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 恰逢科大硅谷成立两周年,徽商总会副会长、同创伟业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郑伟鹤做客科大硅谷大讲堂,以“新质创新 引领未来”为主题作精彩分享和答疑。

据悉,科大硅谷大讲堂第十四期由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科大硅谷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徽商总会、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务部、合肥创新院科创企业成长管理学院主办,36氪安徽协办。

大讲堂现场,郑伟鹤以自己的投资案例,与线上线下观众分享了关于新质生产力、科创企业发展等命题的点滴思考。

郑伟鹤认为,从“换道超车”维度来看,面对欧美传统汽车产业的巨大优势,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布局,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汽车出口量也在2023年位列全球第一,而这只是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一极。

产能的巨大释放也让中国企业积极“出海”,面对饱和及内卷的国内市场以及全球新兴市场的机遇,中国出口结构已经从传统的纺织、服装、家具的出口,转变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等技术性产品比例快速提升。

郑伟鹤认为,中国企业要积极出海,中国企业需要从产品出海,走向品牌出海、技术出海、服务出海。

“先进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

现场,郑伟鹤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基本内容,前者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后者包括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制造、未来网络、未来显示、新型储能。这些都是地方政府积极布局的前沿赛道。

在他看来,地方政府想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就要搭建“地方产业发展的‘3+1’生态”,即有为政府加人才、技术以及资本。此前出圈的“合肥模式”就是经典案例。

近年来,合肥市政府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国有投资平台投资重大项目在合肥落地生根,吸引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集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在这种“以‘投’带引”的模式下,合肥逐渐培育形成了“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的现象级战新产业格局。

作为专注“先进科技”的科创平台,自成立以来,科大硅谷就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创新产业催化,仅今年上半年,科大硅谷就投资了乘翎微电子、中科科乐、梦克斯航空等科技型企业,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截至目前,科大硅谷片区已落地创新型企业1391家,集聚各类基金200多只,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

郑伟鹤表示,安徽要放大科大硅谷效应,不仅仅是中国科大,也应该包括更多创新大学,打造更多科技型创新企业,把科大硅谷效应复制到更多的园区去发展。

分享最后,郑伟鹤呼吁企业家们发扬“徽骆驼精神”,以敏锐的创业眼光、诚信的处世风格、超前的契约意识,适应时代变化。(章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