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埃里克·陈放弃了高薪的程序员工作,开始卖起了全球"最臭"的水果——榴莲。在东南亚,榴莲不光是水果,还是文化符号。当时陈在马来西亚刚开始做榴莲生意时,这种"味道特别"的水果便宜得很,经常就直接从卡车后面往外卖。

谁曾想,榴莲在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去年,东南亚卖到中国的榴莲价值高达67亿美元,比2017年的5.5亿美元猛增了11倍。中国几乎包圆了全球所有出口的榴莲,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成了主要的榴莲出口国。这股榴莲热不仅改变了东南亚人的生活,还重塑了当地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榴莲生意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泰国一家榴莲公司今年打算上市,不少种榴莲的农民也因此成了百万富翁。埃里克·陈本人七年前就以45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公司控股权,这可是他最初投资的50倍啊。他的公司主要生产榴莲酱,这种酱料被广泛用在饼干、冰淇淋甚至披萨里。

埃里克·陈回忆说,劳布的榴莲农以前穷得叮当响,现在却能用砖头代替木头盖房子,甚至有钱送孩子出国留学。这种变化在东南亚榴莲园的果农中前所未有,他们亲眼见证了中国人对榴莲的需求爆炸式增长。

尽管中国大陆经济面临挑战,但中国消费者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对某种产品的兴趣,足以改变整个亚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在越南,农民为了种更多榴莲砍掉了咖啡树。泰国的榴莲园面积在过去十年翻了一番,而在马来西亚,为了满足中国对榴莲的需求,劳布外的丛林被铲平,改成了梯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泰国庄他武里府,榴莲分销中心里的场景就像玩俄罗斯方块,各种形状的榴莲被巧妙地打包起来。榴莲运输造成了道路堵塞,但这也说明榴莲生意红火得很。马来西亚农业部长穆罕默德·萨布认为,榴莲将给马来西亚带来新的经济繁荣。

随着榴莲产业利益越来越大,围绕榴莲园的土地纠纷也随之而来。中国不仅是榴莲的主要买家,还对泰国的榴莲包装和物流行业进行了投资。据阿特·披讪瓦尼所说,中国已经控制了约70%的榴莲批发和物流业务,泰国本土的榴莲批发公司可能很快就要消失了。

榴莲在水果界的地位就像松露在蘑菇中的地位,成了地球上最贵的水果之一。中国的需求将榴莲的价格在过去10年里推高了14倍,搞得东南亚的消费者很郁闷,因为榴莲从一种普通水果变成了奢侈品。马来西亚电影导演希沙姆丁·赖斯说,榴莲是马来西亚多民族团结的象征,上帝给了人们对榴莲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榴莲的刺特别尖,处理时得戴手套,吃熟透的榴莲可能会很狼狈。在东南亚,吃榴莲是一种社交活动,通常需要朋友们聚在一起分享。榴莲甚至成了马来西亚金融词汇的一部分,"durian runtuh"意思是意外之财,字面意思是榴莲掉在地上的喜悦景象。

中国市场的增长正在重塑榴莲供应链。虽然把榴莲运到吉隆坡、新加坡或曼谷等本地市场相对容易,但运到广州、北京等地就充满挑战,特别是在榴莲成熟、味道最鲜美的时候。泰国当局已经开始要求榴莲种植户带榴莲样品来检查,以确保榴莲的成熟度。

马来西亚通过冷冻技术解决了榴莲运输问题。安娜·特奥,一名前空姐,是这种做法的先驱。她在租来的仓库里试验低温冷冻技术,发现冷冻不仅能减轻水果的气味,还能延长保质期。如今,她创办的赫纳公司成了榴莲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和出口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国则使用冷藏集装箱运输新鲜榴莲。庄他武里府的榴莲产业在收获旺季时,榴莲堆得像小山一样高。每天约有1000个装着榴莲的集装箱离开包装厂,造成的交通堵塞堪比曼谷繁忙的十字路口。榴莲列车,一条连接泰国和中国的货运铁路,也因榴莲需求而忙得不可开交。

榴莲产业的繁荣也反映在庄他武里府的社会经济发展上。现代化的房屋、新医院以及两年前开业的购物中心都是榴莲财富带来的直接证据。汽车经销商阿披实·米猜指出,榴莲果农虽然看起来朴实,但他们有钱得很,能现金买车,这在其他地方是难以想象的。

榴莲不仅改变了东南亚的经济格局,也影响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在马来西亚机场航站楼里,各式榴莲产品琳琅满目,从榴莲派到榴莲麻糬,无不体现出榴莲文化的深远影响。而在中国,榴莲已经从一种"洋玩意儿"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了许多人餐桌上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