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局长尼尔森公开喊话:不希望中国比美国,更早的登陆到月球的南极!

原来是在月球的南极,有着丰富而宝贵的水冰资源。但是在月球南极这个地方,可供飞行器适合着陆的区域并不多

尼尔森的言论,将中美两个太空大国的竞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自阿波罗计划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引以为傲”的登月优势,如今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迎头赶上,嫦娥工程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更是直逼美国的探月计划。如今,当中国的探测器,有望率先踏上,月球南极这片“处女地”时,美国明显是坐不住了。

尼尔森说,美国之所以对月球南极如此重视,是因为那里有制造火箭燃料的关键资源—水冰。

谁能率先利用这一资源,谁就将在未来通往火星,乃至在太空竞争中“占尽先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中国的迅猛发展,尼尔森的言外之意,要让美国迅速行动起来,要彻底遏制中国在太空领域的野心。

太空早已成为大国角力的新战场,月球更是各国梦寐以求的“争夺点”。如何在这片“无名星球”抢占先机,把主导权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考验着中美两国的战略智慧和“综合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美方的公开表态,中国会如何应对?两个航天大国,又将在探月道路上擦出怎样的火花?

一、制高点必争的主导权

月球,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首选目标。而月球的南极地区,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月球的南极,蕴含着丰富的水冰资源,据统计大概有六亿吨以上。这些水冰资源既可以解决宇航员的喝水问题,而也可以通过相关技术,把水冰资源分解成氢和氧等燃料,为火箭提供强大的“燃料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一个国家在月球的南极扎根以后,可以修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加油补给站,利用月球南极的资源,给自己的太空工具补充燃料。

可以支持他们探索火星,和更遥远深空目标。

除了水冰资源,月球南极的地理位置也让它成为深空探索的跳板。这里拥有一些高海拔区域,如Malapert山,几乎永远沐浴在阳光下。

月球南极的一些区域,如Shackleton陨石坑,处于永久阴影之中,表面温度可低至-250°C,是建造射电望远镜等大型科学设施的理想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一个国家在月球南极安营扎寨以后,想飞往更远的星球,会更加的方便,因为在月球南极的部分区域,如月球南极的盆地区,有更具备符合轨道动力学特征的发射地点。

欧洲航天局专家伯纳德·方丹解释道:这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了一个“中转站”,可以大大节省飞行时间和燃料。

除了战略价值,在月球南极抢占先机,可以在太空探索,乃至太空主导权的竞争中赢得优势。

正如美国《时代》周刊所言:谁先在月球南极扎根,谁就能主导整个月球,进而影响地月空间和更广阔的外太空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航天专家列昂诺夫早在1968年就预言:第一个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国家,将获得对地球的制约能力。

他的判断虽略显夸张,但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制高点先行一步,对于塑造太空规则、引领太空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计划”启动,嫦娥六号和八号任务都将瞄准“月球南极”。俄罗斯、欧洲、日本等航天大国也纷纷跟进,将目光投向这片“处女地”。

谁能率先登上月球南极,并建立永久驻留,谁就能在月球探索利用中赢得“先发优势”,以月球为跳板进入更广阔的太空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美国重返月球雄心勃勃

半个世纪前,当阿波罗11号将人类的足迹留在月球表面时,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领先地位似乎坚不可摧。

时过境迁,苏联解体,中国崛起,美国再也不能“高枕无忧”了。

面对日益激烈的太空竞争,美国重拾阿波罗精神,推出了更加宏大的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这个以月神阿尔忒弥斯命名的探月计划,向全世界昭示了美国重返月球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是倾举国之力。国会通过拨款,大幅增加NASA预算。商业巨头如SpaceX、蓝色起源等纷纷加入,与NASA合作研制登月飞船和月球车。

传统军工企业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也积极参与,升级阿波罗时代遗留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等设施

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美国将登月目标瞄准了月球南极地区。这里拥有丰富的水冰资源,还有利于建设永久基地。在这片处女地率先落脚,对于重塑太空领导力至关重要。

谁先到达南极,谁就能主导月球探索的下一阶段。他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在中国之前抢占先机。

早在阿尔忒弥斯计划启动前,美国就开始部署月球南极探测。2007年,NASA制定月球侦察轨道飞行器计划,对月球南极进行详细勘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9年,月球陨石坑观测与感知卫星发现了南极地区永久阴影区的水冰;2019年,NASA提出在南极建设月球之门空间站,为深空探索提供支持

在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推进过程中,美国在技术层面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引发舆论质疑。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波音公司研制的“星际航线飞船”接连遇挫。

2019年12月,这艘未来有望承担载人登月任务的飞船,在首次试飞中就发生了时钟错误,导致任务半途而废。

2021年8月,第二次试飞又因阀门故障而临时取消,种种挫折不禁令人怀疑:阿尔忒弥斯计划能否按时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尴尬的是,同为商业航天巨头的SpaceX公司,其研制的星舰飞船进展十分顺利,有望成为登月主力。

传统军工企业波音的表现大大逊色。阿波罗计划时代的航天三巨头如今风光不再,这也引发了美国社会对航天工业现状的反思。

三、中美太空竞争升级

当NASA局长尼尔森,公开表示不希望中国先于美国登陆月球时,他的言论,在国际社会引起市场的“大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他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这是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这一壮举的国家。

中国探月工程的突飞猛进令美国感到“紧张”。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看看中国,他们的太空实力已经直追美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嫦娥五号只是中国探月工程的一个缩影。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已经实现,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更大的目标直指月球南极。

尼尔森对媒体表示:得抢在中国之前,在月球南极留下印记。否则那里将有可能被他们“宣示主权”,他们的探月器可能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言语中流露出对中国先发制人的强烈顾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应对中国的迅猛发展,美国祭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意图在太空领域对华形成包围之势。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臭名昭著”的阿尔忒弥斯协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由美国主导、于2020年10月签署的协定,表面上是一项推动各国和平利用月球的多边条约,实则是美国拉拢盟友、排斥中国的合同。

协定第四条明确规定,开发月球资源应遵循所谓制定一套共同原则,变相否定了《外空条约》确立的共同继承原则。而第十一条更是直白地表示本协定对第三方不具约束力,赤裸裸地将中国排除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称:阿尔忒弥斯协定是美国太空外交的典型案例,通过制定规则孤立中国。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美国盟友签署了该协定,一个排他性的月球俱乐部正在形成。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遏制政策,中国的回应坚定而理性。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表示:月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探索开发月球理应造福全人类,中方反对任何将外空探索政治化、武器化的企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意愿始终如一,不以美国遏制政策为转移。

阿尔忒弥斯协定,不过是美国“转嫁矛盾”的小伎俩,既不道德,也不现实。中国将继续本着和平、互利的原则开展太空探索,欢迎一切友好合作,但也绝不接受美国的“威胁恐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尼尔森看来,月球探索的“主导权”,应该掌控在美国手中,中国的崛起,冒犯了他们的利益。

在这位美国高官眼中,月球似乎已成了,美国的“私人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宇宙岂是哪个国家的专利?探索太空本该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资格据为己有,更没有权力将他国拒之门外。

美国费劲搞“阿尔忒弥斯协定”,拉帮结派,制定排他性规则,无非是为了,巩固其在太空领域的“霸主地位”。

这种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做法,注定不得人心。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转发、点赞支持我们哦!

参考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6947437988119091/?channel=&source=search_tab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6845935240643087/?channel=&source=search_tab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76890671522710052/?channel=&source=search_tab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