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女生,17岁,姜萍,近日轻松拿下阿里巴巴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的辉煌战绩。网友形容很恰当,中专学校就像隔壁不锈钢厂造出3mm芯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一出手就是王炸,碾压清华、北大、中科院博士等一众高手,是前30名中唯一的女性。

做实事的博主,“亮哥留学”已联系哈佛招聘官,准备和姜萍面谈留学哈佛,并且解决所有留学费用。

果然如网友所说,国内大学讲规矩按流程,而国外则是要抢人才。如果被哈佛抢走,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但又是姜萍的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姜萍如果当初上了普高,肯定没有现在的成绩,高中的各科学业压力,不会让她可以尽情地只学喜欢的数学,也不会遇到一位中专学校同校喜欢数学的伯乐老师。

人民日报为她连续发了两条消息,连苏州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甚至美国哈佛大学都主动邀请,不服不行!

就在很多名校抢人的时候,姜萍心心念念的浙大却被规定锁死!浙大回应称:要按规定办事,没有专升本的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话说得让人哭笑不得!死板的模式埋没了多少人才?这就是国内名校跟世界名校的差距啊。姜萍如果被哈佛招走是个人的巨大荣耀,也是抽在中国教育上的一个响亮耳光。

有一位专门做出国留学的出身哈佛的博主在镜头前喊话姜萍,称他与哈佛校友会联系过,并且也联系了哈佛的面试官,他们都想和姜萍聊一聊,甚至称“姑娘你只管优秀,费用的事我们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厢对照,一个傲慢的官僚嘴脸与一个求贤若渴的态度,让人看的一清二楚。这一幕鲜活地出现在无数网友的面前,不知道打了谁的脸?

我们从来不缺天才,可能也是因此,很多时候天才在某些人的眼里也就不过尔尔,以至于很多天才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梦想要么远走他乡要么默默沉寂。

正是因为这样呆板的选拔模式,造就的都是没有灵气,类似于批量生产的人才。

早年,在蔡元培主持北大的时候,他是如何面对天才的,臧克家、朱自清等等,当时都是数学考了零分的,依旧可以凭借文学上的才气进北大。

而现在呢?有多少单科的天才被拒之门外?那个江苏高考状元的遭遇还不能说明一切吗?韩寒的遭遇还不能说明一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学家有多重要不言而喻,一个凭借着自学都能秒杀一众名校硕士、博士的天才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这样的天才却招来国际顶尖高校青睐呢?我们的所谓的顶尖名校还不该警醒吗?不该放下自己的傲慢吗?难道又要放走一个天才?

不少网友爱之深,痛之切,呼吁把姜萍留下来,培养成为一个有才能,又爱国,愿意为国家做贡献的一代才俊。

但有网友表示,如果哈佛招她,就去哈佛呗。先发展自己再讲爱国爱家,没有金刚钻连爱国都是奢侈的。

由此,一个老话题又被翻起:究竟应该是先爱国,还是先爱家,先爱自己?

“没有国,哪有家?”董明珠在公开讲话中提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没有国,哪有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明珠重申了一个传统观点,国家的存在是家庭和个人安全与幸福的基础。这种观点在很多人心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在现代社会,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个体意识的觉醒使得“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董明珠的放出的问题被放到了放大镜下进行审视。

单纯强调“没有国,哪有家”的观念过于简化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的政策和决策不可能完全考虑到每一个家庭或个人的利益。当国家的某些决策导致社会不公或经济问题时,普通家庭和个人会受到负面影响。

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在保障国家整体利益的同时,也能够照顾到每个家庭和个体的福祉。网络热议的是,国家和个人利益关系先后顺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安全和幸福不应依赖于国家的强大或政策的完善,应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公正。

国家的存在确实为家庭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如安全、法律保障等,同样家庭和个人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的责任。这种互动关系显示,国家与家庭之间不应是单向的依赖,而应是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健康关系。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由和个人权利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国家干预个人生活的容忍度逐渐降低。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认为这些是构建幸福家庭的基石。

一个理想的国家应当是既能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又高度重视公民权利和个人幸福的国家。人们希望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能够更多地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意见,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为民服务”。

“国家与家庭和个人利益谁先谁后”,这一议题的讨论成为一面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觉醒的镜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姜萍应不应该出国深造的问题,既然以浙大为代表的国内顶级学府还是死死抓住规则不松口,为了她好,还是应该让她出国发展的。很简单,姜萍不能在国内得到相应的资源成长为华罗庚陈景润一样的数学巨擎,她一个劲高呼“爱国”,有谁信她?岂不成于力为为之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