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扩大婚姻家庭辅导覆盖面,加强对广大家庭及适龄青年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山东省邹平市妇联扩大“平姐”说事婚姻家庭教育辅导队伍,吸纳专业力量,开辟婚姻家庭辅导幸福专线,辅导内容主要围绕“财产纠纷”“子女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家庭矛盾问题,覆盖婚前、新婚、瓶颈期、冲动期等婚姻全阶段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

“李女士您好,我是邹平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志愿者,昨天您预约了婚姻家庭辅导,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近日,在山东省邹平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志愿者赵淑华正在为事前预约的深陷夫妻关系问题困惑的李女士开展婚姻家庭辅导,耐心传授家庭幸福秘诀。

为扩大婚姻家庭辅导覆盖面,加强对广大家庭及适龄青年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邹平市妇联扩大“平姐”说事婚姻家庭教育辅导队伍,吸纳金婚夫妻、律师、网格员、社工等专业力量,开辟婚姻家庭辅导幸福专线,实施婚姻家庭辅导“私人订制”。辅导内容主要围绕“婆媳相处”“财产纠纷”“子女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家庭矛盾问题,覆盖婚前、新婚、瓶颈期、冲动期等婚姻全阶段。群众可根据需求进行“点单”,邹平市妇联根据预约及反映情况,向有调解经验的志愿者“派单”,打通了服务广大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幸福“微课堂”,让婚恋从“五官”到“三观”

走进邹平市婚姻登记处,邹平市心理健康协会妇联招募的志愿者徐喜凤正在通过游戏、沙盘等方式为预约新人进行婚前辅导。“婚前辅导问卷很详细,游戏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的彼此。在辅导中,徐老师教会了我们夫妻相处要注意的细节,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婚姻生活更有信心了。”一对接受婚前辅导的新婚夫妇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为倡树婚恋新风尚,邹平市率先在滨州市成立婚前辅导中心,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婚姻座谈、游戏沙龙等方式对预约新婚夫妇开展“常态化”婆媳相处、夫妻关系、科学教子等“线上+线下”“私人订制”婚前辅导,4000余对新人通过辅导预防和减少了婚姻危机的产生。

小小“结业书”,让调解从“可选”到“必选”

“今天一对结婚仅一年的年轻夫妻吵吵闹闹地来到了离婚室,在审核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得知两人是由于婆媳育儿差异争吵不断。通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两人渐渐放下心结,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参与值班的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志愿者李文化说。

在婚姻家庭辅导室里,为让婚姻家庭辅导成为每个预约协议离婚夫妻的“必修课”,邹平市妇联工作人员和邹平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志愿者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前置,在资料审核的第一步工作流程中,值班志愿者同民政局工作人员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对症下药”为预约当事人进行婚姻辅导,并联合民政局出具资料审核“结业书”。自2018年项目实施以来,3000余对预约当事人通过辅导重归于好,该项目还在山东省“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金奖。

多元“服务圈”,让社会从“小美满”到“大欢喜”

“妇联与法院联合成立温情调解室,由善于沟通调解的婚姻辅导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轮流值班,主要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工作。去年,温情驿站的志愿者参与婚姻法庭案件调解86件,调解成功52件。”邹平市人民法院金融法庭庭长刘娜在山东广播电台《周末说法》中说道。

除联合法院成立温情驿站之外,邹平市妇联还通过多部门联动,积极组织广大巾帼志愿者开展“平姐”说事,对重点人群和家庭进行走访调研、摸排问题、调处矛盾,让广大妇女和家庭“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婚姻家庭辅导预约服务,引导其正确树立婚姻观和家庭观。

“目前,邹平市妇联探索实施的婚姻辅导‘私人订制’涵盖了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离婚冷静期辅导等内容,形成了‘预约引导→咨询告知→辅导服务→跟踪回访’‘平姐’说事全流程关爱闭环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吸纳更多家庭教育专家等作为志愿者为幸福保驾护航,为社会和谐守望。”邹平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夏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