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年9月22日,一代才子著名的外交家乔冠华因病去世。

这位共和国首批外交家,曾被毛主席称为“一支笔能顶两个坦克师”的外交奇才,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临终前,乔冠华握着相濡以沫十余年的妻子章含之嘱托道:“十年台上,十年台下,我死后就不要葬在八宝山了,找个清静的地方随便埋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3年10月25日这天,北京的清晨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似乎为这位老外交家的离去而悲泣。

由于乔老生前早有遗嘱,不办什么追悼会,也不登报,因而前来送灵的人特别少。

章含之的目光掠过稀稀拉拉的人群,忽然停在了一个人身上,这是一位特殊的客人。

章含之没想到这个人会送丈夫最后一程,一时间万般思绪涌上心头,失声痛哭了起来。

此人是谁?为何章含之见到她要如此的激动呢?我们先从乔冠华的阅历开始谈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3年,乔冠华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的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乔守恒,叔父乔守清,都是当地的开明绅士。

乔冠华自小就有神童之称,他天资过人,儿时便接受私塾教育,1925年开始读小学,4年间连跳数级,在1929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那年他只有16岁,是那一届清华年龄最小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校期间,乔冠华除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外,更是积极地参加社团运动,接触了很多先进的思想。

1933年,乔冠华留学日本,先是就读与东京大学,后因一些中国留学生参与进步活动,被日本当局驱逐出境。

于是他就去了德国土宾根大学,并在一年后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看到国土沦丧,

乔冠华放弃了德国优渥的生活,回国参加抗战。

乔冠华先是就职于香港的《时事晚报》,后又出任《华商报》、《大众生活》的编委。

在此期间,乔冠华经廖承志等人的推荐入党,他的入党申请书直接放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主席拿着申请书笑着对身边的周总理说:“这个人厉害呀!他的文章如万马奔腾,一支笔足抵得上两个坦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外交委员会,周总理任主任,而副主任正是乔冠华,此后便开始了他二十多年的外交生涯。

在1950年,乔冠华作为顾问参与联合国安理会,向美国第七舰队武装入侵台湾海峡提出强烈控诉。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外交领域工作,也是第一次代表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声。

此后二十多年间,乔冠华带领中国的外交团队,在国际社会上不断地与各国代表交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乔冠华作为李克农的顾问参加板门店谈判,1954年,陪同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再次陪同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

同年出任中美会谈指导小组副组长,争取到了钱学森回国的机会。

而说起乔冠华外交生涯中最为高光的时刻,莫过于1971年11月25号他在联合国大会上的那一阵爽朗的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是联合国第26届大会,在此次会议上以76票对35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

当尘埃落定,会场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代表欢呼一片,而美欧国家则一片沉寂。

乔冠华大笑的瞬间被记者抓拍了下来,并把这张照片刊登在《纽约时报》上,命名为《乔的笑》。

在那篇报道里,记者以轻松幽默的口吻,称乔冠华的笑声足以震碎联合国议事大厅的玻璃。

从此,这张照片也成了中国外交自信的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乔冠华在新中国恢复合法席位后再次发表了讲话,全面阐述了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并在之后的中美会谈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震惊世界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就是乔冠华和美国代表基辛格起草的。

乔冠华无疑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天才,但人生终有落幕,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都是由他第二任妻子章含之陪伴着。

两人相处时间虽短,感情却很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遇到章含之以前,乔冠华曾有过一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夫人就是新中国著名的女外交官龚澎。

乔冠华和龚澎相识于重庆,他们婚姻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龚澎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同盟军的高级将领,她担心身份敏感,不便与乔冠华结合,就一直拖着。

后经周总理亲自撮合,才走到了一起。

毛主席曾用“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来盛赞他们的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战火纷纷的年代,乔冠华和龚澎为革命的事业奔波。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就放在曾家岩50号大院,由大家轮流照顾,周总理夫妻照顾的时间最多。

建国后,乔冠华和龚澎同时进入了外交部,乔冠华是副主任,而龚澎担任情报司和新闻司的司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9月,龚澎因病去世,年仅56岁,乔冠华悲痛不已。

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在房间里对着妻子照片,边看边嚎啕大哭,不久便住进了医院。

病情稳定后,乔冠华调节好情绪,把悲伤埋在心底,便全身心投入到我国的外交事业。

这时候,他碰到了章含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含之出身名门,比乔冠华小22岁,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还曾经做过毛主席的外语老师。

因为年龄相差太大,章含之一直没有接受乔冠华的求婚,最后还是毛主席做了红娘。

此后,乔冠华和章含之一直生活在一起。

他们不仅是工作中的好搭档,更是一对知己,两人的婚姻在当时也堪称一段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天不假年,1983年9月22日,70岁的乔冠华病逝于北京。

章含之悲痛万分,几次都想随丈夫而去,后在好友的开导之下才振作起来。

像乔冠华这样级别的人物去世,都有一定官方流程。

可是乔冠华去世后,章含之却提出了三个特殊的要求。

一、取消官方的遗体告别仪式,改为家属自办的遗体告别。二、不必搞悼词和评价这类东西,正式公告也不要登报。三、骨灰不存八宝山,由自己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这位传奇的外交家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了。

1983年9月22日,乔冠华的葬礼上,章含之在稀稀拉拉的人群中看到一个叫“丛军”的同事前来送行,一时间万千情绪涌上心头,嚎啕大哭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丛军不是别人,正是陈毅元帅的女儿,还是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的夫人,也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陈毅元帅是我们新中国第二任外交部长,而乔冠华是第四任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潇洒大度、风趣幽默,而乔冠华才华横溢、思路敏捷。

他们是多年好友,长期共事配合默契,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2月11日,陈毅元帅兼任外交部长,给他做助理的正是乔冠华。

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结识,进入外交部后,更是一起陪同周总理数次出访亚、欧、非各国。

在接任外交部长后,陈毅元帅从不以部长身份自居,而是坦诚相待。

当发现自己判断有误或者做法不妥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承认错误。

乔冠华对陈老总的胸襟,自然是无比佩服,两人渐渐成了工作中默契配合、生活中无话不说的挚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冠华多次和夫人章含之说起陈毅元帅。

在乔冠华眼里,陈老总是他最敬佩的老同志之一,不仅胸怀坦荡,毫无私心,对同志真诚恳切,而且从没有任何架子。

即使身居高位,对待下级同志也非常亲和,更加可贵的是,知错就改的品质。

乔冠华有些书生气,有些同志认为他孤高自赏,不太合群。

但是陈老总却不这么看,因为他了解乔冠华的为人,当有人误解乔老时,陈老总都耐心地给对方解释,以化解误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1年,乔冠华带队参加联合国第26届大会时,给他送行的正是陈老总。

当时陈毅元帅特设家宴,并邀请了叶帅、王震将军等人一块作陪。

临别时,陈毅元帅抓着乔冠华的手嘱托道:“到美国后,在工作上要细致大胆,要利用联合国的讲台大长中国人民的志气,把新中国伟大的形象展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以外,陈毅元帅叮嘱乔冠华一定要保重身体。

因为在此以前,乔冠华因为肺结核,住进了医院,和陈老总做了一年时间的病友。

对此,乔冠华自然深受感动,可是他却不知道当时陈老总已经病情加重。

当乔冠华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气度非凡的演讲时,陈毅元帅却被推进了手术室,开始实施第二次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冠华载誉归国再次见到陈毅元帅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曾经意气风发的老搭档,神情憔悴地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了管子。

当时给乔冠华印象最深的是,老友看到他时那兴奋的眼神。

1972年1月6日,杰出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71岁的陈毅元帅病逝于北京。

乔冠华闻讯而来,泪水布满了双眼,曾经谈天说地,饮酒对诗的老友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的9月30日,刚刚访问完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巴基斯坦的乔冠华,又将参加第27届联合国大会。

此时,他不禁想起一年前,陈毅元帅为他去年出席26届联大践行的场景。

一时间万千思绪涌上心头,乔冠华满含热泪地写下了《怀人》这首诗,以悼念已逝的老朋友。

“去年出国时,萧瑟门前柳。落叶下长安,共饮黄花酒。今年出国时,景物仍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1年后,乔冠华也离开了人世。

陈毅的长子陈昊苏知道父亲和乔老之间的情谊,他本想亲自送行,后因为有一项紧急公务要处理,无法到现场,就特意嘱托自己的妹妹丛军,代替他全家送乔老最后一程。

章含之看到了丛军,想到了11年前离世的陈毅元帅,想到了四年前离世周总理,想到了曾经活跃在外交部的一些熟悉面孔,想到了逝去的一些老上司、老朋友,一时间,悲从心来,不由得失声痛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后,章含之依据乔冠华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埋葬在苏州东山之下的华侨公墓。

遗憾的是,2008年章含之去世后,没有选择和丈夫合葬,而是选择陪伴在养父章士钊身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