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的“公平秤”在哪?

近日,江苏省频繁出现菜市场缺斤少两的事件,在网上闹得不可开交,尤其是市场商贩与管理员沆瀣一气,蛇鼠一窝的行为,更是让人咬牙切齿,愤愤不平。有网友说了,一会儿连云港,一会儿南京,节奏太快,都快跟不上了。

这里给大家简单回顾下这两件事。

事件1:博主为打假连云港海鲜市场缺斤少两的戏法,上演了可谓惊心动魄,时速生死的戏码,堪比电视剧狂飙的续集。想必很多人应该在网上已经看过新闻了,简单概述下:

“500克砝码上秤显示630克”

“商家态度蛮横,抢皮皮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销毁证据”

“管理员要求删视频,不删不给处理”

“商贩与管理员蛇鼠一窝,恼羞成怒抢手机”

“当前处理:商贩被清退出市场,抢手机系市场保安,已被辞退。”

人民日报发声“消除“鬼秤”乱象不能靠一删了之”

这样的处理结果,让人不忿,简直是避重就轻。还好,该事件已经由连云港市海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除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当地的公安部门也积极介入,希望能给出一个让众人信服的结果吧。

事件2:同样的事件,在南京某农贸市场再度发生,剧情相似度90%以上。有网友在5月18日在社交媒体上反应,在南京市江宁区某农贸市场买鱼时,遇到“九两秤”,并遭到态度恶劣的管理员爆粗口:滚出去!浓缩下剧情:

“商家虚心承认是九两秤”

“市场管理不处理,爆粗口:滚出去”

“管理人员恼羞成怒抢手机,手机被摔得稀碎”

“还威胁要"弄死你"”

“报警后,警察质问报警人:你买鱼拍我们市场管理人员干啥?”

“当前处理:商贩被清退出市场”

同样,市场管理员和商贩同一个鼻孔出气,让人膈应。

5月19日,江宁区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涉事农贸市场主办方和涉事商户立案调查,市场方对涉事商户予以清退。

两件事最终走向是什么,只能是静待调查结果。

菜市场“缺斤少两”,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在网上一搜一大把,不过已经好久没有像现在这样闹得沸沸扬扬,但不是说没有消息,就说明它已经不存在了。这里还是要感谢两位较真的消费者,让大家看到鬼秤仍旧逍遥于市场,而且越演越烈。

其实,为了打击市场“缺斤少两”的事情发生,制约商户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很多地市市场监管局都在农贸市场设置了“公平秤”。

“公平秤”在很早出现了,例如在1979年11月3日《北京日报》刊登的《让顾客买东西放心——访西单菜市场》里面的描述:“一台公平秤摆在桌子正中,两边放着意见簿。手提老母鸡的顾客向评议台走来,工作人员一面亲切地招呼顾客,一面把鸡放在秤盘上,准确地报出分量和价钱,顾客满意地点点头,高高兴兴走出菜市场。”之前的消费者担心商户在秤上做手脚,曾一度习惯于揣个弹簧秤买菜。“公平秤”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应运而生。

自2014年起,北京在《农贸市场公平秤设置与管理规范》里面就有要求,在全市市场内每50台经营秤间,应配一台公平秤,且秤上都有标注投诉电话。

这个“公平秤”现在很多地方仍在使用,虽然办法老,但是有效。它就像在一个不良商家的”良心”上安装了一个摄像头,时刻监督他们的行为,有了这个紧箍咒,他们想在自己的秤上做手脚,就没办法那么的肆无忌惮。

但是办法虽好,维护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公平秤”已经在市场销声匿迹,要么是被隐藏在市场办公室内,要么已经没办法使用,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实施过。

据统计,自从有了“公平秤”的出现,很多农贸市场的电子秤的投诉锐减。

故在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不良商户“心”中那把公平秤之前,“公平秤”应该继续执行下去,而且要落实清楚,让市场的营商环境更加透明,公正,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消费,踏踏实实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