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最著名的告密者,当是犹大。

犹大一度认为耶稣会称王,因为耶稣无所不能,所以他铁了心地跟着耶稣。但在随后一次讲道中,犹大终于意识到,耶稣不可能称王,他跟着耶稣不可能有更好的出路。

他决定告密。

犹大卖主,可怕在于他用最美好,最优雅的举动做出最卑劣,最龌龊的事。他和祭司长约定:我和谁接吻,谁就是耶稣,你们就把他抓住。

他走到耶稣的前面:“老师,您好。”并低下头亲吻。

耶稣说:“朋友,你来做什么?”

是呀,你来做什么?没有人知道。但我们知道,因告密而死的,并不是一个观念中的他与她,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他与她。

或许,是刚喝完朋友圈的见面酒;或许,是在缠绵过后的夜归路上;或许,是私下才华横溢地发完牢骚,告密的暗箭,便射向了你。

这种告密,照鲁迅的说法,就是“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允的笑脸”,“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

2

鲁迅最痛恨的,是告密者。他说告密者是“用人血染红顶子”。

在小说《药》里,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被他的伯父夏三爷告密后遭砍头。夏瑜做了什么坏事?劝人造反。

在那个年头,虽然举报革命者并不算意外,但举报自己的侄儿,还是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但看客们对夏三爷的做法,不但不反感,反而还极为景仰。比如那位“横肉块块饱绽”的康大叔:“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 。”

他圈点夏瑜:“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为什么在看客们的眼里,告密者值得发扬光大?因为看客们谙熟生存法则:吃掉对方才能自保。

包括文中华老栓为儿子治病,买夏瑜的人血馒头,也是暗喻:要生存就必须践踏另一个人的生命。

但践踏了他人,果真就是实现救赎吗?

未必。

小说最后是上坟。一边埋着小栓,一边埋着被砍了头的夏瑜。去祭奠的两个女人,一个是华大妈,一个是夏四奶奶。两个女人想搞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她们能搞清楚吗?

3

统治和征服,历来需要,也鼓动告密。

即使是在爱情的领地。有人曾唱过这样一首歌:

“你是受阿瑞斯庇护的特洛伊城,无法沦陷的城。所以,我需要一个可靠的告密者,就像最后木马屠城时,那个希腊人一样,我需要他来告诉我,你的弱点在哪里,你最易被攻陷的时候在哪里,你的爱憎在哪里,只有这样,我才有机会偷袭你,占据你,让你沦陷,而不是让别的女孩子了解你,清楚你的习惯。让你成为被人熟知的城邦。”

谁是那个最可靠的告密者?当然是你身边,最熟悉你的人。

我们与告密者能有多远的距离?也就一步之遥。

这里生出一个问题:告发可以六亲不认吗?或者说,大义灭亲究竟是善还是恶?

在这个问题上,孔子有明确的表态:亲亲相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见《论语》的“其父攮羊”)

孔子之所以讲父子互隐,是因为他看到了在人伦大网中,父为大为高为亲。一个人,如果连最大最高最亲的父亲都能出卖,试问他还有什么道德底线不能突破?

虽然父亲“攮羊”为不义,但儿子为此大义灭亲,由此对社会风气和人伦所构成的破坏,要远远大于他的这个“义”。

法国的孟德斯鸠,也曾在《论法的精神》中,质疑过一条法律条文:盗窃者的妻子或儿子,如果不揭发其盗窃行为,便降为奴隶。

孟德斯鸠对此评论道:妻子怎么能告发自己的丈夫?儿子怎么能告发自己的父亲?为了对盗窃的罪恶进行报复,法律竟然鼓动做出更加罪恶的行为。这是违反人性的,也是荒唐的。

4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出自《诗经》的这句话,后来被简缩为“人言可畏”四个字,成为人世间的至理名言。

是什么,让语言成了一种规范,一种禁忌?又是什么,让这种规范和禁忌的冒犯者,遭受抵制和批评,蒙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

按理,“冒犯者”还没被暴露之前,他的思想是隐藏在头脑里的,外人不可能任意闯入那间密室,把它揪出来。但在人言可畏的告密者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

1936年10月,鲁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半夏小集》。其中第五段有云:

A:B,我们当你是个可靠的好人,所以几种关于革命的事情,都没有瞒你。你怎么竟然向敌人告密去了?

B:岂有此理。怎么是告密。我说出来,是因为他们问了我呀。

A:你不能推说不知道吗?

B:什么话。我一生都没有说过谎,我不是这种靠不住的人。

5

为什么鲁迅至死都不原谅告密?

因为告密一旦发生,必置人于死地。这是告密本身的内在要求。一旦告密不能置人于死地,告密本身就质变成一种背弃,一种超乎想象的背弃。这时死去的,不是被告密者而是告密者本人。

为什么一个举报成风的社会,不是清明的,而是丑陋和罪恶的?

因为告密者折断的,是人性中最后一根稻草——血脉里的亲情;告密者颠覆的,是道德中最后一块净土——诚实。何谓诚实?就是关起门来说的话,开了门也照样能说。

告密者的下场,即使不说,我们也可以预见。

虽然鲁迅笔下的《药》,夏三爷为此得到了二十五两银子。

但当耶稣被钉到十字架上,出卖他的犹大,跑到城外自杀了。

犹大将自己吊死在大树底下,为告密者指明一条生路:忏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甘草子,不小资,不文艺,不妖娆,不风情,恬淡自守,性如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