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 刘杰)6月21日报道 近日,在位于成都市金堂县赵家镇阳河街的成都天绿菌业有限公司工厂化种植室内,记者见到了人工驯化成功的2种珍稀药用菌——纵条纹炭角菌、焦痂炭角菌。炭角菌实体小,直径4-8毫米,长仅可达10-20厘米,有白色、灰褐色至黑色,至今没有人工栽培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条纹炭角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痂炭角菌实体

“这是我们与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食药用菌研究团队长期合作,经过多年研究,才获得成功的人工驯化新品种。”天绿菌业负责人石代勇介绍,“这两种炭角菌就像微缩版的鹿角,一个菌袋内可以长数十根,但重量却只有20-30克,商业价值极高。在药材市场,一公斤干菌价格在1-2万元。下一步规模化种植后,可直接销往制药厂。”

据了解,炭角菌等新品种的研发,得到了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奖补项目资金支持,而且这两种炭角菌的野生标本均采自金堂县,野外数量稀少,极为罕见。

纵条纹炭角菌的拉丁学名是:Xylaria striata Pat.,野生子实体生长在构树、中华槐、柳树的树干基部和树桩上,属于植物内生菌,当植株生长势衰弱时容易发生。焦痂炭角菌拉丁学名是:Xylaria escharoidea (Berk.) Sacc,野生子实体生长在地上,与废弃的蚁巢、地下植物根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南大头茶叶生炭角菌图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炭团菌类真菌属于名贵中药材,可治疗失眠多梦、心烦气躁等病症,具有降血压、抗抑郁、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炭角菌属真菌的菌丝体经过深层发酵,其产物可分离得到对人体有很高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野生炭角菌的子实体和菌核作为治病草药有很长的历史,其菌核、子实体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需氨基酸及钙、镁、铁、锌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甘露醇、蛋白多糖等活性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以来,金堂县围绕“融合提质年”发展主题,打好“强菌”牌,整合区域资源,聚合产业优势,优化要素配置,立足“抓菌种质量、抓技术培养、抓成果销售”,推动羊肚菌产业补链强链,积极打造以羊肚菌为引领,多品种食用菌共兴的新业态。同时,充分依托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奖补项目、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合作示范园区项目等支持,加强与西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在全县大力推进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