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7月20日,许久未参与工作事务的毛主席收到了一封“匿名”来信。

信件内容从表面看是一封言辞恳切的“求情信”,但毛主席却认为这封信的背后定然不简单。

果不其然,“信件调查”刚开始,毛主席就得知秦城监狱对待犯人时,竟采用“法西斯”式的审问方式。

毛主席顿时气愤不已,严厉地指责了监狱那一套错误的管理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项举动表面上是改善监狱的待遇,实际上却像是一缕春风,点燃了监狱中那些老干部快要死寂的心。

此事一出后,那些“背后”的人,都不禁纷纷开始打听,究竟是怎样的一封信,竟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而那写信的人又到底是谁,竟能够跨越重重阻碍?

刘建章“深夜被捕”

1966年2月13日,刘建章吃过晚饭后正准备休息,却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

刘建章妻子刘淑清在听到敲门声后顿时疑惑不已,谁会在大过节的深夜上门呢?但她也没多想,起身披了件外套就下楼了。

门外,几个穿着军装的人满脸严肃,见刘淑清打开门后,就快速上前一步,说是来查户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淑清听到“查户口”几个字,还没来得及多想,只见几人迅速冲进了客厅,看了一圈后,便直冲卧室。

只一分钟都不到的时间,刘淑清刚追上楼,就见刘建章满身狼狈地被几个男人带着手铐押了出来,紧接着上了辆吉普车,绝尘而去。

整个过程里无论刘建章怎么挣扎,刘淑清怎么阻止,那些穿着军装的男人都没有任何反应,就好像,他们的目标只是带走刘建章,其他的一概不管。

第二天,刘淑清到处打听自己丈夫的情况,但最终也没有打听出什么结果,只能焦急地等待着。

刘淑清是铁道部机关干部,她的大女儿在外交部工作,两个儿子在国防科技系统工作,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半夜被抓后,也纷纷四处打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淑清其实是知道自己的丈夫为什么被抓的,她只是不知道具体关在哪儿。

刘建章目前虽然是西南铁路建设工地指挥部的二把手,但在那会儿新中国还没解放的时候,他做地下工作传递情报的时候被敌军抓过,关了一阵子,出来以后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太好。

当时还有人说刘建章之所以能完好无损地出来,八成是透露了什么重要情报出去。

但最后调查了也没出什么结果,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谁曾想,前几日这股风又吹了起来,当时她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刘建章还是被卷了进去。

她明白,这真的就是一场无妄之灾,她现在只担心,自己那不知在何处的丈夫是否安康。

而就在刘淑清担忧之际,远在秦城监狱中的刘建章,也是咬紧了牙苦苦忍受着各种磨难。

每到快忍不下去的时候,他就想起刚开始卷进这件事时,刘淑清给他的鼓励:

“中央定不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想到这些,无形之中,他好似又重新拥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他相信中央一定能还他清白。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艰难地过着,一有机会,全家人就开始到处打听刘建章的去向。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刘淑清大女儿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刘建章的问题查清了,他是清白的!

这个时候,一家人才知道,原来刘建章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被关在秦城监狱。

1972年6月8日这天,刘淑清探望丈夫的请求终于被批准,而此时,距离当初事发,也已经过去了有接近五年的时间。

秦城监狱,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监狱”,专门关押重刑犯,尽管她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但看到丈夫的那一刻,还是让她难受得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狱里难闻的气味、糟糕的卫生环境,这些都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眼前的刘建章满脸蜡黄、骨瘦如柴,衣服套在身上就像套着个空架子。

甚至她隐隐觉得,在这5年的痛苦的日子里,刘建章的精神也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

而对面的刘建章看到5年没见的妻子,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一个大男人,面对那么多的磨难都挺过去了,但面对妻子他终究是忍不住,也不愿再忍,两人瞬间抱头痛哭了起来。

离别之际,刘淑清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丈夫完整无缺地救出来。

当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决定,给毛主席写信。

写信给主席

其实去监狱之前,她就给周恩来总理写过两次信,可最终都石沉大海,她猜测,这背后应该是有人在推动整起事件,让那些信没法送到周恩来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次,她决定直接写给毛主席,也许这样,才能真的解决丈夫的问题,而且她相信,像丈夫这样,清白却被无故关押的老干部不在少数。

7月20日,刘淑清动笔了,她把丈夫在狱中的遭遇都罗列了出来。

同时她还写上刘建章曾经在抗日战争中伤了一只肺、修建西南三线时,腰、肋也受过伤等问题,担心丈夫在狱中身体吃不消,希望组织上可以尽早结案。

写好以后,就是考虑要怎么送到毛主席身边的事了。

虽然说,平时毛主席也有接收群众信件的一个入口,但说不准,这些信件都是经过了“过滤”的,更何况,从1971年开始,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很多重要的会议以及文件签名之类的,也基本很少出现他的名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把信件通过群众入口递进去,恐怕还没交到毛主席手中,就可能再遭受一场灾难,于是刘淑清就找到了大女儿之前在外交部的同事:王海容与唐平。

两人也算是见证过老干部们的事情,并且他们能够经常见到毛主席,在他们的帮助下,这封“匿名”的信件成功出现在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

同年12月18日,刘淑清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丈夫的事情定下来了!

除了获得保外就医、将刘建章的事情结案以外,毛主席还狠狠地痛批了这种“法西斯”式的审问手段,并宣布一定要对监狱整体的审问方式以及待遇作出调整。

毛主席一发声,监狱里还在关着的老干部们也重新燃起了早日出去的希望之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后来王海容与唐平的描述,当时刚收到信件的毛主席似乎已经断定了这会是一起“了不得”的事件,于是也并没有当着二人的面拆开看,而是在两人离开后,才打开那封信。

没过多久,两人再次被毛主席叫回,同时细细询问了一些情况,两人也就在狱中所看到过的一些景象,发表了一些看法。

他们知道,毛主席之后肯定也会去调查这起信件内容的真实性,所以也就没有多说其他的。

而当毛主席听完后,也不禁大怒了起来,他没想到,竟然有人在眼皮子底下乱搞刑讯逼问那一套,而且作为第一监狱,待遇竟然如此之差。

看到毛主席发了这么大的火,王海容与唐平两人都瞬间有些心惊胆战起来,倒不是害怕,而是担心毛主席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对外一直都说毛主席的身体很好,但实际上,知道消息的人都明白,毛主席从1971年开始,身体状况就直线下降,肺部引发的毛病不仅让他咳嗽得整夜没法躺着睡,就连他的心脏也出了一些问题,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药片。

1972年的1月份,毛主席不顾寒冷的天气以及重病的身体,出门参加陈毅的追悼会。

回来后,就直接休克了,当时把医生们吓得不行,抢救了很长时间,毛主席才醒过来。

此刻两人看着毛主席大动肝火,心里也是紧张得不行。

好在,没多大一会,估计是毛主席自己也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情绪波动太大,所以在了解完事情后,怒火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而在之后,毛主席的怒火、以及那位敢于给毛主席写信的刘淑清,一时间成了各界热门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后之人

有人深扒刘淑清的过往后,惊讶地发现,她这个人还真不简单。

她是1911年生人,21岁的时候与刘建章结的婚,从小就聪明勇敢的她,在刘建章的影响下,她也逐渐对共产党开始关注了起来,然后就在丈夫的介绍下,于1934年加入了共产党。

而就在加入共产党后不久,中共建南特委负责人赵博与王任重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没有可供伪装的身份。

于是刘淑清知道后,她咬咬牙,不惜卖掉自己的嫁妆,花费大量钱财,建了一所小学,让赵、王两人能够以教师的身份执行党的任务。

之后的几年里,刘淑清作为交通员,更是冒着各种危险往返于各地之间传送重要讯息,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机智勇敢都让不少人佩服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她似乎退居二线了,并先后为刘建章生了九个孩子。

但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她并没有离开党,而是在妇幼的教育中,继续发挥着余热,甚至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还获得过全国妇联的嘉奖。

而1972年,她给毛主席写信的时候,也已经是61岁的老人了。

有人说,她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折腾个什么劲,时间会为他证明的。

但她等不了了,当他知道自己的丈夫这么多年在监狱蒙冤受苦,她就再也不想等了。

当她知道,监狱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干部时,她就明白,如果一定要有一个人出头,那么,她来当这个出头鸟!

显然,她是幸运的,那封信不仅亲自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中,甚至还引起了这么大的重视,尤其是当刘建章从监狱出来的那一刻,她觉得做什么都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毛主席来说,重病之下还要遭受这么一波刺激固然有点突然,但如果看着自己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干部们,最终在“法西斯”式的刑罚下消失殆尽,那对他来说、对新中国来说,才真的是一种损失。

同时,也正是毛主席的这一种宽容博大的胸怀、睿智的处理方式、把群众当成自己子女的态度,才让刘淑清敢直接给毛主席写信!因为他们都相信,党的领导人一定会给党员们一个交代!

实际上,毛主席通过信件帮民众解决问题也并不是第一次,一直以来,毛主席都格外重视群众提出来的问题,他曾说过:

“必须重视人民的通讯,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

毛主席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都会优先进行处理,但也并不是不分对错全然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是会先针对不同的情况,然后指派相应的人员去进行快速解决,争取给到群众又快又准的反馈与帮助,就像此次的信件一样,整个过程快速推进,丝毫没有拖延。

结语

像刘淑清给毛主席写的信,毛主席收到后没有片刻迟疑,立即展开了调查,随后就给刘建章进行了公平公正的安排。

不仅如此,从这一件小事上,毛主席就看到了大部分老干部们可能正在遭遇不公,于是对整个监狱的审讯方式都进行了严厉地批评。

当时的毛主席病得很重,他其实可以将信件交给其他人去处理的,但他没有假手于人,而是拖着病体亲力亲为。他的责任心哪怕直到今日,每每想起来都让人心中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