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硅谷”是立足合肥城市区域新空间打造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示范工程。其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院所校友为纽带,汇聚世界创新力量。

2022年6月13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科大硅谷”核心片区。

两年来,合肥高新区加快推进“科大硅谷”合肥高新片区(以下简称高新片区)建设发展,在人才和项目招引、平台搭建、科创生态等方面协同推进,取得丰硕成果。

科创人才和“全球合伙人”落地

2022年,许伟伟博士带着创业梦想来到高新片区,成为合肥乘翎微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

许伟伟说,是合肥高新区的创新氛围和完备的产业配套环境吸引了他。

为了吸引高质量科创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合肥高新区出台“淘金计划”工作方案,将高校院所源头技术“淘金”作为招引项目的重要方向。

截至2023年底,在高新片区注册且运营的科技型企业达到703家。此外,合肥高新区引育服务各类人才团队项目136个落户在高新片区。

高新片区建设以来,合肥高新区遴选招募契合该片区创新生态发展需求的合伙人机构,已落地“全球合伙人”14家。

4月24日,未来光锥加速器开园仪式举办。

“未来光锥本身就想做企业加速方面的尝试。通过与科大硅谷团队的沟通,我们发现有些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就申请了‘科大硅谷’‘全球合伙人’。”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CEO、未来光锥合伙人嵇晓华说。

截至目前,高新片区“全球合伙人”已累计推介重点项目178个,落地项目75个。

高能级创新平台快速集聚

两年来,深空探测实验室、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在高新片区集聚,并且已经开始发挥科技创新策源等作用。

创新平台的建成投用,为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作为创新主体,合肥高新区高科技企业也纷纷瞄准核心科技开展攻坚。

依托科大硅谷高新园,全国首批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建设。此外,高新片区还落户了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建设的6家新型研发机构。截至2023年底,高新片区集聚各类高能级创新平台已达16个。

营造卓越创新创业生态

营造卓越创新创业生态,是“科大硅谷”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合肥高新区聚焦科技金融,打造“科大硅谷”风投创投街区,近两年来新增引进各类金融机构63家,落户基金11只,总规模超300亿元。同时,合肥高新区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新增无形资产融资租赁、谷e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并升级“科大硅谷创业贷”“淘金贷”等,全面服务“科大硅谷”人才创新创业,已助力高新片区的130余家科创企业获得贷款近4亿元。

合肥高新区聚焦专项政策,出台“创九条”“金九条”等专项政策,与“科大硅谷”专项政策形成错位联动,助力科创企业落地发展。合肥高新区还创新设立“科大硅谷”质量奖,支持引导高新片区的企业增强质量品牌意识。

两年来,合肥高新区打造投早投小基金“朋友圈”,定期征集项目融资需求,开展专场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已为高新片区的110多家企业对接200多家投资基金,解决超3亿元融资需求。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俊生表示,合肥高新区将继续发挥创新资源集聚效应,依托“全球合伙人”开展资源链接、科创服务、投资孵化等,加快推进“科大硅谷”风投创投集聚,争取更多引导基金直投项目落户发展。此外,合肥高新区还将建立面向初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的特色科创服务体系,将高新片区打造成为一个创新要素引领、高端产业汇聚的“创新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