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这是全国港口行业中规模最大、智能化、集约化程度最高且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汽车物流中心。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港口核心区,走进这座五层的立体停车楼,一支特殊的队伍正忙碌地穿梭在车辆间——它们是由激光导航和地面二维码智能指引的AGV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能根据车辆出口目的地、装船时间、汽车品牌等信息进行精准的AI计算,还能对车辆进行高效的分类理货与备货,实现智能调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面二维码用于引导AGV机器人

“这是全球规模最大,集约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AGV零碳汽车物流中心,全部采用AGV机器人自动泊车,一次可停放5200辆商品汽车,年周转能力18万辆。”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刘强介绍,AGV机器人繁忙时可跨楼层调度,助力双层停车,大幅提升整体效率,单存车、单取车可实现每小时260车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GV立体车库数字孪生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GV机器人运送车辆入库

连云港港是江苏最大海港,近年来在港口货物进出口贸易中,汽车出口表现亮眼。2023年港口整车出口突破30万台,增幅达36%,稳居全国整车外贸出口前三。但同时 ,港口停车位与庞大的出口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港口堆存能力亟待提升。

相较于传统的车辆存放和调度方式,物流中心结合数字孪生、集群调度等新兴科学技术,打造了港口滚装作业“数智大脑”,是国内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滚装物流中心。根据调试期间的数据,2024年1月试运行至今,经过将近6个月的调试,物流中心累计进出车次5.2万车次。AGV机器人较传统备车流程节省约2天时间;物流中心较传统立体车库堆存量提升2.5倍,较港口传统地面堆场提升9倍。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中心屋顶加装太阳能光伏板,年平均年发电量100万度,光伏所产电量在满足项目自身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为港口其他生产作业提供电力,年减碳量约780吨。

后续,物流中心将致力于打通滚装智能化“最后0.5公里”,开展“物流中心—码头前沿”这段路程的智能化研究,实现车辆到港装卸全流程自动化、数字化,使得物流中心在未来能够应对更高效的物流需求,为港口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