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高考前夕,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意气风发激情澎湃,开玩笑自比乡下土猪,立志要去拱大城市的白菜。

当年高考 张锡峰 超常发挥,考了67 4分, 河北理 科排名228 ,这个分数 不够清华北大,其他学校基本任选 ,最终张锡峰上了浙大计算机系。

今年高考前夕,凤凰网采访了张锡峰,曾经那个眼里有光的少年,如今眼神迷离松弛平和,他承认为了就业盲目选择了计算机,实际上他对编程毫无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锡峰一进大学就迷茫了,大一大二参加过很多社团活动,旅游去过很多城市,也运营过抖音账号,学习上处于下游保研无望,也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无论是找实习还是准备留学,都是随大流。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2003年第一次,2005年第二次,上了大学和研究生,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院校,档次都不如张锡峰。但比张锡峰稍微幸运一点,我稀里糊涂上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比较喜欢这个专业,或者说至少不讨厌,跟张锡峰一样的是,我在大学期间也非常迷茫,又无人指导,在不知道怎么搞的情况下,随大流继续读了研究生,回头看,研究生对我的提升非常大。

张锡峰底子非常好,他只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他还年轻,往后看十年,我觉得张锡峰的表现不会低于他的浙大计算机系同学的平均水平。

今年高考有1342万名考生报名,历史性高,三年前写过一篇文章,今天仍然值得一看,这里这贴一下,有信心的可以读一下。

高考结束了,今年(2021)有1078万考生报名,人数历史新高,按应届生十八九岁的年龄参加高考,主力人群出生于02年下半年和03年上半年,按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这两年出生人口分别为1647万和1599万,取平均值1623万。

之前网上有个很热的话题,大意是:上海高考容易,是因为前面太难了,因为在上海,只有一半初中生能上普通高中,另一半人被分流到中专、职高,或者直接进入社会大学。

这句话描述的事实是真的,但它表达的意思不对。

上海确实只有一半人能上到高中,但是全国范围内其他省市也都是这样的。

国金证券做过一个统计,用2014年初中毕业生的数量,比对2017年高中毕业生,来算2014年的高中入学率。得到结果是:全国平均高中入学率只有54.88%,上海高中入学率55.67%,略高于全国平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设这些02年03年出生的宝宝,都完成了9年义务教育,假设18年的高中入学率维持在14年的水准,即54.88%,那么参加今年高考的应届生人数是:1623 * 54.88% = 890万。

而实际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078万,多了188万,这里面主要是二战的复读生,初略估算复读生占比为:188 / 1078 = 17%。

实际上复读生比率可能比这个更高,因为有不少学生弃考,情况各种各样,有保送国内知名院校的,有出去留学读本科的,他们都不需要参加高考,这种情况在大城市里的名牌中学比较常见。

还是一些就是成绩太烂,比如总分750分,只能考个一两百分,连专科都考不上,纯粹就是陪跑,那确实没必要参加高考。

又或者成绩再好一点,能上专科,但现在大学生这么多,普通的专科文凭确实没什么卵用,干脆拿到高中毕业证就走人,高三都不用读了,直接进入社会大学。

当年我二弟就是这种情况,几年后弄了一个广播电视大学的函授文凭,据说还有点用,帮助他在某大型电子工厂当上了小领导,管一两百号人。

因为成绩不好而弃考,在乡镇和县城的尾部高中比较普遍,综上,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比当年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少,复读生的比率可能更高。

衡水中学高三学生张锡峰因为一句“乡下土猪励志拱城里白菜”让很多城里人反感,他还说过一句,普通家庭的考生,身上肩负着整个家族几个世代的期望。

高考还能不能改变家庭命运,我觉得是看情况,父母有一个是211大学毕业生,儿子考上211,大概率不能提升原生家庭的层次,能保持就不错了,通常父母也不会有什么改命的期待。

父母都是没有读过大学的普通农民,女子能考上211及以上的大学,大概率是能改变家庭命运的,通常父母也抱有很大的期待。

不管能不能改变命运,大学还得读,而且要读好大学,越来越卷,从娃娃抓起,上层到底层,这已经是共识。

一些好工作,没有过硬的文凭,连应聘的资格没有,比如一些强势部门的选调生,只开放给有限的几所985院校。

贴一个国金证券17年得到的数据,参加当年高考的适龄人群,上清北的概率是万分之三,985不到1%,211不到2.5%,普通一本不到6%,今年的情况也大差不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复读一年,能在这个表格上往上提升一层,将来进入社会,也就获得了含金量更高的入场券,长远看来,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考生中复读生比率有多少?网上看到一个统计,他的算法跟上面高中升学率差不多。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其中高三应届生789.81万人,复读生人数高达242.8万人,占这一年高考总人数的22.67%,每一百个考生中就有22个多的复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复读生多是事实,据说平均读3.5年高中,不过河南去年116万和今年125万考生的统计口径是有问题的。

有河南网友说,河南向来把高考统考、专升本、对口招生所有报名人数统称为统考人数,比如2020的116万人,实际上统考的只有85万人,少了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