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 刘杰)6月17日报道 蒲江,地处成都平原西南,自古即为蜀之望郡。茶马古道未远,蜀风雅韵犹存。近年来,蒲江法院始终坚持能动履职,落实司法为民举措,创新建立“司法问诊3+N·全域联调”机制,实行“四诊”工作法,有力促进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实质化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其中,“3+N”就是以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的基层政法力量为支撑,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五老”调解员、网格员、“一村一律师”等N种解纷力量为补充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融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优势力量,实现矛盾纠纷全链条化解。

“自‘司法问诊3+N·全域联调’机制推行以来,这种纠纷化解方式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我们法庭案件受理量也呈下降趋势。”蒲江法院大塘法庭负责人说。

“巡诊”发现,排查潜在矛盾点

2023年12月,蒲江法院寿安法庭法官开展定期“巡诊”排查时,发现一起涉少数民族涉众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纠纷。

案涉人员王某自案外人李某处取得某区域林地合法砍伐权后,雇用某甲(彝族)带领的林木砍伐团队。某甲等人工作至2023年12月时,因王某同李某产生纠纷,树木砍伐被迫停止,某甲等人应当领取的劳务工资共计6万余元被拖欠,讨薪无果。

因本案涉及少数民族农民工切身合法权益保护,且案涉人员众多,寿安法庭立即联合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联调专班,及时展开诉前案情梳理及调解工作。

为一次性解决争议,减少双方停工损耗,避免产生后续问题,法庭建议双方互谅互让,解除合同,王某及时支付拖欠的工资款,其余问题,互不追究。双方经过考量,同意了法庭提出的调解方案。这样,某甲及其团队可另行找工,不必耽误工作时间;王某也可专心解决同李某的纠纷。

蒲江法院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巡诊”排查,分析潜在风险隐患,提出科学处置预案,实现工作先行、阵地前移、及时妥处,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司法问诊3+N·全域联调”机制创建以来,蒲江法院累计开展全域“巡诊”排查活动27次,排查矛盾纠纷隐患59件。

“首诊”负责,解决群众烦心事

蒲江盛产柑橘、猕猴桃等水果。每年果子成熟期间,大量农业公司、水果冻库都会雇人进行选品、包装、打包等工作。

2024年2月,蒲江法院鹤山法庭收到一起关于水果选品、包装工人与某农业公司劳务费纠纷预约调解的“订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2月初,某农业公司与24名案涉工人解除了劳务关系,并支付了大部分工人的工资。但是,由于当时公司的大部分资金被第三方购销平台临时冻结、无法转出,因此仍有部分工人工资未能支付。

法官充分了解纠纷情况后,明确告知某农业公司负责人,工人付出劳动即应获得相应报酬,拖欠工人工资的行为既有损公司形象,更侵害了工人的合法权益。最终,该公司表示愿意及时支付工人工资。调解协议达成后,法官立即启动执前督促程序,督促该公司在三日内成功支付工人工资9.7万元,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作为“首诊单位”,蒲江法院接到“问诊”预约通知后,积极进行纠纷首次调处,对纠纷全程跟踪负责。截至目前,蒲江法院共接到“首诊”订单206份,“首诊”调处成功率达77.67%。

“会诊”协商,奏响解纷协奏曲

“法官,我要起诉!”2024年3月的一天,姚女士来到蒲江法院大塘法庭,情绪激动,泪眼婆娑。

大塘法庭的法官在了解情况后得知,姚女士与其丈夫婚姻出现问题,此前其与丈夫冯某、婆婆李女士共同出资购买的二手房屋现在由婆婆居住,姚女士与李女士因购房款退还问题发生冲突,一气之下来到法庭准备起诉。

因该起纠纷涉及两个乡镇,大塘法庭遂联合大塘镇、甘溪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派出所共同“会诊”。

“首诊”单位大塘法庭组织参与调解的各单位分工合作,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逐一回应。李女士在调解过程中提出,儿子冯某要放弃对该房屋的相应权利。通过多方协调,冯某也参与调解,最终三方达成调解协议:冯某与姚女士同意在办理过户登记时放弃相应份额,李女士退还姚女士购房款及利息共计9万元。各方就该调解协议申请了司法确认,并于3月底履行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诉讼,并非解除矛盾纠纷的唯一途径,蒲江法院“司法问诊3+N·全域联调”机制运行至今,已通过联合“会诊”参与纠纷调解184起,成功化解176起。其中化解重大疑难纠纷15起。

“回诊”督促,绘就社会同心圆

2023年12月,岁末寒冬,一位步履蹒跚、头发花白的老人来到蒲江法院石象湖法庭,寻求法官的帮助。

法官了解到,老人姓祝,2010年起便身患直肠癌、慢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妻子杨某也患多种疾病,夫妻二人的医疗保险参保费用及医疗费全部由四个女儿垫付,大儿子不但分文未付,还对祝某夫妇不管不问。两位老人年老体弱,已无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也未参加养老保险,日常生活十分困难。无奈之下,祝某只能来到法庭寻求帮助。在法官组织调解下,祝某与子女们最终达成调解协议:5名子女每人每月支付祝某生活费200元;祝某因伤、因病所产生的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等,由5名子女平均分担;大儿子向祝某支付医疗费及医疗保险参保费1万余元。

案件审结后,祝某夫妇的生活情况一直牵动着法官的心——子女们是否履行了赡养义务?祝某夫妇的生活条件是否有所改善?石象湖法庭遂联合街道司法所、当事人所在社区,共同到祝某家中回访,得知祝某夫妇的晚年生活和日常照料已有了着落,亲情得以维系,法官和参与调解的人员这才放下心来。

蒲江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创新完善“司法问诊3+N·全域联调”工作机制,把各类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图文:蒋丽君、张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