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8月8日,张景海和兰丁寿两名飞行员,被中央军委授予了“光荣飞行员”称号。两人所在的机组也获得了“英雄机组”的光荣称号,其余机组人员也荣立一等功一次。

在这等荣誉的背后,是全机组人员用生命、勇气和智谋完成的一次飞行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同年7月,该机组在非洲贵宾访华活动中执行飞行任务时,遇到了一次极为惊险的劫机事件。

最终他们在没有打扰到机上外宾的情况下,成功制服了劫匪,转危为安。

那天在飞行途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劫匪是何许人也?最终机组人员又是如何化解危机的呢?

亡命之徒

1982年7月30日,飞行员张景海即将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本以为是一次平常的飞行,谁曾想差点丢了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飞行是涉及外交的重要专机任务,专程护送刚结束上海行程的乌干达访华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我国八一建军纪念活动。

机组成员以机长兰丁寿,飞行员张景海,机械师庄永春为首共计8人,全员皆是空军航空兵。

7月30日上午8时30分,机舱门关闭,乌干达代表团有序落座,正在座位上谈笑风生,陪同代表团的是总参谋部的高级首长。

机组人员也早已准备就绪,9时12分,随着一声“起飞”的指令,50258号“子爵”专机如一只飞燕,轻盈地飞入云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起飞的十分钟是至关重要的,机组成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机械师庄永春发现一台超短波电台发生故障,二话不说进行抢修。不一会儿,电台维修完毕,离开驾驶舱,将工具送往通讯舱。

而领航员刘铁军正在驾驶舱内记录各项飞行数据,等记录完毕之后,他也要前往通讯舱,校对飞机位置。

一切都在有序进行着,就在这时,地面指挥台传来了通报,打破了平静:

“有一架飞机高4800米,要进走廊,请你们飞4500米保持,注意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驾驶飞机的是机长兰丁寿和飞行员张景海,二人得令后,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飞机驾驶。殊不知危险正在一步步接近。

和驾驶室内的屏息凝视不同,舱内此时正是一片欢声笑语。代表团正在谈论已经结束的上海之行,盛赞中国城市发展之迅速,大家有说有笑,宾主尽欢。

就在此时,有个身影已经离开座位,正鬼鬼祟祟地朝着驾驶舱的方向摸去。

就在这个身影要摸进驾驶舱之际,领航员刘铁军推门而出,准备去通讯舱进行下一步工作,差点就撞个满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人眼疾手快,闪身躲进了附近的洗手间,而洗手间距离驾驶室不过两步之遥。

直到听到刘铁军推开通讯舱的门,确定他已经进入其中后,这人再也按捺不住,一个箭步闪进驾驶舱。

随即立刻将舱门反锁,没有丝毫犹豫,一气呵成,一看就是蓄谋已久的行动。

舱内只有兰丁寿、张景海二人,又都在聚精会神地观察航道,好端端的,任谁都不会料到有人意欲图谋不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没等兰丁寿张景海二人反应过来,一股刺鼻的汽油味就已经弥漫在狭小的驾驶舱内,随后就是一阵手枪上膛的声音。

“不许动!改道150°航向,给我飞台湾桃园机场。否则要死一起死!”

兰张两人同时大喊:“不好!有人劫机!”转头看去,来人更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这个手持枪和打火机,正在劫机的男人,竟然是他们的老熟人——保卫干部郑延武。

难怪可以躲过检查,带武器上飞机。保卫人员是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包,而武器就是他混在其中带上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来不及震惊和惋惜,郑延武恶狠狠地催促道:“我让你们飞桃园!不听我的指挥,一枪打死你们!”

此刻,郑延武面色狰狞,虽然极力摆出一副恶狠狠的架势,但声音因为高度紧张而忍不住颤抖。

此时是9点32分,飞机位于无锡上空,距离起飞不过20分钟,全机人员的生死都成了未知数。

虽然郑延武在锁门后第一时间,就迅速扯掉了兰张二人的飞行帽,使其耳机脱落,不能与外界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那一声“不好,有人劫机!”,还是清晰地传到了刘铁军的耳机里。

刘铁军心里咯噔一下,顿感大事不妙,细思又甚觉荒唐,这可是专机,在座的除了内部工作人员就是外宾,怎么可能有劫匪?

刘铁军飞行经验丰富,稍加思索就猜到了七八分:问题肯定出在内部!一边想着,一边操起一把逃生斧,就直奔驾驶舱的方向去。

果然,驾驶舱已被反锁,透过舱门,隐约看见一个壮硕的背影正在威胁着两位飞行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瞄了一眼,刘铁军就认出那是郑延武,是本该配合执行任务的战友。

刘铁军恨不得一斧子劈进去,可是如果这样做,一来,巨大的声响必然会引起客舱的注意,要是惊动了外宾,事情的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二来,也会激怒里面的劫匪,激化事态的严重程度。事关重大,刘铁军也不敢意气用事,立刻向地面指挥部报告:

“‘50258’号专机现位于江苏无锡上空方向,飞机被劫持,劫匪郑延武,收到请指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立刻被汇报到了空军首长那里,随后空军首长下令:“一定要保护外宾的绝对安全!以此为前提,可随机应变。”

这边刘铁军在积极想办法营救,那边兰丁寿和张景海也临危不惧。他们对视了一眼,示意对方共同配合制服劫匪。

那么最终他们是如何里应外合支付劫匪,化解危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