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是江阳沽酒客原创图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锑锅串串,是我们八零后这一代人校园时代的美食记忆。

这个美食不高大上,甚至谈不上卫生,在那个年代,却抚慰着我们好吃的馋嘴,基本上每一个中小学的小卖部或者校园门口都有它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材也比较简单,素菜为主,藕片、土豆片、腐皮、海带、花花菜、莴笋叶等,肉类基本上就是广味小香肠了。

即便是这样,大家也不是天天能吃的。今天的锑锅串串菜品比当时多,价格也不可同日而语,要吃回忆就觉得回忆还真有点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的锑锅串串,实际上就是火锅的简化版,也有人叫它麻辣烫。当然今天可能还有人会扯四川麻辣烫不是火锅,我觉得都是一种烹饪方式,就一锅火锅低调,把食材给反复煮,味道浸在里面,然后再蘸上干碟子或者油酥海椒碟子,一个是辣椒面一个是红油。当然反复被蘸后,锑锅里的底料汤汁也跟它逐步融合,变得味道越来越浓。

今天孩子的消费观念和零花钱是怎么样的呢?我想应该大多数比我们八零后当孩子时候要宽裕,八零后的父母也绝不会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对金钱上面的概念还是不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由于八九十年代,虽然中国改革开放开始提速,但是四线城市相对来说还是滞后的,零花钱家庭充足的不多,大部分都是比较少的,如果是农村的孩子就更困难一些。

所以,今天比起来,物质上面肯定要好了许多。但是我个人觉得八零后的童年也不算苦,当然前面也说了,城市和乡村区别比较明显。

江阳沽酒客是城市长大的人,虽然没有什么优越感,但是觉得吃穿在自己的求学时代还用不着我去思考。不像农村的八零后放学回家除了作业,还有农活要干。当然后面很多就更好了,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也是普通家庭,没有那种特别土豪的感觉,也没有特别土豪的同学。当然,更没有在金钱上能得到更大的支配,实际上我们的金钱观从小养成的并不好。但是好像因为城市地域的关系,或者自己生长的环境,大多数泸州人还是比较大方耿直,对朋友和家人普遍不是吝啬的。尤其是朋友之间。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太愿意社交了,就渐渐习惯一个人打发时间。

小时候,同学之间还是懂得不能老吃别人的,大约是父母的教导和自己不喜欢求人和占便宜的性格,基本上很少吃别人的。泸州所谓的办招待就是请客。只有在每年春游秋游的时候,有点零花钱。那时候的钱是真有购买力啊,五毛钱能办不少招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串串还是有一些了,但是麻辣烫其实还是不算吃太多,倒是那种大头菜、腐皮、海带丝用作业本纸给你夹在上面,五分钱也不少。吃串就是比较奢侈的了,一串藕或者土豆,四五个几个同学就可以分着吃。也是一种小快乐。今天可以放开了吃,却吃不出当年的滋味了。

那个时候也不是什么好高级或者味道好美味的食物,就是因为少,味道浓,小时候的馋嘴综合起来,让自己依然怀念回味。这大概就是记忆才是味道的最好辅助吧。

今天的吃一顿几百块就没有了,却未必有当年的那种快乐,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