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名著之一,可谓是国民级文学巨作,哪怕是从未读过《水浒传》原著的人,也多半对其中的一些经典桥段有所耳闻,比如“花和尚”鲁智深这号人物就格外出圈,他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的桥段就广为流传。

可如此一位英雄人物,作者施耐庵为何连个后人都没给他留下就让他突然暴毙了?

难道花和尚就只配得到这样的结局?

一、梁山好汉的悲剧结局

《水浒传》故事的前七十回,各路好汉集结的过程可谓十分精彩,那些好汉也称得上是各显神通。

然而谁能想到,故事发展到征方腊一节时,一向无往不利的梁山好汉们吃尽了苦头,兄弟们接二连三的死去,而作者让“天佑星”徐宁作为第一位牺牲的天罡,似乎也是在暗示梁山好汉不再有苍天庇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智深剧照)

到了最后一回中,书中只留下一首悲凉到极致的诗文。

“罡星起河北,豪杰四方扬。五台山发愿,扫清辽国转名香。奉诏南收方腊,催促渡长江。一自润州破敌,席卷过钱塘。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诳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大部分好汉别说留下后人了,甚至都只能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但读过原著的人应该知道,这些所谓的“好汉”其实本就谈不上是什么好人,诸如杀人如麻的李逵,欺男霸女的周通、王英,他们本就是该死之人,作者让他们战死甚至绝后,那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而像是鲁智深这种英雄汉,自然应该得善终,甚至儿孙绕膝,才符合读者对“善恶终有报”的期许。

既然如此,施耐庵为何不这么写?

二、真汉子花和尚

多数人肯定都听说过“梁山上没几个好人”,甚至是“梁山上就只有鲁智深一个好人”之类的说法。

且不说后者是否正确,至少第一句话确实没什么问题,其实原著中就连被称为“打虎英雄”的武松也做过不少恶事,比如他放走了开黑店宰杀过路客的张青、孙二娘夫妇,又在蜈蚣岭以“试刀”为由杀害了那无辜的小道童,他确实是背负了不少罪孽,因此作者让他郁郁而终也不无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智深、武松剧照)

那鲁智深呢?似乎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都是英雄事迹。

可别说鲁智深是个出家人,所以没有后人也实属正常,其实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鲁智深虽然出了家,但行事风格与俗世之人没任何区别,其实从他那“花和尚”的外号也能看出来。

那外号可不仅仅只是形容他有一身的花绣而已,试问哪个和尚会喝酒吃肉?显然,鲁智深投身佛门,也只是为了逃避刑罚而已,他并没有诚心向佛,抛下那身僧人装束,其实他就与书中那些绿林好汉一样,是俗人一个。

因此后来脱离了梁山的鲁智深完全可以娶妻生子才是。

当然,《水浒后传》中有提到,鲁智深在出家之前就已经有过妻子,甚至还已经有了孩子,那孩子即为鲁平,那孩子后来甚至还前去六合寺找武松传功,继而习得了一身不俗的武艺。

但《水浒后传》总归与《水浒传》原著是两码事,连作者都不一样,自然不能与《水浒传》混为一谈,至少《水浒传》原著中的鲁智深是没有孩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清、琼英剧照)

而《水浒传》中也确实有不少好汉有后人,比如花荣自缢之前,吴用就提到花荣有妻儿,又比如张清与琼英在一起之后,那琼英很快就怀了孩子,那孩子名为张节,书中还提到后来那孩子成了抗金名将。

所以回到开篇的问题,花荣、张清这些好汉有孩子,鲁智深为何没有?可别说他没有对象,像他这种猛汉,只要他有心,何愁没女子爱?

答案或许很简单,鲁智深也造了不少孽,他也做过三件恶事。

三、三件无法洗白的恶事

前文提到过,有人说“鲁智深是梁山上唯一的好人”,显然读过原著的人都不会认同这种说法,因为施耐庵从没打算将鲁智深捧上神坛,相反,他是将鲁智深的恶也直观的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他做的第一件恶事便是放了周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智深、周通剧照)

他得知周通要抢刘太公的女儿,便假扮成刘太公之女,在那女子闺房里暴揍了周通一顿,但也仅仅只是如此,照理说,鲁智深若是嫉恶如仇,为何不直接杀了周通?

就因为有李忠在中间说情,鲁智深反而与周通称兄道弟起来,说白了,他也不是那种纯粹的“嫉恶如仇”的人,这江湖始终是“人情世故”。

第二件则是抢老和尚的稀粥。

鲁智深是个我行我素的人,当他肚子饿了,也会因为求生的本能而做出一些不那么正派的事来。

比如在破瓦罐寺中,他就抢了老和尚的稀粥,书中只道:“智深骂道:‘你这几个老和尚没道理!只说三日没饭吃,如今见煮一锅粥。出家人何故说谎?’那几个老和尚吃智深寻出粥来,只叫得苦,把碗、碟、铃头、杓子、水桶,都抢过了。”

他抢了人家的口粮,那老僧该如何活命?

第三件则是抢酒夫的酒。

鲁智深酒瘾犯了,要买酒喝,可和尚本不该沾酒,那酒贩子也有自己的底线,因此他不愿意把酒卖给鲁智深,可鲁智深又是怎么做的?不卖,那就直接抢。

书中只道:“智深道:‘洒家也不杀你,只要问你买酒吃。’那汉子见不是头,挑了担桶便走。智深赶下亭子来,双手拿住扁担,只一脚,交当踢着。那汉子双手掩着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智深把那两桶酒,都提在亭子上,地下拾起镟子,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

鲁智深有倒拔垂杨柳之力,他这一脚下去,这酒贩子不得断子绝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智深剧照)

这才是真正的鲁智深,就如原著倒数第二回中,他自己说的那般:“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他自己从来都知道自己不是善类,因此作者让他的绝了后,倒也合情合理,他也该真正遁入空门,诚心赎罪,相对于那些战死沙场的好汉,他的结局已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