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节目,我们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很多疑问都得到了解答。”一位家长在观看大观区检察院制作的“麦芽青青”《成为更好的父母》系列访谈视频后感慨。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也是大观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者的实践之思,近年来,该院“麦芽青青”未检工作品牌积极回应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新要求新期待,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法律产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能动履职夯实 保护未成年人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芽青青”未检团队坚持能动履职,强化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惩治打击,搭建未成年人检察集中统一办理平台,深入探索如何运用最合适的办案方式,挽救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保护受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强化系统保护观念,全过程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落实“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履职,推进以办理刑事案件为主的“小未检”向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业务的“大未检”转变,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现难、发现晚的问题,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强制报告制度普法宣传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推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地落实。2023年,对办案中发现的不利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突出问题,制发综合履职检察建议4份,以“我管”促“都管”。

精心帮教让 犯错孩子重新启航

严格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坚持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相结合,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扎实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用五项举措彰显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一是稳步提升社会调查质效。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犯罪原因等,委托社工开展社会调查9人,为教育挽救开准“药方”,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7人,凝聚合力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正轨。二是提升法律援助覆盖面和专业化水平。及时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时,加强与辩护人的沟通,认真听取辩护人的意见,共同做好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三是严格限制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结合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事实、主观恶性、认罪认罚等情况综合评估社会危险性、犯罪危害性,坚持可捕可不捕的一律不捕。四是准确把握附条件不起诉的意义和价值,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积极适用附条件不起诉。五是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效果。严格落实法律规定,对符合封存条件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记录一律予以封存。

持续发力为孩子们 撑起法治蓝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名检察干警受聘担任全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集中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普法讲座27次,普法学生1500余人次,联合市检察院拍摄的未成年人普法微电影《每时每刻》获“最高检优秀传播力作品奖”,自主拍摄了未检微视频《两法保护·政府保护》、沙画《远离网络侵害 守护青青麦芽》、防溺水视频《无声的水怪》、家庭教育片《成为更好的父母》系列访谈……这些看似简单的点点滴滴,蕴含着团队的用心与努力,受到了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在辖区内营造关爱未成年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浓厚氛围。

精心培育打造 “麦芽青青”品牌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芽是麦子刚刚生长的时期,也是一味具有扶正祛邪功效的中药,“麦芽青青”喻指未成年人在法治的蓝天下能够茁壮成长,品牌名称与内涵寄托了从事未成年检察工作检察官的职业期望和初心情怀。2023年,大观区检察院“麦芽青青”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团队荣获全市“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麦芽青青”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获评2023年“安庆市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

谈及工作体会,该院未检检察官说起这样一个故事:海水退去后沙滩的坑洼里困住了很多小鱼,一个小孩正在用手一次次将鱼放进大海,有人经过问道:“这么多鱼,你救不过来的,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条”小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小鱼放回大海。在“麦芽青青”未检品牌牵引驱动下,该院携手各方力量,共同护航每一条“小鱼”安心畅游。(汪薇、汪新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