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个关于成语“困兽犹斗”的小人书连环画故事,李剑雄编文,崔君沛绘画。

成语“困兽犹斗”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得臣犹在,忧未歇也。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困兽犹斗”的原意是被围困的野兽,依然会挣扎、搏斗。也用来比喻身处绝境的失败者,不会束手待毙,还要竭力挣扎,拼命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公元前597年夏,晋国起兵援救遭受楚军进攻的郑国。由于贻误战机,当晋兵赶到黄河岸边时,郑国已战败并投降了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新的形势,晋中军主帅荀林父、上军主帅士会都主张退兵。可是中军副帅先縠反对,他宣称:“晋国所以成为诸侯的盟主,靠的是军队强大,群臣尽力。如今在强敌面前退却,晋国还算什么盟主,诸位还算什么大丈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将帅意见不合,部队没有作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加上先縠刚愎自用,擅自行动,暴露了晋军的弱点,结果楚方突然进兵,晋中军、下军措手不及,争船渡河逃跑,队伍大乱,被打得溃不成军,大败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景公得到败报,勃然大怒,下令把所有败军将领带上殿来,追究责任。荀林父认为自己是主帅,应负主要责任,就主动请求一死,先縠却缩在一旁不吭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景公在盛怒之下,准备同意荀林父的要求,将他押下去杀掉,当卫士正要过来捆绑荀林父时,大夫士贞子上前阻止,说:“且慢!请君侯听臣一句话,再做决定也不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公催他快讲。士贞子说:“我先讲个故事:三十多年前,先君文公在城濮之战中获得巨大胜利,缴获楚军大批辎重粮草,补充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国上下都为胜利欢呼,独有文公并不高兴,忧心忡忡,左右侍臣很奇怪,就问:‘击败了强大的楚国,大家都象发狂样欢乐,君侯为什么反而忧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文公说:‘你们不知,这次战斗,我们用人得当,战略无误,士兵勇猛,抢占先机,致使楚军大败收兵,然而楚军虽败,他们的主帅子玉(即楚相成得臣)还在,岂可放松警惕,困兽犹斗,何况子玉是一国的宰相呢?有朝一日,他定会来报仇雪恨的!’直到后来楚王杀了子玉,文公才高兴地说:‘太好了,子玉死了,楚王除了我们的心头大患,从此天下再没有人妨碍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公听得十分入神。士贞子最后说:“楚王杀子玉,事实上是帮了我们晋国的忙。楚国实际遭到双重失败,两代都兴旺不起来,而晋国实际获得双重胜利。如今荀林父虽然在这次失败了,但是他德才兼备,可谓是国家栋梁,如果杀了他,那不是正中楚国下怀,反而帮了他们的大忙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公听完,恍然大悟,笑着说道:“大夫不要说了,寡人已经懂得了。杀了荀林父,就等于帮楚国的忙,损失的却是我们自己啊!”于是,景公立即宣布赦免荀林父等将领。可惜的是,这次战役失败的真正祸首先縠,却未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