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最近在越南正面临一个大尴尬:无电可用。就在苹果CEO库克刚准备在越南扩产时,越南的电力局就送来了大惊喜——拉闸限电。越南已告诫制造商们,包括富士康和三星等,要求“自愿”削减30%-50%电力使用,以避免去年的电荒重演。去年电力短缺已经让越南损失了14亿美元,越南高层还保证不会再有这事儿,结果呢?热浪一来,承诺就像浮云一样飘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士康在越南可是用电大户,一年的用电量几乎吞掉了越南一半的企业用电量!所以越南为了电力稳定,只能对富士康这样的大户先动刀,郭台铭这边也够呛,真金白银投资那么多,现在看着自家工厂因为没电开不了工,那种焦虑和无奈肯定是写满脸颊了。而且越南货币贬值,电从外国买进来更是贵得吓人。这要是老限电下去,富士康那损失得多大?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灾难!

其实,去年越南就找我国买电来救急,这是时隔七年后,中国再次开启向越南供电的大门。有人说:电力是国家工业的命脉,不是说给就能随便给的。越南抢走了我们不少制造业,他们闹电荒,不正好可以抵挡制造业外流吗?

当然这是我们的个人情感,可高层是有大格局的。越南不仅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更是国际供应链中的协作伙伴,也是重要的东盟消费市场。我国一向以邻为伴, 与邻为善,去年帮了,如果越南有需求的话,今年或者也不排除继续向越南供电。

我们国家西部每年都有剩余电力,不仅可以送到东部,还能输出给邻国。越南遇到严重的用电荒,作为友好邻国,我们自然是要伸出援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越南主要承接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们中国正推动高端制造。我们向越南出口大量机械、技术设备,他们则供应我们原材料,这就是互补的合作关系。

再来看,东盟有近6亿人口,已连续多年成为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越南在里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帮助越南稳定电力,实际上是在促进整个东盟市场的工业化,增加就业,扩大消费。所以,向越南供电,实际上也是在帮我们自己,是为了共同扩大这块经济大蛋糕。

大家把视野打开,不是以为为越南输一点救命电,越南就能取代中国一样。越南这电力建设不是一朝一夕都能解决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相比之下,中国拥有完善的电力基础设施,供应稳定,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电力供应更加充足。之前我们也遇到过越南同样电力紧张的问题。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后,东部沿海用电量大增。但这中间技术挑战不小:如何跨越上千公里把电从一个省传到另一个省,而且还得尽量减少途中的电力损耗?这可难倒了不少人。不过,中国的工程师不是盖的,他们钻研了超过十年,终于自主研发出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到了2010年,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终于建成投运,能够实现长达5000公里的电力传输,而且损耗率低至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技术不仅在国内应用,也让外国受了益。例如,中国在巴西建设了2500多公里的特高压输电项目,还在多个国家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特高压技术成为了一张中国制造的名片。随着电力需求和环保要求的变化,中国也开始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等。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制造业供应链难以被完全替代的原因之一。而且越南的电力短缺只是问题之一,还有其他基础设施、供应链管理等问题,这都是难以替代中国的因素。

那问题来了,富士康为啥要跑去越南?首当其冲的原因,当然是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便宜啊,对于像富士康这种密集型制造业来说,越南就是理想的生产地。但是时代变化快啊。全世界的大公司,比如三星,英特儿等,都冲着便宜的人工去,越南拢共也就5000万多劳动力,富士康招工都招不到人,那工资不涨才怪呢!根据《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时,越南一个普通工人月薪才1300块,大概就是当时中国的三分之一。可到了2023年,据越南统计局统计,工人平均收入为约为2080元人民币,增长6.9%。要是这趋势继续下去,三五年后,越南工人的成本可就快赶上中国了。到那时候,富士康是不是又得考虑撤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南这么不给力,富士康的苹果按时交不了货,那苹果爸爸会不会把订单给其他人呢?富士康自从撤离大陆后,顶替它的的人都一拥而上。一个是比亚迪,他们虽然主攻新能源车,但代工业务也是非常厉害。比亚迪当初可是从给苹果打磨金属外壳起家的,现在已经扩展到整个iPhone、iPad还有Apple Watch的玻璃和结构件,甚至包括组装业务。现在苹果可是比亚迪手机部件业务的头号客户,库克前不久还专程跑到中国,和王传福见了面,足见这关系是越来越铁。

另一个强敌就是郭台铭捧起来厂妹建立的立讯精密。立讯精密甚至还在昆山建设了大型iPhone组装园区。所以说,即便越南的电力供应再充足,富士康目前的运营情况也不一定会有多大好转。毕竟,苹果正在把越来越多订单给了富士康的友商,明显就是想摆脱对富士康的依赖。不知道,郭台铭不会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