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提及精神方面的病人,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喊大叫,生活无法自理,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之中,然而上海却有一家精神病院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在这家医院里有科学家、舞蹈家,面对记者采访时,病人表示就算正常了也出不去,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精神病人何出此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

你知道吗?全球有15个久负盛名的“天才”,竟然都是精神病!

比如巨作《向日葵》背后的画家梵高,他是众人熟知的“天才”画家,殊不知艺术之外的他却是一个稀奇古怪的“人才”,他曾亲手割下自己的左耳,并将自己送进精神病院进行疗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还发生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晚年的他也和父亲一样,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甚至出现过多次自杀行为。

除此之外,像音乐天才贝多芬、画家米开朗琪罗等各领域天才,都曾在疯子的世界里,饱受精神疾病带来的摧残,就连美国前总统林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也难以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有了解过精神病人的世界吗?

这个被大多数人贴上“另类”标签的群体,却引起了作家高铭的关注,通过走访二百余个精神病患患者,历经12年精心创作,完成了这本《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文学访谈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样的“天才诅咒”却真实的发生在上海市沪闵路321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和“真实版”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简直有一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在这里面的人,堪称“百家云集”,不仅有科学家,还有文学家,甚至还有翩翩起舞的舞蹈家!

人生世事无常啊,他们大多数都曾遭受过精神方面的刺激,要不是被确诊为精神病,又有几人愿意来这种地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精神病文学家无助地朗读着“笼中鸟”的独白,让我们再次看到囚禁于“笼”中的精神病患者内心的无助和孤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见身穿病号服、体格康健的精神薛小伙,富有文采地将曾经的自己比喻成蔚蓝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

但有一天想要飞的时候,却怎么也飞不高,因为它不幸沦为了猎人的囊中之物。

在猎人积年累月的折磨下,它彻底失去了对天空和自由和渴望,因为他明白,笼中的鸟永远都找不到出口,而自己却是那只绝望的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将其关进笼中的猎人又会是谁呢?

在精神病人看来,猎人正是手中没有拿猎枪但却扮演猎人角色的医生。

虽然三番五次想要治好他的病,但处于医院这一巨大“牢笼”中的自己,看到的从来不是远方的希望,而是终点的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精神小伙形象阐述的“笼中鸟”,触动了无数人的心,但在医生看来,自己并不是“猎人”,而真正的猎人只是一种“心病”存在于精神病患者心中。

然而谁是猎人似乎并非是一个致命因素,毕竟关在笼中的鸟根本找不到飞出去的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出口的“笼”

在这里的每一个精神病人,都是“笼中鸟”,这里不止有中老年人,甚至还有年幼的小孩。

从小女孩儿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对重回校园生活的渴望,虽然在这里每天也能够用画笔勾勒出五彩斑斓的世界,但却失去了以往的自由和与小伙伴们愉快玩耍的机会,甚至与父母见上一面也成为一种奢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用看似是爱的名义将其囚禁于此,却从不愿意在这里多逗留一刻!

天真的她或许还幻想着父母有一天会接她回家,殊不知一旦进入这个笼,再出去的话简直比登天还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但凡是被关进精神病院的人,后半辈子基本上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种“不治之症”,在药物的作用下,能够不犯病就已经是奇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被人得知患有精神病,甚至还在精神病院住过,众人往往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一群体,虽然历经千帆苦难战胜了病魔,但却无法战胜外界的心魔。

人言可畏下的“偏见”,只会让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孤僻,这对病情的恢复只有“百害而无一利”,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精神病患者康复了,也不愿意走出这座“笼”。

其中B2病房的“舞哥”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花样年华的年纪有幸进入了杂技团,在杂技表演方面功夫了得,除此之外,闲来无事来上一段自编自导的舞蹈,也是自己的又一大的特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命运总喜欢造化弄人,24岁那年,他被认定为精神病,谁知在这里一关就是30多年,虽然目前已是康复中心上岗中的一员,但却对外面的世界不抱任何希望。

因为自己已被外界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就算治愈了,先前杂技团的人也不愿意跟自己有过多的接触,更不要说重新聘用了。

这种被亲人、被社会遗弃的感觉,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能够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苦楚,与其这样的话,倒不如继续待在这里等着终老,最起码这里还有很多“病友”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舞蹈家不愿意走出这座“笼”的话,那么机智过人的科学家,能否通过大脑运算的方式顺利从这座笼中逃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科学家就是D2病房的徐博士,在物理学领域小有建树,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回答起来问题却给人一种“正常人”的感觉。

当被问及“精神和肉体哪个更重要”时,他却不假思索地回应道“精神”,甚至还将精神比做成计算机中储存的一些东,这样的回答,你有被震惊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走进精神病人的世界后,你会发现她们的所言有时候充满着天真的孩子气,有时候充满着理智的大人样。

当被问及老胡最喜欢的人是谁时,他脱口而出的答案竟然是自己的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让小孟简单评价一下精神病院里面的人时,他竟然有秩序地将这里的人划分为两种人!

一种是“聪明过头”,一种是“笨过头”,不过这两种人都与世人产生过矛盾,如今都被关进了这座笼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这样的心理,难道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吗?他们只是生病了,又不是犯法了。

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以温暖且开敞的胸怀拥抱给这些精神病患者更多关爱的话,那么他们将不再是笼中的鸟,而是在充满爱的人世间自由翱翔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