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田龙玉去世,享年127岁。对于这位老人的离开,她53岁的外孙女伤心的在朋友圈里发文:愿天堂没有痛苦,一路走好。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位老人的离世,社会各界人士对此说也非常关注,纷纷表示哀悼,不过这位老人既不是明星,也不是国家干部,就是一个普通老人,但在世时却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有“三湘第一寿星”的称号。2009年,她更是于中国时代寿星排行榜中名列第9位,荣获“中国10大寿星”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代社会生活富足,人们开始追寻精神文明建设和和养生需求,毫无疑问,这位从光绪时代一直活到2020年的传奇人物,无疑是现代人追捧的对象。那么田龙玉究竟有怎样的过往?为何能长寿到近130岁?

田龙玉出生于1893年湖南省凤凰县的新民村(即光绪19年,与毛主席出生是同一年)。不得不说,这的确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毛主席是历史伟人,而光绪皇帝似乎更是隔了好几个时代。

虽然她不像开国将帅们那么传奇,但却见证了晚清时代,民国时期,国民党统装时期,以及新中国初立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也难怪人们称她为“活化石”,她可是对历史变迁最有发言权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田龙玉虽然长寿,但因为是贫苦大众中的一员,所以自然也经受过时代变革的动荡和饥饿。常言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漫长的寿命经历如此多的动荡和坎坷,田龙玉也有太多的沧桑时刻。

例如她很早就结婚,并且因为农村的传统先后生育了13个孩子。但由于当年生活过于贫苦,但孩子均未长大成人,最大的活到18岁,都说白发人送黑发人最痛,但这位老人连续送走13个孩子,这又是何等痛苦。

而更加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也因为屡遭打击于1973年去世,至此她就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个人和独自收养的一个养女。都说幸福是短暂的,但田龙玉的痛苦也实在是太漫长、太频繁了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过得很苦,但她的心态却异常坚强、乐观。她努力抚养养女长大,咬着牙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岁月,一步步成为我们如今所说的“活化石”。新时代到来后,贫穷与饥饿逐渐远去,国家的温暖与关怀洒遍中华大地每一个角落,田龙玉也过上了好日子。

她居住在凤凰古城青沙湾巷,和自己养女的外孙女一起生活,四世同堂,享受天伦之乐。按理来说,到2006年时,田龙玉已经113岁,而且也搬进凤凰县城,她应该要好好养老了,同时也不得不服老了。

但田龙玉不仅牙齿结实,每天的胃口还很不错,而且头发半黑,没有一点老年斑,浑然不似百岁老人。更让人惊讶的是,她还喜欢攀登,常常坚持爬台阶,一天就要上下70多级台阶,还不需要人扶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县城后,她依旧每天都必须坚持运动,每天要干家务活,如果不是怕她出事,她还打算去给人当保姆。渐渐的,随着周围老一代人逐渐去世,甚至是第二代人也离开了,田龙玉的名气却越传越远,人们纷纷慕名拜访这位三湘第一长寿老人。

2007年,田龙玉老人甚至应湖南省马王堆疗养院邀请,担任健康长寿形象大使。这位老人在镜头面前表现的很欢快,没有丝毫拘谨,还能像年轻人一样比耶。当被问及有什么心愿时,老人家深情的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韶山毛主席住过的地方看一看。”

很快家里人就帮她实现了愿望,当年秋天在外孙女的陪同下,田龙玉来到了毛主席故居,她激动的说:这辈子值了,我最大的心愿了了。随后2010年,田龙玉老人被列为湖南省年龄最高的老人,2012年被排为中国10大寿星第9位,直到2020年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离去,关于她长寿的秘诀,再一次炒上热搜。那么这位老人的长寿秘诀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在老人生前已经有很多记者对其进行采访,她也不藏私,直接来者不拒,记者、学者最后总结出了其中的奥妙。

其一,山清水秀好环境。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凤凰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山好水好人更好,这里自古以来就出百岁老人。

其二,粗茶淡饭少食荤。这和田龙玉老人的经历有关,当年过得苦,所以他们几乎以杂粮糊口,但也正因为吃的是杂粮,所以身体更健壮。再加上常年吃野菜,身体素质也提升得更好。这一点是和现代人完全不同的,毕竟我们有食品安全问题和垃圾食品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勤劳好动不休闲。这一点更好理解,现代人都讲究要多运动,多健身。而当年的田龙玉可是天天干重活,比现在很多健壮年轻人都强,进了县城以后,她也每天坚持攀登干活,生理机能不生锈,自然保持旺盛的活力。

其四,悲欢离合要乐观。根据老人的说法,和气生财,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够让身体状态保持得更好。这也很好理解,当年经历了13次丧子之痛,她的丈夫都抑郁去世了,但她却活了下来,可见心态最重要。

综上所述,田龙玉老人的长寿代价是无尽的沧桑和离别,而现代人想要养生,恐怕得好好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吃苦耐劳也许就是长寿的密码。参考文献:《三湘第一寿星田龙玉》、《每天不走动,身上就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