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何时才得真的回身转意,返还自然,得近上神?

远古之时,天地混沌,大气蒙昧,人们恬淡寡欲,无求无争,鬼神宁静自律,不惊不扰,四时尊奉迺遒,八方自合道德,阴阳自然,万物友好。

后而大道隳颓,高德疏失,世人沦落,神黄之季,持续下衰,尧舜之世,教化乏效。

背道行事,离德求功,心与心相互猜忌,人与人彼此暗算,天下迷惑,恬淡不再。

由此可见,人世背弃上神,“道”远离了世,“德”也远离了人。

至于后之后世,所谓“礼乐”, 所谓“仁、义、礼、智” ,皆因欲、因求、因为、因名而所现者,非“道”也,亦非“德”也。

当爱不能博济,当仁不能普施,则强调公正和义理,要求公正守信,此类作为,概出于有意。

当公正和义理缺失,则强调礼节、仪式,修饰和掩饰本质,装点和遮蔽真实,如此则本质或不正,真实或不确。

后山道师云:父子之情,母女之爱,真诚实在,不需修饰,不拘礼节。

所谓“礼仪” ,注重外象,讲求形式,必是虚伪之端,假象之始,诚信淡薄和明争暗斗之产物。

礼繁情伪,文繁质衰。虚假造作,真性被遮蔽,机心奸巧,“道”与“德”被扭曲。

迺遒与道,是上神的昭示。大道的本性,是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终极价值。

为人、养生、治事、审美,在任何领域,上神无不提醒人们尊崇自然,无为无欲。

后山道师曰:自然生成物,样样真且美,人心失淳,人手妄为,造作丑陋,丧本离真。

人类愈演进,就越疏离自然,妄施机巧,甚至走向反自然。

赤身裸体的粗野没有了,剖肝示胆的赤诚也消失了,茹毛饮血的习惯没有了,质朴纯真的天性也丧失了,高声大嗓的粗鲁没有了,直抒胸臆的声音也消亡了。

表情越来越丰富,则内心越来越深藏,语言越来越巧美,则思想越来越隐蔽。

笑,可能并不高兴,哭,或许并不悲伤。言不由衷,客气敷衍,成了日常,真情难得。

失却真诚,不能感人。勉强流泪,不能引人哀伤,佯装大怒,并不让人害怕。真的悲痛,没有哭声也让人落泪;真的愤怒,或不吓人却叫人畏惧。真心亲近,即若没有笑容,也使人温暖,违心地拉关系套近乎,虽笑容可掬,也不予人亲切。

文明与自然相冲,例证在在多有。

人们何时才得真的回身转意,返还自然,得近上神?

“无”生“道”,“道”生“德”,经由“道”而成其“德”

上神为万物之宗,大道为慈善之源。

后山道师云:体“道”得善,化“道”去恶。

上神保佑慈善之人,慈善者知“道” ,有求而必得,不善者向“道” ,则有罪可赦。

“大道”价值无限,人之怀“道” ,胜过驷马、玉璧,胜过天子、王公。

怀“道”者近上神,言语受人尊敬,行为可为世表。

后山道师又云:“道”使人无言自化,无为感人。

近上神者,世人忘其形,略其丑,无需漂亮外貌,无需华丽言辞,无需盖世功业,甚至无需过人才华,而赢亲附,而得喜爱,而博敬重,而获尊贵。

所谓“有神则尊”,“有道则贵”,如哀骀它者也。

卫国哀骀它,面目丑陋,骇人听闻,但是和他相处,不盈一月,男人愿和他做朋友,女性甚至愿意给他做妾。

国君以哀骀它为相,哀骀它却淡然漫然,无意无辞,终究还是离职而去。

哀骀它无言取得信任,无功赢得尊敬,无才得委政事,在于上神佑助、“德行完善”也。

“无”生“道” ,“道”生“德” ,经由“道”而成其“德” 。

“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万物形态各异,环境促其生长。

夫“大道”者,无名,无形,却是万物化育之根本,故而,尊“道”贵“德”是万物之性。

“道”之所以为万物所尊,“德”之所以为万物所贵,在于它们从不干涉万物而任万物自然生长。天地无为,而物自生,天地无意,而事自成。

用其“无” ,方厚德载物,堕入“有” ,则狭隘携私。

去私即去心,如能之则远近归附,怀私即怀欲,骨肉也会变成仇敌。

最高之神为上神,最高之德为上德。“上德”以“道”为体,以“无”为用。

得上神开示而具“上德”之人,法天地,谐自然,无形、无迹、无为、无名、无虑、无用,却无往不利,无所不成。

用心而求,存心而取,有意而为,便是疏离上神,背弃大道,便有了君子小人之别。

无所欲而无所偏,无所求而无所失,无所为而无所败,无所名而无所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