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多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席卷了全国。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

当知青下乡狂潮初起时,吴献忠便投身其中。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当时的吴献忠一心只想为祖国的农村建设出一份力。

当时中国大约有一千七百万知识青年从城市奔赴了农村,女知青吴献忠就是其中之一。她曾经立誓要扎根农村,甚至当进入清华北大的机会摆在眼前时,她都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

吴献忠拒上高等学府,仍旧作为一名女知青,留在农村,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在这期间,她也是几经波折。命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于自己的抉择,吴献忠又是否真的无怨无悔呢。

五十年过去了,吴献忠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知青吴献忠究竟是何许人也,在五十年代众多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为何她算是一位比较出名的人物。在她身上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如今还能让人们对她有所关注呢?

其实在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以前,吴献忠的人生理想是做一名艺术工作者,小时候的她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出身在工人家庭,但是父母从未疏忽对于她的教育。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在她上初中时就赶上了知青下乡的大浪潮。或许是命运使然,冥冥之中,吴献忠就对农村那片土地有一种莫名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在当时知青下乡狂潮的席卷下,她原本的理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这样,在五十年前,吴献忠作为一名知青来到了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太和公社耿屯大队。

吴献忠最初来到农村时的心情是十分兴奋的,她不觉得在农村艰苦的生活很麻烦,她很快融入到了劳动的气氛中。她觉得自己能够为农村建设贡献力量,是自豪和骄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不急着再次返回城市,她要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生活下去,长长久久。在当时那个年代,乡下的生活和城市的生活是有着明显差距的,但是吴献忠没有丝毫的顾虑和挣扎,只是一心扑在劳动上,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

吴献忠立下的扎根农村建设的大志向,令许多人都钦佩不已。她对待工作也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当时生产队的人对吴献忠都有很高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70年,吴献忠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机会,她极有可能就此改变了人生的轨迹,走上一条更加安稳和优秀的道路,但是当她面临着要离开农村的抉择时,她竟然毫不犹豫的放弃了。

当时,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到生产队来招生,组织上都推荐了吴献忠,认为以她的表现,完全可以凭借这次机会再提升自己,今后必定大有作为。

但是吴献忠却不想离开农村,拒绝了上清华北大的机会。当时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放着清华北大不去上,吴献忠是铁了心的扎根在农村了,誓言要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这片和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到现在来讲,能够进入清华北大,绝对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接受到这样高等的教育,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当时的吴献忠却毅然决定的拒绝了这个机会,选择继续留在农村。

吴献忠的思想境界在当时众多的知识青年中是很少有的,也正是因为这个事迹,让她成为了全国范围内都非常有名的一个知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命运就是爱跟人开玩笑,让人来不及思考,只有茫然接受的份。由于当时的政治时局发生了变化,吴献忠的演讲最终为她带来了牢狱之灾。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被命运打了个措手不及。

吴献忠在监狱里待了三年,每一分每一秒对于她来说,都是度日如年。等到三年后她出狱的时候,一切早已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命运的齿轮究竟是怎样转动,倘若吴献忠当时没有拒绝去清华北大,她或许也不会遭遇到如此悲哀的境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吴献忠的家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女儿一时之间,从名扬全国的优秀知青一下子沦为了阶下囚。这种巨大的打击,让他们痛不欲生。

吴献忠的父亲终究没有等到女儿出狱的那一天,郁闷而终,而她的母亲也终日以泪洗面,导致了双目失明。经过了三年监狱生活的吴献忠,在重获自由后,也早已是饱经沧桑,尝尽了酸甜苦辣。

但是悲痛归悲痛,她却没有一蹶不振下去。她被命运磨平了棱角,走过一路荆棘,学会了接受无常。如果问她,是否后悔做出了留在农村的决定,她的回答依旧是无怨无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又来到了肉鸡联营公司工作。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吴献忠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是踏实肯干,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她在联营公司,一步一步从办公室主任做到了经理的位置。在吴献忠的一生之中,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奋斗,尽管历经磨难和坎坷,她依旧迎难而上,脚踏实地,用一份辛劳换来一份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业有成的吴献忠,曾经也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生活,并且她也做了母亲。但是好景不长,她和丈夫因为某些原因还是分道扬镳了。此后她一直带着孩子过着单身母亲的生活。

如今的吴献忠早已经年过半百,她依旧经营着自己的企业,兢兢业业。回首前半生,时间如白驹过隙,白云苍狗,前尘往事已成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时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吴献忠没有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做出抉择,她是一个生而不平凡的坚强女性,有着大局观念。她甘愿放弃城市中舒适的生活,扎根到艰苦的农村,为农村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五十年前,吴献忠拒绝了上清华北大的机会,选择留在农村工作,这种精神,让人敬佩。在经历了命运的种种不公后,她依然坚持自己的初心,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当时那个年代里,有许多像吴献忠这样的人,他们都一心把祖国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将自己全部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这片土地。

如今的吴献忠依然无悔于曾经的决定,她依旧热爱农村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带给她成长的地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人生却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在等着我们去做。但愿每个人都可以无悔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