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作者盛可以

作者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可以,湖南益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

代表作有《北妹》《野蛮生长》《子宫》《女佣手记》《福地》等。不定期为《纽约时报》撰稿。作品被译成英、法、德近二十种语言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多种单行本。

曾获国内多项文学奖项,以及美国Yaddo、德国LCB等艺术基金会奖学金。英文版《北妹》入围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与乡村伦理价值观念相撞的事故现场

——《建筑伦理学》创作谈

文/盛可以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筑伦理学》

盛可以 著

作家出版社

对乡村伦理社会的了解很浅,无非是回乡探亲时的零星接触,道听途说。返乡建房,是深入“虎穴”的经验。建筑,对应的是瓦解。失望,灰心,绝望,无奈。仿佛一个泥沼,一个黑洞。这是一场复杂的、漫长的、痛苦的煎熬,经历猜疑、纷争、亲情崩盘、返乡者的身份问题、女性返乡者在原生家庭的地位、关系等。写这部作品,是爬出泥沼、走出黑洞、抛下执念的过程。

人是环境的产物。熟悉建筑工程,了解人心人性,接触各式各样的人,遇到大大小小的欺骗,像一个为了生存的野蛮人,剽悍得面目全非,回想起来仍令自己厌恶。简单的写作者进入乡村伦理社会,就像公牛闯进了瓷器店,贵重的、普通的、美的、丑的、真品、赝品,统统碎了一地。

仿佛炼狱重生。

重新回到文学。山林竹海经受着冰霜的考验。大寒天饕餮般一口气写完六万字全文。真实的生活提供经验与养分,却也束缚想象力,我知道自己被牢牢地钳制在既定的现实中,犯下了情绪化发泄的写作大忌。写完晾在一边。花三天时间写了短篇小说《姐妹》。这个故事也是基于真实,感动那个妹妹的毅力与担当,但对真实保持了警惕与戒备,没有打探具体的情节与细节,在虚构与想象中获得了不一样的写作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意间在《姐妹》的故事里延续(释放)了内心的悲凉。妹妹蔷薇的艰辛可以看作《建筑》中女主人公“万紫”的生活投射,《建筑》中弥漫着一种不亚于死亡的冷。

很多天不愿意面对《建筑》。它本身就成了泥沼,踩上去就会下陷。于是乱翻书。就像围着篝火跳舞,蹦跶够了,再坐下来打开它。

要感谢作家郑小驴。他认为《建筑》这个题目已经很学术化了,不如彻底一些,索性改为《建筑伦理学》。用大喜过望形容获得这个新标题的心情绝不为过。这个标题直接启发了修改方向,着重建筑与世情伦理的内在呼应,重新调整结构、布局,以建筑术语作为每节标题来阐释情节内容。这是一次重写,花了一个月时间。

新书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筑伦理学》:建筑,竟是一场亲情的崩溃与瓦解,漫长的煎熬与挣扎,执着还是放下?

《夫妻店》:不请自来的“小鸟”,照见了一对夫妻隐秘的内心世界。

《蔷薇不似牡丹开》:蔷薇暗自努力,想获得父亲对姐姐牡丹一样的称赞,在父亲去世后,她意外发现……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同一曲经典音乐,引起不同创痛者的共鸣,慰藉、追忆、救赎……

《她母亲的故事》:母亲竭尽全力守护孱弱女儿,却没有得到命运的善待,戕害她的凶手不止一个。

盛可以对生活与人性的洞察,依然闪烁着凌厉冷峻的光。在这座精心构建的文学建筑里,读者可以重温她出其不意的幽默与想象力,感受岩浆般炽烈涌动的情感,以及万川归海的豁然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家出版社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进入购买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筑伦理学》

盛可以 著

作家出版社

本文作者:盛可以

排版:邓 宁

编辑:徐艳玲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踏着月光的行板》:爱是在平淡岁月里默默付出

中国商业犯罪间谍小说第一人|以AI为主角 永城新作《莫莉和森克》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