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5年,中央决定为安葬在朝鲜大榆洞的毛岸英烈士进行迁墓。

可没想到,当战士们来到毛岸英烈士墓前时,却遭到了一个朝鲜妇女的阻拦。

并且,对方还激动地告诉战士们:

“这是我儿子的墓,你们谁也不准动!”

那么,究竟是战士们找错了地方,还是这名朝鲜妇女在胡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事低调的“领袖之子”

1950年10月,为支援朝鲜战斗,消除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威胁,志愿军战士们在彭老总的率领下,悄悄渡过了鸭绿江。

在听说中央决定“抗美援朝”之后,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便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军。

为此,毛主席还在中南海特意为他设下了一顿家宴。

考虑到毛岸英曾经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担任过苏联坦克部队的指挥官,精通俄语。

于是,彭老总便将他安排到志愿军司令部担任起了翻译。

不过,为了隐藏身份,毛岸英必须化名为“小刘”进入部队,而对这些要求,一心报国的毛岸英自然全部应允。

入朝不久之后,志愿军便在彭老总的指挥下,对美军和“联合国军”发起了第一次战役。

在给了美军当头一棒之后,彭老总便思考着,何时发动第二次战役。

彭老总深知,美军和联合国军总是仗着自己的空中优势,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

因此,我军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防空火力的问题。

根据彭老总的安排,寻找防空火力点的任务落到了毛岸英的头上。

于是,他便带着几名战友,在一名朝鲜阿妈的引导之下,慢慢寻找着可供志愿军部署火力点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

这位给毛岸英带路的,是一个名叫朴真真的朝鲜阿妈。

这位阿妈不光要给毛岸英一行人充当向导,每当大部队出发之前,她还会亲自为战士们准备应急物品和口粮。

看到毛岸英一行人,朴真真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因为战争,她的儿子不幸死在了美军的轰炸中,所以朴真真便把毛岸英一行人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并从他们身上找回了一丝慰藉。

之后,在朴真真的带领之下,毛岸英等人穿过陡峭难行的山路,最终圆满完成了寻找火力点的任务。

而正是因为这次任务,毛岸英与朝鲜阿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听说志愿军要将大炮运上山,去对抗美国鬼子的飞机,朴真真便义无反顾地赶往战场,给志愿军帮忙。

她看到志愿军的大炮轮子陷在了雪地里,脸上立马露出着急的神色,志愿军在前面拉,朴真真就在后面推。

几个小时之后,大家终于合力将大炮运到了指定位置。

再次见到朴真真,毛岸英的心里也非常高兴,每次看到她,毛岸英总会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童年。

当年,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被敌人残忍杀害,让年仅八岁的他从此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只能跟着外婆一起生活。

朴真真热情而慈祥的面庞深深打动了毛岸英的心,也让他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外婆。

思索片刻之后,毛岸英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已经失去儿子的朴真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