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说科技

在印度莫迪宣誓就职之后,印度内部的情况就一个没有遮掩的全部被暴露了出来。

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认为莫迪想要坐稳这个位置,应该要创造出一个制造业崛起的大国。

但目前来说,他们在制造业方面的就业危机相当的明显。

据印度中央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去年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已经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不少的企业根本不愿意去印度进行投资。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印度的高层是很意外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目前大陆市场上具备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想降低这个不确定性对企业的运营影响,就应该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建立供应链。而印度方面在这一方面补贴很大,他们自然而然要去印度设立工厂,建立完善的生产供应链。

只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除了苹果几个少数的公司去到了印度设厂之外,并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一则是因为当下的热门投资地方并不仅仅只有印度,抛开中、美、欧等国家之外,

越南、墨西哥等都成为了投资热门地,且起步和印度差不多。

在这个时候,由于印度方面在运营环境上的饱受诟病,他们很多企业会更愿意去越南等地方设厂。

除此之外,还因为印度对中国企业很排斥。从之前的投资布局来看,不少的中国企业是希望去印度设立工厂的,毕竟他们当下有补贴不说,而且还有庞大的市场红利。再加上苹果这样的国际巨头都加码在印度市场扩产,他们跟着去可以分一杯羹,也可以享受到苹果供应链上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不曾想,印度对中国企业不太友好,之前还直接拒绝了比亚迪在印度的10亿美元投资计划。而摆出来的理由是他们觉得中企的投资不太安全,当然,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其他的原因还有很多,

比如说他们采购的比亚迪的电动巴士并不想全款支付,而只想支付20%,随后就遭到了比亚迪的婉拒。

另外,比亚迪的10亿美元不是直接投资,而是采用技术入股的方式。这显然和他们直接投资的愿望造成了矛盾,所以才会卡比亚迪的投资计划。

于是在这个情况下,印度海外企业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少,并成为了当下莫迪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印度面临的挑战,美国媒体开始出起了主意。

当地时间6月10日,美国彭博社发布了一个报道,大概的内容就是没有中国,莫迪的就业危机就不可能解决。

言下之意就是,莫迪要想摆脱当下的困境,就只有大力的邀请中国的企业去印度设厂。

能说出这一番话还真的是罕见,毕竟美国方面可是一直打算扶持印度的制造业,用印度的制造业崛起来达成和中国供应链“脱钩”的计划。现如今突然调转了风向,是真的为印度好,还是背后有其他的算盘不得而知。不过,就单论这个观点,美国媒体就没有说错,印度想要解决制造业的就业危机,那么就只有吸引大量的中国企业去设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现在莫迪对此事早已醒悟。因为就在几个月前,莫迪还公开的表过态,他们希望中国企业去建立工厂。不过可不要觉得这有多么的好心,因为他们的要求并不低,

他们不仅是需要中国企业去设立工厂,还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和印度当地的本土企业进行合资设厂。

需要注意的是,在之前印度就要求国内的手机厂商在内部换上印度籍贯的高层人士,想要印度的本土掌握中国企业一定的话语权。那么邀请中国企业去设厂,且还是合资的工厂,就足以可见印度的“野心”并不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笔者看来,虽然印度、美国媒体都认为邀请中国企业去建厂是一件好事,事实上也确实是一个好事。毕竟印度市场是中国企业不得不布局的一个市场,尤其是在美、欧等地方各种各样的限制之下,印度市场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国际企业们必争的一个市场,那么我们的中国企业不去就可能处于劣势。

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明晃晃的“割韭菜”操作能让人接受。

之所以说这是在“割韭菜”。第一,美国媒体就是冲着我们的企业去建立生产链可以解决他们本土的就业危机,而一旦我们去了那么就是给印度建立更完善的供应链,这背后美国企业所享受到的好处并不少,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去印度设厂,还要拉拢那么多中国供应商去的缘故。第二,印度先前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希望中国企业去合资,也希望印度的企业能在其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鉴于之前印度对中企无端的罚款、财产没收等等一系列的神奇操作之下,我们不得不怀疑他们这是又要话语权,又要供应链,还要要技术,最后在一脚把我们中国企业给踢开。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是摆明了要“割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他们是打着这样的算盘,而不是真心的想要合作共赢,利用双方的市场红利,和供应链优势打造更加完善的制造业供应链。

恕笔者直言,印度只会把中国企业越推越远。

之前去布局的企业也就不多说了,现在他们是不想之前的投资都打了水漂,才会不断的妥协印度颁布的一些规定。但还没有入局,亦或者是入局不深的企业未必就会踏入印度市场。

诚如印度内部某一些高层所言,他们目前的关键点并不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拉拢外资企业的投资,更多的是应该将内部的规定透明化,改善内部的投资运营环境。

不然的话,就算是拉拢了更多的投资,以后这些企业还是会撤离印度市场。很明显,印度只有改变自己一直饱受诟病的问题,才会自动的吸引到企业去设厂,而不是选择各种各样的手段,“逼迫”别人去设厂。强扭的瓜不会甜,甚至还有可能让自身的市场遭到反噬。只是很遗憾,目前印度还不打算正视自己这一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如今的局面就是印度希望中国企业去设厂,而美国媒体也认为中国企业能解决印度当下的就业危机,那么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印度或许会挖空心思的让中国企业去设厂,其中可能给出一些激励条件,也可能是一些禁令条件。面对这样的局面,只希望中国企业能慎重的考虑是否要真正的入局印度市场。

那么,在你们看来如果印度彻底打开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大门,他们去建厂的可能性有多大?你们希望中国企业去印度设立工厂吗?欢迎对此进行留言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