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3名军人点菜“一菜一汤”,老板娘哽咽:10年了你们终于来了

在1950年初的成都,三桥南路上的“努力餐”饭馆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故事。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初春,它迎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重逢。三位身着军装的男人踏进了饭馆,他们的步伐沉稳而有力,但脸上却带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肃穆。

他们的目光在饭馆内扫视了一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店小二见状,迅速上前,热情地推荐着饭馆的招牌菜。然而,其中一位军官摆摆手,打断了店小二的话,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去叫你们的大东家出来,我有要紧事要找她。”

店小二心中虽然疑惑,但还是迅速跑去后堂通知了黄体先。黄体先原本在休息,一听到这个消息,她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匆忙整理了一下衣服,便急匆匆地跑到了前厅。当她看到三位军官时,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更多的是激动和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位军官一见到黄体先,立刻端正地从凳子上起来,向她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带头的军官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我要点一菜一汤。”这句话仿佛是一道魔咒,让黄体先的泪水瞬间决堤。她哽咽着说道:“十年啊!你们终于来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一个饭店老板娘为什么会对面前的军官说出这样的话,他们之间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雨十年,不料竟成未亡人

待黄体先平复好情绪之后,军官王维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和惋惜。他自我介绍道:“我叫王维舟,是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我们今天来这里,是有一个不幸的消息要告诉你。你的丈夫,车耀先同志,在1946年8月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杀害。”

听到这个消息,黄体先再次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颤抖着双手,紧紧地抓住王维舟的手臂,声音颤抖地问:“这……这是真的吗?我丈夫他……我以为……他会没事的。”

王维舟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黄体先的手背,以示安慰。他详细地讲述了车耀先被捕的经过,原来,在10年前的一个夜晚,车耀先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随后被关进了集中营。在集中营里,他遭受了严刑拷打和无尽的折磨,最终因为捍卫我党机密而遭到反动派迫害。

其实由黄体先和车耀先创办的“努力餐”饭馆并非只是单纯的供人吃饭的地方,其真实的用途其实是用于地下党会面的秘密基地而“我要点一菜一汤”则是党内人员共同指定的接头暗语。1931年,车耀先在成都南桥三街创办了“努力餐”餐楼,这是一座充满革命情怀的饭馆。

同时,车耀先深知当时社会的不公,因此他向学生、工人等低收入群体提供物美价廉的“革命饭”。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价格亲民,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食客前来品尝。“努力餐”的火爆程度超出了车耀先的预期,每天都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车耀先看着这一幕幕景象,心中充满了满足和自豪。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共产党和穷苦人民自己的帮助。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党政府却开始四处搜刮民脂民膏,制造混乱。

1940年3月,成都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紧缺,物价飞涨。国民党政府趁此机会,派出400多特务暗中抢劫米店,然后嫁祸给共产党。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抢米事件”。当时,车耀先作为地下党的重要成员,其身份已经暴露。

国民党政府为了搜刮民脂民膏以及抓捕车耀先等人立功,竟然直接将罪责栽赃到车耀先的头上。他们派出大量特务在城内四处搜捕车耀先的踪迹。

那天,被抓捕时,车耀先正在采买店里的食材,就在这个时候,国民党特务突然出现,将他团团围住,车耀先来不及反抗就被迅速抓走,因此来不及告知妻子就被迅速抓走。当黄体先得知丈夫被抓后虽悲痛欲绝却并没有主动去找共产党寻求救助。

面对丈夫车耀先被抓的残酷现实,黄体先心如刀绞,但她深知自己不能轻举妄动。她清楚,如果贸然去找共产党寻求帮助,国民党的探子必定会尾随而至,不仅无法救出丈夫,反而可能给共产党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她只能强忍着悲痛,装作无事发生,继续经营着“努力餐”,同时暗中寻找解救丈夫的机会。车耀先被抓后,国民党政府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审讯。他们使用了水刑、鞭刑等各种严酷的刑罚,试图从车耀先口中挖出共产党的秘密。

他忍受着剧痛,咬紧牙关,坚决否认自己是共产党成员,更不肯透露任何关于共产党的信息。在审讯过程中,特务们甚至诱惑车耀先,只要他招供“抢米事件”是共产党所为,就立马让他当四川民政厅厅长。

然而,车耀先深知,一旦向敌人低头,不仅自己的信仰会崩溃,也会给共产党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特务的诱惑。国民党政府见审讯无果,决定将车耀先关押在秘密集中营中。

这个集中营位于偏远的山区,与外界隔绝,环境恶劣,车耀先在这里遭受了更加残酷的待遇,心中却实在抱着与妻子见面的希望。却不料这一别,就是了无音讯的十年,阴阳两隔的十年。

1946年8月18日,那是个阴暗而令人窒息的日子。特务们趁着夜色,将车耀先秘密带往了重庆松林坡。在松林坡的一个偏僻角落,特务们用绳索将车耀先紧紧地绑在一棵大树上。车耀先闭上了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在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句号。

紧接着,一声枪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车耀先的身体猛地一颤,然后无力地垂下了头。特务们走上前来,确认他已经死亡后,开始了更加残忍的暴行。他们在车耀先的身上浇满了汽油,然后点燃了火。熊熊的火焰瞬间吞噬了车耀先的身体,也吞噬了他的尊严和生命。

松林坡的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气味,令人窒息。车耀先的死讯被国民党政府封锁了,多年来,他的家人、朋友和同志们都不知道他到底去了哪里,只能默默地等待和祈祷。1950年新中国成立,人民彻底翻身的时刻,黄体先这才得知了丈夫的死讯,实在令人悲怆难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恩爱两不疑,共赴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

1894年,车耀先出生在四川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为了家中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了外出谋生的道路,从此杳无音信。家中的重担,便这样过早地压在了车耀先的肩膀上,他也不幸在年少时失去了父亲的庇护。

为了养活家人,车耀先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徒步数十里来到崇庆县城,寻找谋生的机会。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在“益盛荣”商铺找到了一份学徒的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但车耀先凭借着自己的眼里有活,很快就赢得了掌柜和师娘的喜爱。

在商铺的日子里,车耀先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黄三。黄三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孝顺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有一双巧手,能够编织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为家中补贴了不少家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黄三跟随着母亲一同走进了“益盛荣”商铺。车耀先正在忙碌地整理货物,一抬头,便看到了这位美丽的姑娘。黄三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孝顺好看,一双巧手更是为家中补贴了不少家用。

当她跟随着母亲一同走进商铺中时,车耀先登时楞了神,这样好看的姑娘他是从未见过。被看红了脸的黄三更是羞涩地躲在母亲身后,不说一声话语。只见铺子里的将一切尽收眼里的师娘轻咳了一声,车耀先才恍然大悟似的收回了目光。

事后,师娘看出了车耀先对黄三的心意,便私下里问他是否中意这位黄三丫头。车耀先直率地点了点头,承认了自己对黄三的感情,并请求师娘为自己求亲做媒。师娘听后,心中暗自欢喜。她早就看出车耀先是个有出息的小伙子,值得托付终身。

于是,她决定帮助车耀先完成这个心愿。师娘便亲自买上礼品前往黄家,向黄三的母亲提亲。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黄三的母亲却拒绝了这门亲事。原来,黄三早已有了婚约,而且对方还是当地的富户之家。

听到这个消息后,车耀先感到十分失望和沮丧。1911年,四川一带因清廷出卖铁路权益给帝国主义列强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车耀先听闻这一消息后,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决心为家乡的铁路权益和国家的独立而战斗。

在军队中,车耀先凭借他的勇敢和机智,一路从普通士兵脱颖而出,迅速升至连长的位置。他带领的连队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赢得了上级和战友们的广泛赞誉。与此同时,黄三姑娘的婚约因为各种原因被取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这一消息的车耀先欣喜若狂,他立即写信给母亲,请求母亲代为前往黄家提亲。母亲收到信后,也感到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一个天赐的良缘,于是立刻启程前往黄家。经过一番周折,车耀先的母亲终于成功地说服了黄三的母亲,让两位年轻人得以喜结连理。

1918年,车耀先与黄三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后,黄三决定跟随丈夫一起回到部队。车耀先非常开明,他认为女人并不低人一等,反而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因此,他特意为妻子起了一个新名字——“黄体先”,寓意着二人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为了让妻子更好地适应部队生活,车耀先还特意为她放了裹脚。在那个时代,女性裹脚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车耀先认为这不利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和行动自由。

他亲自为妻子解开裹脚布,让她能够自由地行走和活动,这让周围的人对车耀先的开明和尊重女性的态度表示钦佩和赞赏。多年来,他们不仅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也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一起经历了许多艰苦考验。

1927年,蒋介石在重庆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三三一惨案”,这一事件让车耀先深刻认识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面目。在深感痛心之余,他毅然决定辞去军职,踏上了一条全新的革命道路。

车耀先深知,要想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于是,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地下党组织中的一名重要成员。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和进行秘密活动,他们巧妙地利用开办餐馆作为掩护,将餐馆变成了地下党活动的据点。

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餐馆里,邓颖超、吴玉章等著名的革命家都曾经在此交接工作,密谋革命大计。后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车耀先于1937年1月创办了《大声周刊》。这份刊物以其鲜明的反内战、促统一的立场,在成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耀先在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呼吁全国人民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抵抗侵略。他的声音响彻云霄,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197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车耀先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他与近五十个抗日团体联合发起成立了“成都各界抗日同志会”,为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国民政府的消极态度和滥发货币导致的经济崩溃,使得生活异常艰难。但车耀先未雨绸缪地为革命者购买棉纱等实物以保值,帮助共产党度过了这一艰难时局。

在革命的长河中,道路如同崎岖的山路,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哪怕风雨如磐,哪怕黑暗笼罩,车耀先的眼神始终坚定如磐石,他的步伐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想过放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次坚持,都是为了那更广阔的天空,为了那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资料:

李惊亚. 探访息烽集中营旧址,追寻先烈们的热血与信仰[N]. 新华每日电讯.2024

焦阳. 以人民之“食”观照共产党人之“实”[N]. 四川日报.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耀先:“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J]. 支部建设.20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