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漳白话《当阳避难记》

从嘉庆元年到十年,遍及四川、湖北、陕西、河南甘肃五省区,约二百个州县的白莲教起义,时期很长。

魏源的《圣武记》追述到”乾隆四十年,刘松以河南鹿邑白莲教事发被捕、遣戍甘肃。复分其党刘之协、宋之清授教传徙,偏川、陕、湖北。日久党益众,遂谋不靖。倡言劫运将至,以同教鹿邑王氏子曰发生者,诡明裔朱姓以煽流俗。乾隆五十八年事觉复捕获,各伏辜”惟刘之协远扬,是年复迹于河南之扶沟,不获,于是有旨大索。州县奉行不善,逐户搜缉,胥役乘虐,而武昌同知常丹葵奉檄荆州、宜昌;株连罗织数千人,富破家、贫陷死无算”。

《当阳避难记》是一册稿本。作者彭延庆四川丹陵人以亲身经历记录了清代嘉庆元年到三年(1796-1798)湖北省当阳县白莲教起义的一些情况,是研究清代白莲教的珍贵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庆二年七月初七日,白莲教徒再次侵入当阳。

彭延庆接到将军明德的通知:“白莲教徒集结在归州城(秭归)外二十里的黄茅坪,大营驻扎在归州,担心他们会窜入各州县,请尽快做好预备。”

初八日,当阳县令汪云铭邀彭延庆入县衙,说:“将军已下令通知如此。听说白莲教徒已抵达兴山县,离东门二十里,我立即招募乡勇坚守。枪手每日每人给一百文钱,刀矛手每日每人给八十文钱。守城的人也按照这个标准给予报酬。我家属七十余口,甘愿同生共死,不会像前任县令黄公那样夜间缒城远逃。城门无需堵塞,只是迟开早闭;同时禁止城内私自逃亡,以免人心惶惶。”

彭延庆说:“如今人情淡薄,有钱就守城,无钱就逃走。况且,平日养兵千日,临时却闻风远逃。倘若众志成城,保障百姓全靠当局之力了。”说完,县令汪云铭就策马出城,赴各关卡视察并传达谕令。

将军德率兵顺流而至荆州,然后转往当阳。先到的川兵,狼狈不堪,身无寸铁;众人怀疑是白莲教徒的诡计。当晚,城内外人心惶惶。过了两天,德将军带兵至当阳西门外长坂坡扎营,筑土为城,掘壕为池。士兵入城后,肆行无忌。

后来听说白莲教徒越过兴山,焚杀毛家河,德将军才移营至远安县城外驻扎。白莲教徒从县界焚掠当阳,又掠夺荆门而向西逃去。明将军带兵由宜昌至当阳,与德将军会合,共同驻扎在长坂坡。五日后,士兵掠夺城内及县衙财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县令汪云铭查卡得知后,面禀将军;于是下令禁止士兵入城。接着又听说白莲教徒已远行,才赶赴大路追击。白莲教徒经过之处,焚杀一空;并贴出告示,妄称招讨使。告示中写道:“你们称我为白莲教,我岂能与赤眉、红巾相比!我本无意杀你们;但你们助官兵、聚乡勇,逼得我不得不杀。”后面写着“右谕通知”。等到白莲教徒经过后,汪县令前往查界内张飞庙、观音寺等处,发现焚毁房屋五百余所,杀死乡勇、良民一千余名。有一妇女头部被砍一刀而未死,一男子腿部被砍一半而未死,县里都给予优恤。

白莲教徒入侵一户人家,家中有两位老妇。白莲教徒询问她们的情况。一位说儿子出外做工了,白莲教徒就释放了她;另一位说儿子当了乡勇,白莲教徒就杀了她。白莲教徒在黄茅坪屠杀时,先派三人到街上扬言白莲教徒将至,让大家小心防守。未到傍晚时分三人就进店铺中放火一呼而起火势迅速蔓延起来典铺只逃出一个人街市化为灰烬。这就是白莲教徒再次侵略当阳的情形啊!唉!难道是有关部门的失德、学校的不公导致了这一切吗?还是顽固的民众抗拒教化在尧舜的盛世也不知道回心转意向善呢?为什么他们能在楚、豫、陕、川等地循环作乱多年而不能被剿灭呢?将帅们怒目而视士卒们痛心疾首却仍然不能消灭他们难道是天意有意纵容这些人来惩罚那些无良之人吗?我在九月九日记下了这些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