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5日,晴空万里,山风拂面,昔日“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再次来到了狼牙山。这天是狼牙山作战45周年纪念日,葛振林此次故地重游,是受邀参加重建的“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

轮到葛振林发言时,他首先回顾了自己45年前血战狼牙山、舍身跳崖的经过,然后郑重地宣布了一条消息:“当时全班5人跳崖后,我头部被摔成重伤,腿也摔伤了,昏了过去。苏醒后,我和宋学义忍着伤痛向上爬。我多次提到的一个地方干部,他救了我们,过去记不清他叫什么名字,现在知道了,他叫余药夫,住在石家庄,是河北师大副校长。今天,他也来了!”

此言一出,全场轰动。主持人问葛振林还能不能从人群中认出这位救命恩人,此时一位老人缓缓地走上前去,他对葛振林说了一句:“葛老,还记得我吗?”

葛振林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激动地说:“对,对,就是你啊!”全场响了热烈的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葛振林

那么这位余药夫究竟是什么人?他和葛振林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1团7连在完成掩护主力部队和地方群众撤退后,留下6班掩护连队主力沿狼牙山盘陀路向外突围。

6班有5个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拖住敌人,他们一边打一边退,把大批的敌人引上了狼牙山,经过半天的血战,他们共歼敌50余人,到了黄昏时分,终于弹尽粮绝了。

最后全班在马宝玉的带领下,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壮烈地跳下了悬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狼牙山五壮士剧照

跳崖后,马宝山、胡德林和胡福才壮烈牺牲,而葛振林和宋学义分别被山腰间的树杈挂住,幸免于难。但两人都受了伤,他们只能拄着棍子相互搀扶着,朝棋盘坨的方向缓缓移动。

到了晚上,葛振林和宋学义发现前方有个黑影闪动,他们通过仔细辨认,觉得这个黑影像是当地老百姓,不像敌人,于是他们大声喊道:“老乡,到棋盘坨庙怎么走?”

对方走了过来,他发现这两位伤者虽然衣服破烂不堪,但仍能看清穿的是八路军军装,于是自我介绍说:“我是狼牙山区易县青年救国会主任余药夫。”

原来在日军进犯前,易县县委在9月23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对当前的工作做了统一布置,并要求与会的同志迅速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各个区委。余药夫只身一人到管头区传达会议精神,他在区里开完会已是深夜时分,便留下来休息了。

到了半夜,一阵激烈的枪声把余药夫从睡梦中惊醒,原来3000多名敌人已经将狼牙山团团包围。余药夫和同志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向狼牙山棋盘坨方向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狼牙山

转移途中,为了冲破敌人的炮火封锁,余药夫和同志们手拉手拼命地跑,突然他被一块石头绊倒,钻心地疼痛使他几乎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后,才发现自己已和同志们失去了联系。

此时敌人已经包抄了过来,在这紧急时刻,余药夫发现脚下的悬崖有一处夹缝,便攀援葛藤,顺崖而下,侧身隐藏其中。直到天黑以后,敌人退下山去了,他才出来探路,没想到正好碰到葛振林和宋学义。

葛振林了解了情况后,对余药夫说:“我腿摔得不能走了,宋学义腰也摔坏了,你帮帮忙,咱们一起走吧!”

余药夫欣然同意:“行,行!”

由于当时山上情况不明,余药夫既担心有隐藏的敌人,又担心踩上自己人埋下的地雷,他便在前边先探一会儿路,再返回来搀扶着葛振林和宋学义向前走一段。3个人就这样走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座道观休息。

这座道观曾是八路军的一个山区驻地,余药夫发现屋里有现成的两小锅小米焖饭,这肯定是八路军凌晨煮好,没来得及吃就上前线了。余药夫非常高兴,他取了些水,将饭热了热,和葛、宋二人饱餐了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葛振林(右)和宋学义(左)

就在此时,7连的司号员兼文书李文奎也进来了,他见到葛、宋二人后,又惊又喜,他说:“我与大家失去了联系,危急中隐蔽在崖缝之中。待敌人走后,我才从崖缝中爬出来,摸索着到庙里来的。”

这天晚上,4人夜宿道观。余药夫因疥疮发作,痒得夜不能寐,他怕影响大家休息,就在道观外面担任警戒。到了半夜,余药夫突然听见李文奎大喊:“连长,敌人又上来了,快,快!”他连忙跑回去看,发现原来是李文奎在说梦话,而葛振林正拍着他的肩膀,像哄小孩一样说:“不怕不怕,小李,有我呢!”

第二天早上,余药夫找到了一把新鲜的韭菜,为大家做了一顿韭菜炒饭,大家吃得很高兴,葛振林说:“这一顿比上一顿更好吃!”

李文奎也说:“只要能吃饱肚子,就不怕敌人再攻上来!”

此时葛振林开玩笑说:“敌人再攻上来,你又要做噩梦了,小李,你不要吹牛!”

李文奎刚要争辩,宋学义打圆场说:“小李做梦都想着打鬼子,哪里是吹牛!”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一名老道士走了进来,此人是道观的主持,名叫李元忠,原来昨天他见日军在山里扫荡,在外面躲了一夜,今天才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葛振林、宋学义和李元忠

李元忠听说葛振林和宋学义是因打鬼子跳崖受伤的,立即双手合十,深深施礼。原来昨天他躲在崖缝中,亲眼看到马宝玉等5人英勇抗敌、纵身跳崖的壮烈场面,他还说自己亲眼看到日本鬼子在五壮士跳崖处列队行礼致敬,这充分说明五壮士的精神令敌人闻风丧胆!

这天中午,葛振林等3人着急归队,余药夫和李元忠把他们送到了棋盘石。分别之际,葛振林紧紧握住余药夫的手说:“我和宋学义谢谢你,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余药夫深情地说:“待到抗战胜利,我们再相会庆贺!”

从此以后,葛振林和余药夫失去了联系。直到1964年,驻守在广西贵港的“狼牙山五壮士”所在部队决定把一批退役的战马赠送给狼牙山老区,不久以后,部队又从狼牙山老区征集5名新兵入伍,葛振林和宋学义也被邀请到部队参加活动,并为5名新战士授枪。当时余药夫正好在广西工作,他从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消息,非常高兴,连忙把报纸剪贴珍藏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葛振林和战士们

余药夫很想与葛、宋二人取得联系,但他还是忍住了,他担心这个时候相认,会被人怀疑有别的企图,还是保持沉默吧!就这样,近在咫尺的他们失去了一次相认的机会。

此后又过去了十几年,1981年的一天,时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的余药夫在办公室看报纸时,发现《河北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新闻,报道的是某记者在湖南衡阳访问当年狼牙山老英雄葛振林的相关消息。余药夫激动不已,此时他终于不再犹豫,提起笔给葛振林写了一封信。

不久以后,余药夫就收到了葛振林的回信,信上说:

当年你援救过的两个人中,有一个战士宋学义,于1971年过世了,如今我也老了,时时想到一个地方干部,当年在狼牙山的情谊,可就是想不起你的名字,也不知道你的下落。今天收到你的信,反复看了几遍。想你呀,老同志!

几天以后,余药夫乘坐火车来到衡阳,终于见到了葛振林。他紧紧地握着葛振林的手,激动地说:“老英雄,藏在深山人未知,本色未变,你好啊!”

葛振林说:“难得相会,惦念你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葛振林(右)和余药夫(左)

这天晚上,两人彻底长谈,当余药夫问及葛振林当年伤势愈合的情况时,葛振林揭开他头上的帽子,依然可以看到他的头部有半指深的疤痕。余药夫十分感慨:英雄不愧为英雄,此后伤愈,转战南北,几十年都挺过来了,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

1986年9月25日这天,葛振林和余药夫再次重逢,两人自然要畅叙一番别离之情。临别之际,葛振林戴上老花镜,在余药夫的日记本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几句话:

在45年前的9月25日晚,在狼牙山的顶峰上,你救援我们,今日又见面。留念。1986.9.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10月1日,余药夫又专程来到洛阳,拜访宋学义的遗孀李桂荣,相信宋学义的在天之灵也感到欣慰了!

余药夫离休以后,认为自己作为“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英雄事迹的当事人,有责任和义务去大力宣传五壮士精神,弘扬五壮士精神,因为这个社会、这个时代需要加强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声音,尤其对于青年,更需要强化社会主义精神的钙质。

从这以后,余药夫撰写了大量的回忆文章,还与人合作自费出版了《狼牙山五壮士赞歌》、《狼牙山万世颂英雄》、《壮士葛振林》等书。因为出书需要钱,余药夫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钱,虽然大家都表示不要他还,但他却交待老伴说:“等我死了,帐一定要还,用我的抚恤金还!”

余药夫晚年生病住院时,有一位叫赵景春的医生听说他要自费出版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书,但经济上有困难,就主动借给他300元钱,说什么也不让他打欠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4年2月20日,余药夫不幸病逝,享年82岁。弥留之际,余药夫留下遗嘱:去世后丧事从简,不举行告别仪式,将遗体捐赠给河北医科大学做科学研究,这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