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的一家媒体曾幽默地指出:

“全球有三个谜团:英国女王的财富,罗纳尔多的体重,以及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

对于这个全球性的谜题,即使是印度人也充满了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印度以其独特的商业策略而闻名,无论是兔子的TikTok、小米、浦项制铁等国际知名企业,一旦进入印度市场,不论其来自美国、中国还是韩国,都难免被剥削一番。

当可口可乐遭遇印度壁垒

自1886年诞生以来,可口可乐已经走过了138年的历程,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可口可乐的配方,其实大部分成分都是公开的,包括糖、碳酸水、焦糖、磷酸、咖啡因和“失效”的古柯叶等。

然而,其核心机密是那不到1%的神秘成分——被称为“7X商品”,这一部分配方至今仍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宝贵的商业机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不到1%的神秘成分,却成为了印度心中的一根刺。

二战之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像可口可乐这样的饮料巨头自然也希望借此机会扩展全球市场。

1950年,可口可乐将目光投向了印度市场,当时印度刚刚独立,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可口可乐很快就成功进入了印度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的高温气候使得冰镇饮料需求旺盛,正如预期的那样,可口可乐迅速在印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从富裕的城市到偏远的乡村,可口可乐的广告无处不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可口可乐总是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十年间,可口可乐享受着丰厚的利润,为自己的决策感到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印度人真的会让外资企业在印度轻松赚钱吗?这似乎并不符合印度的风格。

在可口可乐在印度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一家名为帕尔的本土饮料公司却因为可口可乐的竞争而面临被挤出市场的困境。

于是帕尔公司决定反击,向有关部门举报,质疑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公司内部不可能没有问题。

随后,印度开始了对可口可乐的全面审查,他们自信在“依法审查”方面从未失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审查结果却让印度人大吃一惊,他们发现在整个印度,几乎没有一家公司能比可口可乐更加遵守法律法规。

这让印度人感到困惑,一个如此守法的公司怎么能赚这么多钱?这让印度人的面子往哪里放?

于是,印度决定制定新的法律,以“依法行凶”的方式对付可口可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召集了100多名议员,经过三天三夜的讨论,出台了一项新的外汇管理法案。

新法案明确规定,所有外资公司在印度运营,必须交出60%的股份。

这让可口可乐感到震惊,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明目张胆的无赖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考虑到在印度十多年的辛勤经营,可口可乐最终还是交出了60%的股份。

但印度人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彻底击败可口可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可口可乐交出60%股份后,印度再次要求可口可乐交出剩余的60%配方。

这让可口可乐彻底醒悟,原来印度人绕了半天,真正的目标是他们的配方。

这次,可口可乐看清了印度人的真面目,和其他50多家美国公司一起,连夜逃离了印度(197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在印度的投资都化为乌有。

这正应了那句话:在印度赚钱,只能在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印度人的做法是雁过拔毛,而印度人则是直接把雁留下。

可口可乐退出印度后,可乐市场出现了巨大的空缺,帕尔公司趁机占领了印度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随着可口可乐离开印度市场的还有许多外资企业,一段时间后,印度开始感到压力,外国企业不再来投资,他们还怎么薅羊毛?

于是在1991年,印度政府启动了经济改革,废除了之前对外资的严格限制。

可口可乐再次看到了机会,以为印度已经“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

于是在1996年,可口可乐再次回到了印度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可口可乐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进行了自我反省,认为自己上次在印度市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没有给印度本地带来福利,才遭到了印度政府的“整蛊”。

因此,这次进入印度市场后,可口可乐大力开展本土化发展,为印度提供了3万个就业机会,努力实现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印度应该不会再对可口可乐不满了吧。

几年时间里,可口可乐再次在印度市场大展拳脚,击败了印度本土的灌恒河水制作的饮料,销量一路下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后,印度人看到可口可乐已经养肥,可以开始“宰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6年8月,印度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称在可口可乐的饮料中发现了疑似农药的成分。

这对可口可乐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愤怒地指责这是明目张胆的陷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谣言攻击导致可口可乐的销量在几个月内下滑了40%。在可口可乐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印度官员私下找到他们,表示只要给点好处,就可以摆平这件事。

虽然不情愿,但可口可乐还是本着“入乡随俗”的心态,妥协了。随后,这位官员的账户上多出了1000多万美金,第二天,卫生局就发表声明,称可口可乐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

但印度并没有就此罢休,继续对可口可乐进行挑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位卖农药的商家发现,许多农民直接用可口可乐喷洒作物,声称可口可乐比农药更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升装的浓缩杀虫剂价格高达1万卢比,而一升装的可口可乐只需30卢比。

这让可口可乐感到困惑,他们质疑这是否是因为印度滥用恒河水导致地下水污染。

这个消息迅速在民间传播,可口可乐的广告牌被愤怒的群众破坏,印度政府对此默许。

农业专家的研究也发现,可口可乐比棉花糖还要甜,虫子尝过后都说好。

印度的一再挑衅最终激怒了可口可乐,他们将印度农业部告上了国际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口可乐表示,在全球任何检测机构都不可能从他们的饮料中检测出杀虫剂,他们愿意一起去检测。

印度法院则表示,印度所有的检测机构都能从可口可乐的饮料中检测出杀虫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还表示,其他国家的检测机构可能都被可口可乐收买了,他们不相信。

可口可乐再次表示,只要不在印度,全球任何检测机构都不可能发现他们的饮料中有杀虫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最后提出,让可口可乐交出配方,以便他们亲自检查是否含有杀虫剂。

印度表示,如果不交出配方,他们无法相信可口可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可口可乐听到这话后,肠子都悔青了。他们意识到印度人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

最终,可口可乐只能再次屈服,花费了40亿美元的公关费用,相当于他们三年利润的总和。

印度的官员们买房买车,可口可乐这才得以继续正常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可口可乐在印度的销售依然如火如荼,但不知道印度政府何时会再次看到这只“猪”长肥,再次进行收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政府的做法实在是不人道,俗话说,不能总是盯着一只羊薅羊毛吧?

雷军:are you ok?

世界公认的“外资坟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大家对印度这个“外资坟场”的感受还不够深刻,可以继续往下看。

2022年1月,印度政府指控小米逃税,开出了5.6亿元的天价罚单;

接着在5月份,又以违反当地法律为由,冻结了小米555亿卢比(约47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这相当于雷军为印度政府免费工作了十年。

比亚迪自2007年进入印度市场,到2022年被指控偷税漏税,要求补缴7.3亿卢比(约6360万元人民币)的税款。

当然,印度人虽然手段狠辣,但他们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一视同仁,不管你来自中国、韩国、日本还是美国,印度人都是六亲不认。

2006年,印度对微软罚款70亿卢比(约6亿元人民币);

2013年,对诺基亚罚款2.5亿美元,对宝马罚款1亿美元;

2014年,对三星罚款2亿美元,2022年再次对三星罚款2.12亿美元;对亚马逊罚款1.72亿美元,对OPPO罚款5.5亿美元,指控VIVO逃税221.7亿卢比(约18.9亿元人民币);

2017年,对沃达丰罚款26亿美元,最后利滚利到了51亿美元...

在印度赚钱难如登天,如今印度的“名声”已经让很多外资企业对投资印度心存疑虑,犹豫不决。

正所谓,自己种下的果,还是要自己承担。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探讨!

本文内容来源于:环球时报2022-08-19——“印度制造”遇尴尬,两千多家在印外企为何“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