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的是自己喜爱的档案专业,毕业后又从事档案工作,银川中级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员杨梦琪说,自己在银川中院的舞台上,专业知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就是她选择的充实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不能帮帮我?”前不久,来自永宁县的查档者李某求助杨梦琪。

李某自述,2011年他的案件一审在永宁县人民法院审理,二审在银川中院审理,但他忘记了案件号。

按照李某提供的名字,杨梦琪查阅民事档案时并未找到。

“别着急,我帮你想办法。”杨梦琪赶紧联系永宁法院请求协助调卷,可永宁法院也未找到李某的档案。

“你看我这脑子,我改过名字!”在杨梦琪的引导下,李某想起了查不出档案的“卡点”。

输入正确名字后,杨梦琪顺利找到了档案。拿着档案,李某不停对杨梦琪说:“你不怕麻烦帮我们找档案,是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这样的场景经常在杨梦琪身上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7年来,她高效提升档案利用,共调阅诉讼卷宗2万余卷,接待档案需求者1.2万余人,这个档案利用量在全区法院系统可谓屈指可数。

刚参加工作时,她看到之前杂乱的档案被自己摆放得整整齐齐,她享受着这份满足感和成就感。随着她耐心细致地检查每一页档案,核实每一卷档案中诉讼材料排列顺序,她对档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七年来她检查并归档诉讼卷宗2万5千余卷,5万余册。

在原有诉讼档案管理利用制度的基础上,她结合法院各个部门、相关单位和当事人的利用需求,在办公室统筹安排下,配合改善细化了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档案调阅管理规定(试行)》等档案规章制度。

“能不能让查档人少跑路?”——“必须有”。

轻松点击几下鼠标,固原市泾源县人民法院法官通过内部网络系统可跨院调阅银川中院的一份卷宗。省去用档人来回奔波,银川中院系统用卷这一改变,来自杨梦琪一次细心发现。

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法官办理了一起案件,但是证据真实性被案件的被告质疑,该法院驱车300多公里来到银川中院档案室调取银川中院的一份庭审笔录。

这引起了杨梦琪的思考:档案利用服务本应该便民利民,如今却让用档人奔波数百里,能不能找到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她发现单位使用的系统设置有一个借阅功能。“由于诉讼档案特殊性不能对外公开,能不能探索这个功能,在法院系统内部实现跨院借阅?”她立即跑到技术室和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不久后,银川中院系统实现了跨院借阅诉讼档案。该功能不但响应了档案需求者简化调档流程的诉求,还节约了办案法官的时间,达到有效利用档案的效果。

人民法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针对诉讼档案,还包括行政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等,均由档案室统一保管。为保证各类档案完整齐全,各类案卷材料入库前,首先需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时限性和保密程度进行分类鉴定及处理,再严格按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划分、整理、分类、盖章编号,最后归档入库。

在工作期间,在办公室的指导和协调下,杨梦琪参与评审了7家法院达标验收工作,改善细化了银川中院档案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规划建设了一间诉讼档案库房,改造了一间行政文书库房,使用智能密集架节省出50%的空间,提高了库房利用空间。改善了5个库房的自动灭火系统,使库房达到“十防”要求。不仅如此,杨梦琪还参与了银川中院数字档案室的建立,完成了四级法院电子档案汇聚目标,该院所有诉讼档案全部数字化。

“我很喜欢‘兰台人’这个称呼。”杨梦琪说,“从庄严巍峨的汉宫兰台,到清代皇家金匮皇史宬,再到现代化数字化的人民法院档案室,这是凝聚了无数档案工作者寂寞坚守、辛勤付出后所获得的‘历史守护者’的专属勋章。”

来源:银川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