楼群”,为中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设计,在民国时期曾被吉林大学用作教学楼。2013年石头楼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许多人并不知晓,在这青青校园之中,还“隐居”着一件历史更为悠久的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年年初时,我曾就北山公园石狮子话题发布过一篇文章。不久,便收到一段有益的反馈。一位曾在丰满区永庆居住的老人,看罢我的文章后,联想起他曾见过的一对精美的石狮子。那对石狮子曾摆放在永庆“富十将军的府邸的大门楼里”,老人在解放后曾在这座府邸的厢房住过,见过这对晚清时雕凿的石狮子。据老人回忆,石狮子是用大理石雕刻的,做工十分精细。在将军府的大门楼被生产队拆除后,这对石狮子一度被埋到地下,过了一段时间又被生产队挖出来放到队部的大门口。大约在1982年,即生产队解散的前夕,这对石狮子以五百元的价格卖给了电力学院(即现在的东北电力大学)。

老人提到的“富十将军”即晚清时署理过吉林将军的富顺。据民国版《永吉县志》记载:富顺姓伊尔根觉罗,是大名鼎鼎的吉林名将金顺的三弟,因家族大排行居十,又被人尊称为富十将军(《吉林话旧》记载富顺为金顺四弟,应有误)。富顺幼年时失怙(父亲去世),由嫂子(金顺妻子托莫洛氏)抚养成人。在金顺担任伊犁将军后,把富顺调至身边效力。史载富顺参加过玛纳斯等处平叛鏖战,战功不俗,回籍后曾在吉林城担任协领、吉林将军署兵司掌印、全营练军翼长等职务。

后来富顺又升任三姓(依兰)、山海关等处副都统。在庚子之变中协调处理军务得当,受到各界“推重”。吉林将军长顺病逝任上后,富顺代理吉林将军一职近两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苦等正式任命的富顺盼来的竟是清廷任命达桂为吉林将军的结果,失意之余,富顺遂以“太夫人年高”为由,“乃告终养”。清廷也顺水推舟,同意富顺辞官归于吉林城江南故园。这位“太夫人”是金顺的后母,是不是富顺的生母虽未见记载,但从“嫂氏抚之成人”的记载上看,因奉养太夫人辞官,多半是官场失意后的借口。

富顺卸甲后的住宅就在今天江南的永庆村。虽然晚清时金顺已在城内洄水湾胡同南口路东修建了新宅子,但永庆也是整个家族的“老房子”。因金顺兄弟四人,有三人都担任过封疆大吏(金顺的二弟连顺曾任乌里雅苏台将军),一门三将军的“老房子”自然少不得富丽奢华。也因品级之故,得以在院门口安放石狮子镇宅。

老人在讲述这段情况时,曾感慨于岁月变迁,不知这对石狮子现在是否还在东北电力大学的校园里。这也是牵动我的心绪的一个问题,期间多方打听过情况,虽有反馈,但苦于种种因素阻碍,自己没能亲自深入校园寻找,各种反馈信息也只能作以参考。直到东北电力大学举办校园开放日,一个夙愿才有了了却的契机。

在电力大学杨仑先生的指引下,我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绕过西楼,沿着林间道路进入了“犀园”之中。这是一处景致优雅的苏式园林,亭台楼阁、小桥碧水、岸石草木相映成趣,在塞外北国,营造出一片精致的江南气象。有诗云:“落花伴雨纷飞舞,园林幽梦渐成诗”,说的是乘氤氲烟雨观看园林,才能品出如诗般的无穷意韵。有赖天公作美,良辰美景当时,只是我无心借雨流连犀园,双眼只若觅食的饥鸟,不停地在这雅致的庭园中焦急地搜寻。很快,在一处石桥的桥头,一对石狮子跃入眼帘。

远远看到这对石狮子时,我的心就已怦然而动——肯定是了!通常,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会或坐或蹲在与狮身四廓相适的须弥座上。犀园桥头,石狮子的须弥座却突兀地向后伸长很大一块方石。这是比较典型的高等级门楼的门枕石,即院门的门轴垫石。这种形态应了石狮子曾在富顺将军府邸“门楼里”的描述,证明这对石狮子不是摆放门前的普通装饰物,而是属于传统四合院特殊的建筑构件

从式样看,这对石狮子虽不乏京狮子威武的气势,但通体圆润,四肢较短,球型眼睛,鼻子圆阔,耳大如扇,秃额被髻,歪头朝天,具有典型的“南狮子”雕凿特征,和如今北山公园大门前石狮子(清代雕凿)相近,与现在流行的颔首直身京狮子颇为不同,是民国之前吉林城推崇的石狮子式样。

另据老人讲述,在生产队摆放的时候,一尊狮子的一角曾被拖拉机撞坏。观察犀园石桥前的石狮子,按石绣球的一尊狮子外观完整,抚幼狮的一尊在须弥座的“蜀柱”部分和门枕石处存在破损,系由水泥粘合。这也进一步佐证了这对石狮子应是当年富顺府邸门楼中的旧物。由富顺兄弟成名算起,这对石狮子的历史至少要早于石头楼群三十年以上。

在与电力大学杨仑先生交谈时,杨先生也介绍说东北电力大学内的犀园大致兴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1982年前后购买石狮子的时段描述。想这石狮子历经岁月变迁,从护卫将军私宅,最终得以在大学校园中安然栖身,应算是精神上的跃进;富顺兄弟皆行伍出身,文化水平有限,而东北电力大学是书声朗朗的高等学府,或许也算是一种灵魂上的“晋身”吧。

离开犀园时,小雨乍歇,空气湿润清新,行走在树荫遮掩的校园道路上,一种恬静舒畅之感弥漫周身。夙愿得偿之际,思前想后,不免希冀这对石狮子能在冥冥中将金顺、富顺兄弟忠勇爱国的那份情怀带入这青青校园,让每天经过身边的莘莘学子,能在奋发进取之际,于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一份正向能量的加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鸣谢张兆荣先生、王银刚先生、杨仑先生、傅艳春女士、王维群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