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爆料,因为销售压力,一家外资电动车企销售人员被迫采取刷单的方式来完成KPI。目前该消息已经引发各界关注,导致这家外资车企的股价暴跌两天,高层也开始重视这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这家外资车企的工资待遇非常不错,确实吸引了不少人到车企里面就职。所以销售人员才会宁可自己掏钱也要刷KPI,就是为了保住工作。但这样也确实说明了,车企对销售人员施加的压力,确实超过了现实中销售人员的能力。

面对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紧逼,该外资车企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下滑了8%,环比下滑20%。这样的下滑幅度,并不是销售人员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可以解决的,这是车辆综合竞争力出现问题导致的,和销售人员并无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更是一个非常内卷的市场。两个月前比亚迪秦Plus上市,最近比亚迪秦L又上市,每一次上市都是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极大挤压了外资车企的生存空间,销量不好其实是个很正常的事情。

除了比亚迪之外,国内各大汽车生产企业也展现出相应实力。从五月份最新的销量数据来看,国产汽车绝大多数销量都在上涨,而这些上涨占领的可都是合资车企的生存空间。

在如此惨烈的竞争之下,就连宝马,奔驰,奥迪这样的一线豪华品牌,其旗下的纯电动汽车车型也要被迫降价。比如宝马i3,最近降价降到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不到20万就能买一辆宝马纯电动汽车,这要是放在三年之前大家伙连想都不敢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这家外资车企新车迟迟没有上市,导致消费者失去了信心,没有太大竞争力,就将压力转移到一线销售人员身上,于是就出现了销售人员刷单的情况,最终引发了舆论关注。

在目前如此卷的情况下,任何一家汽车生产企业都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产汽车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一年两次更新都算慢的。往往是消费者两个月前买了车,第三个月后发现自己的车已经成为旧款,更新速度就是这样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资汽车们还是应该小心了,外资车确实有着不错的底蕴,如果固步自封,不愿意抬头看世界,最终也必将得到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