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硅谷101

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火箭Starship,在经历了SpaceX的三次空中试飞爆炸之后,终于在美国时间2024年6月6日的第四次试飞中,实现了飞船和助推器的海面溅落。而这也是第一次,众多媒体用了“成功”这个形容词,来形容Starship的试飞。

然而,在前SpaceX高管的眼中,Starship的进展仅仅完成了70%,今年还有一系列艰巨的技术难点需要攻克。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我认为今星舰今年可能还会(发射)五六次。

这期内容,我们来和曾经参与星舰建造的SpaceX前高管Lewis Hong一起聊聊星舰截至目前的四次试飞和之后的里程碑,如今的商业太空市场,以及SpaceX早期人才所形成的“SpaceX黑手党”对美国太空制造带来的影响。。

01 第四次发射回顾

美国德州时间6月6日当地早上7点50分,Spaceship的第四次试飞火箭从位于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研发、测试和发射基地升空。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尽管Starship配置的33个“猛禽”发动机中的其中一个在途中没能正常工作,但火箭第一级名为“Super Heavy”的助推器仍将第二级飞船送至预定高度。

在7点52分,星舰飞船与Super Heavy火箭成功实施热分离,与此同时Super Heavy火箭实施翻转机动和回推点火。

随后,在7点57分,助推器在墨西哥湾溅落,SpaceX的员工们大家欢呼庆祝。

之后,由6台“猛禽”发动机驱动的“星舰”飞船继续爬升至预定轨道,并在7点58分时星舰发动机成功熄火、开始绕地球飞行。

到8点38分,星舰飞船准备重返大气层。而整个舰体能否通过大气层的考验,将是本次试飞中非常重要的一关。

到8点48分时候,星舰飞船回到大气层后穿过大气层中最厚的位置,画面中显示一些部件,特别是飞船的襟翼着火受损,摄像机镜头也明显遭到破坏。

但最终,星舰还是拖着残躯坚持到了最后,德州时间8点55分,飞船成功实施着陆点火和翻转,成功在印度洋海面软着陆,也就是“溅落”(Splashdown)

虽然各大媒体用了“成功”这个词作为标题,但对于曾经参与星舰建造的SpaceX前高管Lewis来说,星舰项目还算不上成功

02 星舰项目进度:完成70%

这次试飞之后被马斯克在推特上称为“巨大的成就”,而我们也能看到SpaceX的员工在经历了前三次的被迫引爆火箭之后,第一次成功实现了助推器和飞船的双重溅落,也代表着,本次试飞的重要目标都得以实现。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而且还蛮准确的,这是大家最出乎意料的,离他的目标只差了 6 公里,6公里听起来这么远,但是如果从一个东西从外太空掉回来,能够达到这个里面,我觉得已经算是不错了,以第一次来讲。

Lewis认为,助推器和飞船的双双成功溅落意味着,星舰项目的试飞已经完成了70%,而今年之后 的几次测试可能会实现更多的里程碑。他认为,接下来星舰接下来从70%到90%的进展目标是,能让助推器和飞船降落回准确的地点,并且实现多次重复利用。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今年年底我认为星舰是非常有望可以成功的,不管星舰还是booster(助推器)成功的降落在他们想要的地方,我觉得他不会像马斯克一开始设计的那样,一降落就可以再发射这样的 fully reusability(完全可重复性),但透过minor maintenance(轻度维护),或许能够达到再重新再发射的这个目标。如果今年能够达到的话,那SpaceX星舰这个项目就比Falcon9(猎鹰9号)整整快了一倍以上。

而再接下来,从90%到100%项目完全成功,并且可以大规模开启发射,则需要星舰实现让助推器和飞船双双回到原始发射台上,实现重复利用,甚至自动加油。然而,技术的发展曲线是,越到后来,剩下的5%或10%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这就是第一原理,如果要省去所有不必要的步骤,是不是回到原点,然后只要关起来,再加油,立刻再开始。要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就是我说的后面90 %这个部分。 我觉得这东西一定是 autonomous (自主的)。这是Elon(马斯克)的design(设计),他们叫做 chopstick maneuver(筷子动作),像筷子一样往里夹住。

能在发射台起飞,能在发射台回到地球,并且自动加油,需要很小的人工维护,又能重新的上天。我们之前的星舰节目提过,星舰可以装下巴黎埃菲尔铁塔折叠起来那么大空间的物体,而在马斯克的设计下,人类需要大规模、频繁发射星舰这样的重型火箭,只有一个目的。

Make life Multi planetary(成为多行星物种)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星舰的设计,不止去火星,它是让人能够做长远太空飞行的一个工具,就是不止现在低轨。

而只有星舰的工程进展达到100%,我们可以频繁发射星舰之后,才能进一步去解决在天上的、更难更远之后的问题,包括空中加油等等。也许在未来的几年,就能做到了。

接下来,我想带大家回顾一下星舰前三次的发射。因为从第一次发射我们硅谷101就开始关注了,就像Lewis说到的,猎鹰9号项目用了10年,而星舰到如今初步的试飞成功仅用了差不多5年的时间,整个工期缩短了一半,而且从前四次发射可以看出,每一次发射出现的问题,都会在下一次发射中得到解决,这说明整个SpaceX公司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效率非常之高

03 前三次发射回顾:Break it and fix it

3.1 第一次发射:炸毁发射台

2023 年 4 月,星际飞船首次发射,因为缺乏经验,发射台的设计出现问题,使得星舰在一点火的瞬间发射台的地基架构就被破坏,飞沙走石在火箭升天之前破坏了数个“猛禽”发动机。

我们知道,星舰的助推器底部安装了33台“猛禽”发动机,每个发动机能输出50.6万磅推力,在一级点火的瞬间,33台发动机瞬间推力超过7500吨,因此,每一个发动机都很重要。所以在第一次的发射中,由于多达六个发动机失效,无法拥有足够的动力将火箭推到预定的高度,让星舰在距离地面约 40 公里(25 英里)处,升空几分钟后因为舰体失去控制,让SpaceX不得不引爆星舰。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那时候大家也看得很开嘛,离开发射台就是成功,那个时候大家的定义,只要不在发射台上引爆,就是成功,那星舰第一次发射也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第一次,星舰的成功在于没有在发射台上爆炸,成功离开了发射台,虽然把发射台毁得不成样子。而第二次,星舰就飞得更远了。

3.2 第二次发射:燃料泄露

星舰的第二次试飞在2023年11月18日。这一次,马斯克和SpaceX先用混凝土加固了发射台,并在发射台增加了“水冷钢板”,它被马斯克形象地称为“巨大的倒置淋浴喷头”,向上喷水以抵消助推器产生的大量热量。

当时业界对这个设计也有很大争议,很多人认为水冷钢板可能无法抵御星舰的热量,还是需要传统的导流槽。但事实证明,SpaceX这一次用水冷钢板的技术成功解决了发射台的问题,33个发动机全部点火成功,也没有对发射台造成破坏。这是完全解决了第一次发射的问题。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第二次我就完完全全按照第一次这个经验,那把它完全彻底的就重新的改掉了。六个月的时间内达到这个,在美国的工程里面也算是不可思议的一个,就是事情这个。

但第二次发射也出现了新问题。在发射不久、星舰首次尝试“热分离”之后,星舰飞船和助推器都出现了问题而被引爆。

SpaceX在调查后认为,热分离之后,本来Super heavy 火箭启动助推燃烧,向火箭的33台猛禽发动机中的13台发出指令,推动火箭飞向预定着陆位置。然而,在燃烧过程中,助推器中向发动机提供液氧的过滤器堵塞造成氧化剂入口压力减小,导致多具发动机发生故障,使得助推器在飞行三分半多钟后,在墨西哥湾上空约 90 公里的高度被执行RUD(快速非计划拆卸)引爆。

而星舰飞船在热分离后,成功点燃了所有六台猛禽发动机,并正常上升,直到飞行约七分钟后,计划中的过量液氧推进剂排放开始。我们知道,在发射前,航天器上会装载额外的推进剂,以收集代表未来有效载荷部署任务的数据,而这些推进剂需要在重返大气层前处理掉,以满足溅落时所需的推进剂质量目标。

然而,当启动液氧排放时,航天器尾部发生泄漏,导致燃烧事件和随后的火灾,使得航天器的飞行计算机之间失去通信。

随后自动飞行安全系统检测到任务规则违规并启动飞行终止系统,使得星舰飞船被迫引爆。而飞行测试结束时,航天器的高度约为 150 公里,速度约为 24,000 公里/小时,成为第一艘到达外太空的星际飞船

在第二次试飞之后,SpaceX验证了发射台设计的可行性,并对在未来的助推器氧化剂罐内实施硬件更改,来提高推进剂过滤能力,并改进操作以提高可靠性。同时,SpaceX还对星舰飞船实施了硬件更改,以改善泄漏减少、防火和与推进剂排气口相关的精细操作,来提高可靠性。

3.3 第三次发射:防热板故障

而在2024年3月进行的第三次试飞中,确实,前两次出现的问题,第三次试飞都全部解决了。而星舰的第三次发射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验证一个关键技术:舱内燃料传输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那这一次星舰成功分离以后,星舰也第一次成功可以进入到轨道。所以这是第一次如此庞大的物体,可以把东西射进轨道里面了。它在轨道里面的时候,星舰也验证了在这种orbit(轨道运行状态)里面的燃料从一个桶运输到一个桶,另外一个桶这样子的必定的一个demonstrations(展示)。
那这个东西是用来干嘛呢?因为星舰其实以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有办法能够在太空里面加油,所以让星舰能够做一些,不管是去月球还是更远地方的、长远的计划。那星舰必须有能在空中加油的能力,这个第三次发射的时候,星舰在太空这个真空环境里面,成功的把fuel(燃料)从一个桶运到另外一个桶,就是用来展现这个技术的这个可能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很重要的一个 check off (确认技术),给NASA看星舰的这个capability(能力)。

但遗憾的是,在星舰飞船回到大气层的时候,因为防热板出现故障,使得飞船无法顺利通过大气层的考验,最后出现失联、启动自爆程序。而推进器的回收测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包括在成功点火减速之后,因不正常摆动导致发动机未能正常点火,而在高度约462米解体。这个高度距离海面的软着陆溅落成功就差一点,但还是没有成功。

所以,在SpaceX官网发布的调查报告中,我们看到星舰团队对于这一次测试的各种问题又再次做出快速的调整。而就在不到三个月之后的6月6日,也就是这次最新的第四次试飞中,上面说到的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并且飞船和助推器都实现海面溅落的目标。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每一次星舰除了解决上一个星舰的问题外,都朝着这个最终的目标,就是又在 check off(确认技术)一个里程碑。

我们开头说了,接下来星舰还有30%的里程碑要去完成,而越接近100%,技术突破的难度也就越大。但对于SpaceX来说,如今已经不再是研发猎鹰9号回收时候的那个只有三次试飞机会否则就破产的危在旦夕的初创企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斯克对于SpaceX的文化定义是:break it and fix it,就是不要怕失败,我们摧毁它,从中学习到经验,再修复它,再尝试,直到成功。而对于如今的SpaceX来说,它更有底气来做这样的事情了。

如今,SpaceX已经是全美最大独角兽,2023年年初上一轮融资时估值达到1370亿美元,而最近有消息放出,说SpaceX在以2000亿美元估值出售现有股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且,因为稳定的订单,SpaceX从去年已经开始盈利。根据TechCrunch的信息,SpaceX在2023年的全年收入已经达到90亿美元,营业利润达到30亿美元。这说明,SpaceX的商业太空模型已经走通。

Lewis预计每制造一颗星舰要耗资1亿美元,那么就算星舰今年再炸30次,对于如今SpaceX的实力来说,可能也不是问题。这让整个SpaceX的团队以更高效的方式进军商业太空,而这样的效率是美国其它商业太空公司望尘莫及的,无论是不久之前刚完成载人任务的波音,还是贝索斯旗下的Blue Origin,还是维珍银河,都已经不再是SpaceX的对手。

04 正在崛起的新一代硬件生态和人才

而很有意思的是,在SpaceX内部也已经形成了一个SpaceX帮派,被称为SpaceX Mafia,SpaceX黑手党,他们代表着美国最优秀的新一代硬件人才,有一些人已经出来自己创业,看到了Space tech的一些上下游创业机会。

Lewis Hong FP Solutions VC联合创始人、SpaceX前高管 SpaceX、Tesla这两家公司,在他们各自的科技领域里面,都把科技往前推动了,我觉得除此以外,这两家公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在美国培养了一批新一代的硬件创业者。因为美国已经有好一代的人,不知道硬件、工厂是什么东西,大部分的人喜欢买亚洲的电子消费品,知道那些都从哪边来,但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也跟自己没关系。只知道 focus(聚焦)在software(软件),focus(聚焦)在consulting(顾问), focus(聚焦)在service(服务)上。
这是一直以来,一代人美国主力的思维,可是美国在之前曾经也是一个生产hardware (硬件)的大国,那我觉得透过 SpaceX 和Tesla,让一代人看到了如何在美国从0到100,做一个庞大的硬件的thesis(主题)。我觉得这是SpaceX Mafia(黑手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经历的过大家所谓都是一个不可能的一个journey(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