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

一座只为美食也值得去的宝藏城市

特色美食数不胜数!

本地人喜欢,

外地人吃了一次就欲罢不能!

真没夸张,

快和小编一起感受下肇庆味道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裹 蒸

裹蒸作为肇庆的特色美食之一,

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热食清香四溢,入口松化爽滑,

让人回味无穷,

被誉为“舌尖上的珠江恩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新鲜出炉的裹蒸,

糯米表层吸收了冬叶的叶绿素,

呈现一层通透的浅绿,

冬叶与糯米、绿豆混合的清香

令人垂涎欲滴,松化甘香,

口感软滑,吃后齿颊留香,

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源 肇庆市文化馆

疍家糕

疍家糕自古流行于

西江肇庆段一带的水上人家,

平滑柔软,层层分明,

可“盐”可“甜”,色香味俱佳,

以“软、香、滑”闻名,

是疍民在民俗节庆、喜庆节日制作的食品,

也是疍民登门拜访的常备“手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西江日报

肇庆河鲜

西江河虾、黄骨鱼、禾顺鱼、

边鱼、笋壳鱼、沙蚬、河蚌......

肇庆的母亲河——西江川流不息,

孕育了诸多天然食材。

只需清蒸或白灼,

河鲜的鲜、嫩、滑便展露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江骨鱼。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鼎湖上素

据《鼎湖文史》介绍,

“鼎湖上素”是庆云寺一位老和尚

首创于明朝万历年间。

庆云寺内老和尚就地取材,

选上料菇类、菌类

做成庆云寺特有的素菜,

食时鲜嫩滑爽,清香四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高要茶果

高要茶果大多是

用米粉加工蒸煮而成,

根据形状、馅料、味道的不同,

有着各具特色的形象的名字,

包括有大团、扑撑、入口角、

煎堆、水榄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四会茶油鸡

茶油鸡是四会市的特色美食,

选用野山茶油和本地土鸡烹煮,

常有“不吃茶油鸡不算到过四会”的说法。

因为茶油沸点高,

所以煮出来的鸡肉。

皮酥肉嫩、咸香入骨、鲜滑无腥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四会电视

四会窝粉

江谷窝粉的名称

是由它的制作工具窝篮而来。

将米浆浇在窝篮上,

拿起窝篮逆时针转上两圈,

将米浆平铺开来,

再放入蒸炉里快速蒸熟。

吃时可先将其晾凉、切碎,

加入自己喜欢的调料,

米香味浓郁,爽口弹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肇庆市广播电视台

广宁云吞

肇庆广宁的云吞皮薄馅鲜,

爽口弹牙,

在坊间可是颇有名气。

云吞皮选用鸡蛋和面粉制作而成,

馅料选肉考究,

通常是精选本地土猪的后腿肉,

吃一个云吞配上一口骨汤,

在清鲜中又饱含着猪骨甘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广宁发布

除了广宁云吞

肇庆怀集梁村云吞的肉馅,

则选用有名的“梁村优质猪”的腿肉剁成,

肥瘦适中,肉香不俗,食之不腻。

除了肉馅特殊,其汤水亦很讲究,

用猪骨、猪皮熬制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

广宁竹筒饭

广宁被誉为“全国竹子之乡”,

这里有一种美食叫竹筒饭,

把优质大米加上冬菇、虾仁、叉烧、

牛肉等佐料拌匀,

再放去新鲜的竹筒里面用火烤半个小时,

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竹筒饭,

就呈现在你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广宁发布

德庆竹篙粉

被誉为“德庆一绝”的德庆竹篙粉,

因挂在竹杆上晾粉而得名。

独特的制作技艺,

让竹篙粉吃起来带有淡淡的竹子清香,

滑而不腻,爽口弹牙。

来到德庆游玩,一定要去尝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肇庆西江网

德庆首乌饼

“首乌饼”

是德庆餐桌上的地道美食,

吃起来口感软糯,却不黏牙,

除去了首乌本身的涩味后,

极大程度地展现了首乌内含的清香味道,

值得人细细品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德庆发布

封开杏花鸡

杏花鸡曾是朝廷贡品,

是广东三大名鸡之一,

有“玻璃皮、蔗渣骨”的美誉。

用“白切”的方式烹饪,

将其鲜美嫩滑的特点发挥淋漓尽致,

入口惊艳,鸡味浓郁,

皮薄肉滑,骨细香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怀集切粉

岗坪切粉,

由本地优质的大米加工制成,

有色泽自然、米味香甜、

粉丝精细均匀、糊汤不断条、

口感韧滑爽脆等特点。

怀集县城随处可见的早餐店里,

岗坪切粉是不少顾客的心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广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