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的津城,五大道、意风区等景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游人驻足,一座座小洋楼,串珠成链,成为万国建筑博览的一道充满历史底蕴的风景。老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虽历经百年沧桑,却在今天焕发出新的活力,那么,在它们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为古建筑体检、守护小洋楼健康,文物保护工作者,又做出了怎样的努力?“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天津扎实推进第四次文物普查,古建筑如沐春风,老树又开新花。

古建筑焕发生机

盛夏的意风区马可波罗广场,游人如织,一座座异域风情小洋楼,引得人们驻足观望,拍照留念。这些小楼大都建于上世纪初,已有百年历史,作为不可移动的文物,这里的很多建筑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信息,梁启超、曹禺等名人也都曾在这里生活居住。一座座古建筑跨越世纪,见证着历史变迁,讲述着百年传奇故事。

如何保护好这些老建筑,让它们风采依旧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作为第四次文物普查试点单位的河北区文物管理所,眼下正忙活着对区域内重点建筑,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

位于河北区建国道121号的东天仙戏园,始建于1890年,民国时期曾吸引过不少名家来此登台献艺。在戏园大厅,河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徐燕卿介绍:“民国初年出现了国剧复兴的风潮,天津出现了很多戏园子,其中以天仙为名的戏园就有若干个,其实就是按照不同的地理位置区分而已,比如上天仙、下天仙、东天仙等,位于河北区这个地方,那时候属于老河东地区,所以冠以东天仙戏园这样一个名字,1915年梅兰芳在天津的首演,就是在这个园子里,当时天津的观众第一次领略到了时年21岁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风采。转年也就是1916年,梅兰芳又在这里首演了时装戏《一缕麻》,又引起了轰动,所以东天仙戏园在当时特别有名。”东天仙戏园主体为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看台分为楼上楼下两层,上层是包房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震一时的东天仙戏园,1949年后改名为民族戏院,1953年改建后更名为民主剧场。2021年,这栋老建筑得到了整体的修缮、加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秉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整修后的民主剧场开始对外招商。“早期梅兰芳、马连良等,后期像马三立、侯宝林等都在这里演出,这几年我们跟德云社进行合作,恢复了它本来的演出功能。”徐燕卿介绍。

老树开新花 古建筑成为新消费场所 在意大利风情区,文物保护利用的成功案例有很多,这些被再次利用的小洋楼,也成为了文物保护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虽然每个楼内的经营项目不一样,但对于文物保护来说,安全始终是最要紧的,而在众多安全注意事项中,防火则是重中之重。

一百多年前的奥匈帝国俱乐部,外观别致、内饰优雅,如今成为了意风区新的消费场所,保护和利用在这里是怎样融合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东天仙戏园旧址对面的奥匈帝国俱乐部,始建于上世纪初,原为奥国领事馆和兵营人员休闲娱乐的场所。这是一栋砖混结构、奥式风格的四层外廊式建筑,顶部有大屋檐阁楼,四面有虎窗通风,整个建筑雄伟规整。“平时客流量怎么样?人多吗?”徐燕卿在文物保护的岗位上工作了15年,多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到一处得到再利用的老建筑时,总会先跟经营者者聊天询问。徐燕卿告诉记者:“这栋建筑是奥匈帝国租界划定之后较早的一批公共设施,除了这个俱乐部,像奥匈帝国领事馆、冯国璋旧居、袁氏旧宅等,都是相对早期的建筑。这种建筑当时作为俱乐部,是一些官员、士兵公共娱乐的场所。租界收回之后,被改为饭店,叫大北饭店。”当年,梅兰芳、马连良等名家演出之后,都曾住在这里。大北饭店作为高级饭店的形式,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如今,经过修缮后,这里引入了餐饮业态,经营简餐、咖啡,成为了意风区新的消费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古建筑的保护利用,文保部门一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保留建筑本身的历史信息,比如奥匈俱乐部的阁楼,“修缮时对三楼的木质结构没有丝毫改动,只是添加了一些桌椅板凳,还有绿植,我们充分尊重建筑本真的状态,同时跟它进行一些和谐互动。”徐燕卿说。在咖啡厅的楼梯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戴莹对灭火器等设施正在做检查,戴莹告诉记者:“无论我们到哪个文保场所,第一件事肯定是要看一下灭火器,确保它在正常的使用年限之内,这是我们基础性的工作,一旦发生火灾,对文物就是毁灭性的。” 对辖区内文保单位巡视检查,是文物管理所坚持的一件事情,对重点目标,全员到现场,分工、合作,确保数据统一准确。戴莹介绍:“我们按照文物不同的保护级别进行巡查,国保一般是一个月一次,市保是一季度一次,市保以下是每半年巡查一次,辖区街道也跟我们共同维护辖区内文物的安全。” 天津文保人在行动,他们肩负使命,脚踏实地,在津沽大地,用心、用汗水呵护每一处承载着文明和历史信息的文物,用情用成果讲述天津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津云记者:朱学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津云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吕昕洺、陈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