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村,是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下辖村,以旧乡名得名。辖杨家、斗门桥、钱家山、庙前头、孙家山、刘家6个自然村。2004年4月,茅山村、孙家山2村合并,新建茅山村。杨家和斗门桥很多年前已去过,也发过文,这次主要介绍孙家山和刘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自然村,村民主姓孙,明弘治(1488~1506)年间从宁海樟树迁入定居。村边有座孙家山,村以山名作为村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自然村,位于东江东岸,与奉化的包山村隔江相望。孙家山规模虽不大,但村中却有不少古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孙氏宗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录点。建于清代,主体坐北朝南,前进门厅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五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氏宗祠门厅须弥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覆盆式柱础底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自然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古民居(好像这里是“六房众”),坐北朝南,由门楼、穿堂、后堂、厢房和边上小院落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穿堂、后堂和厢房组成的四合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边上小院的北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古民居,歇山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古民居,大门朝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古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民居,约建于清末民国初,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民居,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结构,由墙门、正屋、后屋三部分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墙门两侧墀头砖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屋为面阔五间两弄,后屋与正屋结构相同(这是后屋西侧小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古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古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古民居,这幢房子看上去不错,可惜门关着没能入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古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村中古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家山河西的古民居(四房众),坐北朝南,由门楼(已毁)、前堂、后堂、后厅和东西厢房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前堂、后堂和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在这里碰到一位99岁的大爷,他给我介绍了不少村中的一些传说故事,在此说声:“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村北的这座小山就是“孙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自然村,位于走马塘村西面200米,村口竖有“茅山村欢迎您”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自然村,村中刘姓,唐时从外地迁入定居发族,以姓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古民居坐西朝东,由门楼和正房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古民居门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古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古民居,坐北朝南,由门楼和正房(堂前)和厢房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正房(堂前)和厢房组成的三合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村中的百年古树--榔榆和柞木

参考资料:《宁波市鄞州区地名志》、《三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