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杜佳楣和丈夫夏月峰感觉天塌了。

杜佳楣和夏月峰都是高学历人才,一个研究生毕业,一个博士毕业,生下的女儿煊煊也是十分聪明,两岁能认识不少字,是大家眼中的小天才、小神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一次儿童健康筛查中,医生却发现了不对劲,建议夫妻俩带煊煊去精神病院看一下,问题可能有些严重。

天才儿童变成精神病患者,夫妻俩一下子从天堂跌落地狱,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那么,煊煊到底患上了什么精神疾病?夫妻俩又该如何拯救女儿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才儿童,让父母激动万分

煊煊的妈妈杜佳楣,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小镇上,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一路读到了研究生。

后来,杜佳楣认识了同样高学历的丈夫夏月峰,两人喜结连理,在1999年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人都是学霸,未来前途可期。

很快,夏月峰又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博士,杜佳楣也被分配到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当外语老师,夫妻俩来到了北京,正式开启了他们美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00年,两人迎来了一个喜讯,杜佳楣怀孕了,他们即将有自己的宝宝了,初为人父和人母的喜悦,让他们分外激动。

可没想到,三个月后却出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佳楣明明还有妊娠反应,还在期待着这个孩子的到来,但在做检查时却被医生告知,胚胎已经在母体停止生长。

可惜,这个孩子跟杜佳楣夫妇终究还是没有缘分,回到天上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第一个孩子,给杜佳楣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于是在第二年再次怀孕的时候,杜佳楣的第一感觉就是害怕。

他们都担心这个孩子能否平安渡过孕期,忧心忡忡的杜佳楣,整日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闪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这一次是幸运的,9个月的孕期一过,孩子不仅安全出来了,还长得白白胖胖,十分漂亮。

生下孩子的喜悦冲昏了夫妻俩,他们为这个女孩取名“煊煊”,对她投入了满满的爱与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时间的增长,煊煊慢慢长大,杜佳楣和丈夫则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煊煊似乎特别聪明,教她认字、学画本总是特别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围的邻居在看到煊煊的表现后,也是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夫妻俩的好基因,煊煊是个小天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佳楣心中很是激动,她和丈夫虽然从小成绩不错,也考上了好大学,可自认还是智商平平,难道生出了一个小神童?

在这样的情况下,杜佳楣和丈夫更加卖力地培养煊煊,望女成凤,期待煊煊的未来能够做出更大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命运往往就是那么讽刺,当你以为这是老天的馈赠之时,殊不知背后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即将到来的一场儿童健康筛查,彻底让夫妻俩崩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为了女儿放弃一切,开始了漫长的救赎之旅

当时,丈夫夏月峰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片区进行0到6岁心理健康筛查,正好抽到了清华大学。

夫妻俩没想太多,觉得是一场例行检查,就带着煊煊去了,可检查医生的反馈,却让夫妻俩如坠冰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想引导着煊煊,用积木去搭建一个瓶子,煊煊呢,不闻不问,没有给出一点回应。

医生感觉到不对劲,又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父母叫什么名字,煊煊依然是看也不看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查结束后,医生严肃地告诉杜佳楣夫妻俩,煊煊疑似自闭症,希望能带着孩子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杜佳楣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是不敢置信,因为大家都觉得煊煊很聪明,怎么会是自闭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想到煊煊这两年来的表现,她又害怕了,煊煊平常不回应自己与丈夫,作为父母根本没往自闭症那方面想,直接迁就她,难道真的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恐惧的杜佳楣带着女儿逃回了老家,逃到了母亲身边,在母亲的一番安慰下,才算稳定下来,在众人的劝告下带煊煊去做了检查。

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杜佳楣夫妻都忘了自己是如何回到家中的,只是诊断书上“孤独症”的字眼,深深刺痛了他们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落差实在太大了, 他们以为女儿是天之骄子,现在却得知,女儿可能连正常生活都做不到。

另一方面,作为父母,他们愧疚于自己的疏忽大意,也对女儿的未来感到无比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辈子读书的两人,开始不吃不喝,没日没夜地查阅关于“孤独症”的资料,在有过一番了解后,心更凉了。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具有偶发性,患病的孩子无法感知情感,更无法做出回应,因此不能正常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它没有对症的药物,且终身无法痊愈。

从那以后,这个小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丈夫夏月峰放弃了大学的高薪工作,选择进入一家国企单位,因为体制内规律的生活,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佳楣则放弃了博士考试,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在女儿身上。

好在上天眷顾,夫妻俩在偶然间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孤独症康复培训班里,杜佳楣了解到,美国60年代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康复实验,在参与实验的19个孤独症孩子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回归到正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佳楣喜极而泣,开始为了女儿拼命学习相关康复课程的内容,哪怕上班再累,每天也会带着煊煊训练6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杜佳楣发现煊煊对音乐特别敏感,就通过钢琴学习来调动她的感知力。

事实证明,爱与陪伴真的能破除万难,一年后,煊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模仿和指令跟随的能力指标,远超同龄的患病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佳楣心中更加激动,因为她看见了女儿康复的可能性了,有了希望,她和丈夫就有更大的动力了。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杜佳楣夫妻和煊煊怎么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苦尽甘来,用自己的光照亮更多人

在治疗煊煊的这条路上,杜佳楣和丈夫付出了太多太多。

丈夫夏月峰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几乎变成了专职奶爸,整日洗衣做饭,擅长教学的杜佳楣则全权负责煊煊的康复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能看见煊煊的进步,煊煊与自己逐渐开始交流,可有时候,治疗也并非一帆风顺,也许因为一件事,煊煊就会再次把自己包裹起来,拒绝外界的沟通。

熬白了头发的夏月峰,消瘦不少的杜佳楣依然放不下煊煊的未来,于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生二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杜佳楣已经是37岁高龄,生孩子不仅有风险,而且还有无限恐惧,这个孩子会是正常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他们依然想拼一把,随后,杜佳楣从老家叫来了母亲,帮助自己照顾家里,在漫长的等待中,迎来了二胎女儿盈盈的出生。

出生后,夫妻俩立马抱着盈盈做了一系列检查,在得知盈盈很正常的情况下,大大松了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盈盈的到来,也为一直笼罩在阴霾中的家庭,带来了一缕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佳楣和丈夫可以感受正常的天伦之乐,活泼可爱的盈盈也在感染着姐姐煊煊,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整个家里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后来,煊煊的情况进一步好转了,不仅会第一时间拥抱回家的爸爸妈妈,还给他们夹菜,甚至主动去厨房洗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看似正常的举动,却是杜佳楣夫妻俩梦寐以求的生活,是她们坚持了十几年才换来的。

而这十几年的康复路,杜佳楣还做了一件十分伟大的事情——建立孤独症康复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孤独症患者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杜佳楣不惜变卖房产,坚持成立了“北京星希望孤独症康复中心”

面对前来求助的家长和孩子,她耐心分享自己的经验,还将自写书籍《当爱遇上孤独》免费送给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佳楣所跨出的这一小步,却是全世界孤独症孩子的一大步。

她被央视新闻报道,称赞她“点亮星星,传递梦想”。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群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聚集到一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得到了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希望犹如星星如火,在不断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经过20多年的康复训练,煊煊已经走入了正常的生活,还上了大学,她能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能发自内心地说出那句“我爱妈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对于那些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能变得正常,普普通通、平平安安地过完这一生,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了。

就像杜佳楣,看到女儿煊煊的进步,她已经很满足很开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之后,杜佳楣又将援助之手伸向了更多的家庭,从守护女儿的战士,变成了传递爱的人。

我们相信,越来越多来自星星的孩子,会沐浴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