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是你们的事情
请不要影响世界

博世让我们不要破坏秩序

博士中国总裁徐大全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上演了火药味十足的一番言论。

他可能自己也没有料想到,他的那一句“希望中国车企不要在海外市场卷价格,破坏国际秩序”,能火,而且感觉也快要被网爆了。

这位位高权重的中国区大总裁显然是低估了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的粉丝们,以及当前自主品牌的汽车风向。

让我们不要去破坏国际秩序。

这是什么逻辑?

在当前国内汽车市场,这样的话术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反攻围剿。

汽车百年都是老外创立的,所以中国汽车后来者居上,我们就应该用他们的游戏规则在他们的游戏范围内创造价值才是对的?

但凡有一些出格的,创新的表现就是破坏游戏规则,破坏国际秩序,难道这就不是强盗行为吗?

他的原话是这样子的,"中国国内市场是2500万,海外是6500万,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的份额只有6%,所以他认为自主品牌在国外,建厂在国外进行本土化发展和国外的品牌一起合作,发掘海外市场,这个6%提升至10%,甚至20是有可能的。"

紧接着就是那句名句,"一定要遵循国外的有序的竞争,把技术打造好,不要通过价格战来获取市场博士愿意和大家共同成长。"

我赞同他所说的要,"把技术打造好",好的产品肯定是通过技术不断的积累。

但......

作为博士中国区的总裁,在公开的论坛场合表达这样的一番言论,很明显是有站队嫌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从去年三月份,武汉掀起最强购车潮开始,大家对于价格战这个事儿就没有停止过。

到了今年比亚迪掀起了全新一轮的车价战役,一发不可收拾,价格下降,屡屡挑战汽车市场。

不少车企的CEO也都纷纷举起了小白旗,可以打价格战,但是要有底线;做生意,还是你来我往;大家各留一条生路比什么都好。

另外也有很多声音,"一味地降价不仅仅是前端销售市场搞得焦头烂额",其实供应链环节也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煎熬,很有可能会因为降价这个事而牺牲品质,从而让整个市场产生连带的负面影响,毕竟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也都希望有肉吃。

从这样的一个现实角度出发,其实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今年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不少企业CEO都非常愤慨,认为价格战,内卷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博世,是一家百年老企业。

这位中国区总裁徐大全,其实曾经说到过,“作为零部件供应商,只要能够达到一定的规模,每年下降3%到5%为车企降本”,在他看来这样子的一个合理性,降低价格,就是大家平衡关系的一种方式。

但是吧,从2023年开始很多车企都要求博世降低成本15%,那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破坏了良性循环,对于这样的一个现状,他肯定是要跳脚的。

他打破了一个规律,甚至打破了百年以来的规律,听起来的确很吓人;可能在他们的理解里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买卖就是在这个圈子里面,一旦跳圈了,那就是做赔本买卖。

但是,博世不做,是不是别人家都做不了了呢?还是说这个东西供应链环节只有博世做,你一家独大吗?

早在2023年的时候,徐大全就提到过,中国是博世目前最大的单一市场;博世近几年也是加大了在中国区的投资研发。

可是这样的一个所谓的供求商业平衡,其实从中国内卷智能化开始,已经发生了改变。

大家都知道,博世他擅长的,其实是在燃油车时代下积累下来的一些垂直整合的优势,但这样的优势在电器化时代里面好不好用?能不能迅速地匹配到电气化产品,这需要打问号的。

而且更多的海外公司,他们在电气化转型的路上是缓慢的、谨慎的,就是因为有比较才会显得我们国内相对比较激进,比较大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博世的强项是高度的硬件和基础软件,在这个基础上车企进行优化;但当他们看到中国市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汽车产业变革太快,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正在加速到来,那博世转型也是必然的,而在转型过程中也必然会需要有很多买单的地方。

特别是对于一些百年大厂,就是大象转身。

怎么可以又想在中国赚钱,又觉得我们做的事儿不合理,各种吐槽,各种不满,还觉得我们违反了市场秩序,这样恐怕也不好吧。

很多人都说博世的实力在于稳,可不很多国外大厂的实力都在于稳,他们需要稳中求胜,他们从来不赚多余的钱,仿佛百年前他们祖先的航海冒进精神,在子孙后代上面是丝毫看不到。

过去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贸然地向大海挺进,而现在看到中国的智能化转型,他们似乎犹豫了。

我们常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价格战的确很严重,但这就是一个需要不断靠勇气,靠智慧靠谋略去厮杀的时代,大浪淘沙间到最后也就留下那几个,所以比亚迪王传福所说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的。

反观其他的车企,他们觉得内卷太严重,内耗太严重,不是玩不起,而是打开方式不对,那你能怪谁?

如果按照博世的说法,整个行业全都无法无天,破坏了秩序,那在其他的供应链,福耀玻璃,宁德时代,轮胎,座椅,皮质,甚至是做智能车机大屏的,这类供应商都赚得盆满钵满,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双双突破,正向增长,那他们难道也是破坏了市场规矩。

我们只能说,像博世这一类具有强大规模的百年大厂,在波涛汹涌之中,没有办法,或者还没有找到,确实让自己看到曙光的方向,这很正常;但这也并不代表着你们会输。

毕竟你们所追求的实力就是稳步向前,但目前的自主品牌们在冲击高端市场的车型还不足以达到稳,既然还没稳,那就只能拼。

就在前两天,《汽车制造中文版》发布了2024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前10强名单,博世、电装、采埃孚位列前三;宁德时代榜上有名,位居前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博世、电装、采埃孚几乎包揽了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前三,去年博士在中国的研发高达110亿元,主要在电动以及智能驾驶的方向,这么看来博世还是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紧跟中国电气化发展。

那中国总裁徐大全的论坛演讲当中,总觉得有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所以洗牌是一定的,但中国供应链和海外头部的供应商依旧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整个行业都在布局积极的海外扩张,也该我们去睁眼看看世界了。

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们业务普遍下滑,在如何面对传统和新潮之间,我依然觉得稳不是重点,如何看待,如何找准时机才是重点,打嘴炮是没用的,说再多还不如实践。

毕竟实践才是检验标准的唯一真理。

文|狗子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