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荆门地下党的一次“学潮”

1945年8月,侵华日军投降后,母亲将我们兄妹三人从周集的吴家湾(现漳河镇界山村)带回荆门,我插班荆门县立初级中学(当时荆门的最高学府,后改为简易师范)附属小学二下读四册。当时初中校门朝东开,附小校门朝南开(即现在龙泉中学的南门)。两校都在现在龙泉中学校园之内,内部有门互通。

由于日寇侵华占领荆门,耽误了我们大好读书时光。我读二下时已有13岁半,我们年级的同学,一般都是十大几岁,最大的同学已经结婚,儿子都5岁了。初中的学生,一般都在20岁上下,个别人都有接近30岁。

1947年夏天,我正在该校四上读七册。一天晚上,因天气闷热,我做完功课(现在叫作业)后,外出散步到三眼桥上乘凉。突然听到桥东头靠北侧餐馆里面,警察与学生争座位,发生争吵打架。随后,巡逻的警察从餐馆里抓走了三名学生,押到警察局关起来。当时,我害怕惹出是非来,就快步回家睡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平学生运动

睡到半夜,突然听到一阵枪响。第二天上午去学校,得知:昨天警察在餐馆里抓走了学生,学生不服,发动了上百名学生,将警察局围住,要求放人。警察局无奈,向驻军“求援”,驻军携机枪朝天“鸣枪示威”,命令学生撤围。学生仍然不服,进而一拥而上,缴了驻军的机枪,并冲向军营,抓走驻军副营长的太太。后经谈判,作双方交换“人质”了结。

以后传说,是北山支队在校的地下党员借机发动的一次“学潮”。当年8月,我去钟祥县石牌镇的店铺当学徒去了。在前往石牌途经黄集时,第一次看到新四军用红、黄、绿纸张贴的标语,很有趣味,即“我来我飞,你去我归,你逃我追,你疲我打,你住我扰——”等等。我到达石牌时,石牌已经是第一次获得解放。

2024年6月21日于荆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林发海

【作者简介】林发海,湖北荆门人,1932年2月1日出生,1948年8月参加工作,1955年2月入党,退休前任荆门市沙洋县沙洋镇人大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