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如果真有本事,甲午战争前为什么会被日本玩弄于股掌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鸿章

1894年6月11日,朝鲜起义的东学党全部撤离全州,朝鲜官员复任,各国都认为朝鲜叛乱已经被平定,中日两国派驻朝鲜的军队就都应该撤回本国。袁慰廷与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商定中日两国同时撤军,但日本好不容易才实现派驻军队前往朝鲜,接下来就要迫使朝鲜脱离中国,进而霸占朝鲜,它又怎么可能撤兵回国?

于是,在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交大臣陆奥宗光等人一手操纵下,又找了个日本不撤兵的借口——日本提出一个与中国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计划。这一计划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中日军队共同平定朝鲜内乱,二是中日共同派员改革朝鲜内政,三是整顿朝鲜财政。日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迫使朝鲜摆脱宗主国中国,然后趁机霸占朝鲜。

为了实现这一无耻目标,日本可谓不择手段,诡计迭出,把中国玩弄于股掌之间。陆奥宗光自信满满地对伊藤博文说,有这个方案,我国在外交上就将占据主动,中国向来以朝鲜的宗主国自居,肯定不会同意我们的方案。他建议给方案加上两条:一是不管中国是否同意这一方案,我国绝不从朝鲜撤军;二是中国若不同意,我国将独力使朝鲜实现内政改革。

很快,日本天皇通过了伊藤博文提交的这个方案。于是,陆奥宗光约见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将中日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照会交给他,并要中国尽快同意日本的提案。汪凤藻看了照会后,心里大吃一惊,明白了日本企图霸占朝鲜的狼子野心。于是,一直与陆奥宗光辩论,想要迫使陆奥宗光收回这个照会,陆奥宗光就干脆由日本驻华公使向中国总理衙门提交。

当天晚上,日本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就把这个照会提交给了中国总理衙门,而日本驻天津领事荒川巳次则提交给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立即发电询问汪凤藻是否已经接到日本照会,汪凤藻只好把日本照会也发给李鸿章。李鸿章自然没有同意日本的方案,理由有三:一是朝鲜内乱已平定,二是日本无权干预朝鲜内政,三是《天津条约》规定日本必须撤兵回国。

陆奥宗光拿着汪凤藻的照会去见伊藤博文,非常兴奋,他狂妄又无耻地说,中国不想与我国共享朝鲜,我们就要让他失去更多!伊藤博文更是直接蔑视中国,他说,我们只好放手与中国这个貌似强大的泥菩萨较量一番了!陆奥宗光亲自修改答复中国的照会,第二天,伊藤博文只字未改,派人送往中国驻日使馆。汪凤藻接到照会,立即与同事商议应对之策。

大家都认为日本企图霸占朝鲜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建议朝廷立即增兵朝鲜。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面见朝鲜国王李熙,说,日本完全出于友谊,希望扶持朝鲜独立自强。形势发展到了这一步,朝鲜被压制多年的亲日派立刻感觉到春天来了,纷纷大肆活跃起来,就连从前亲俄分子金嘉镇也自告奋勇向朝鲜国王进言,朝鲜国王竟然把这投机分子任命为内务府参议。

袁慰廷得知这一任命很气愤,质问朝鲜国王亲信赵义,国王为何如此器重一个曾经被流放的官员?赵义说,如今日本咄咄逼人,大家都怕与日本人打交道,国王是考虑金嘉镇对日本情形比较熟悉吧。赵义听袁慰廷说日本没有撤兵的打算后,放声大哭,说日本不撤兵还干预我国朝政,从也是亡,不从也是亡。请总理马上致电李中堂,设法挽救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

袁慰廷只得安慰赵义,要他提醒朝鲜国王,中国要的只不过是宗主国的名分,而日本要的却是朝鲜的实权,一定要看清楚。没多久,袁慰廷和唐绍仪商议后决定发报给李鸿章,要求增兵朝鲜,否则不能有效遏制日本人企图霸占朝鲜的野心。但李鸿章却认为,如果再增兵朝鲜,日本肯定也要增兵朝鲜,那就没法收场了,还是得请列国调停,通过外交以夷制夷。

几天后,袁慰廷再次致电李鸿章,报告朝鲜局势越来越艰难。朝鲜国王见中国不增兵,被日本吓怕了,开始讨好日本,带着几车酒和上百头牛羊去日本兵营犒军。朝鲜百姓见指望不上中国,纷纷讥讽鄙夷在朝鲜的中国人。袁慰廷再请各国劝说日本,各国公使都敷衍了事。他去见日本公使大鸟圭介,还被拒之门外。袁慰廷于是在电报里请求下旗回国,免得受辱。

而李鸿章仍然寄希望于通过外交“以夷制夷”,结果却被俄国耍弄了一番。俄国先是信誓旦旦说会劝说日本与中国同时从朝鲜撤兵,如果日本不听劝,俄国将不惜采用压服的办法。结果呢,日本对俄国的劝说并不买账,而俄国又不想太得罪日本,害怕日本倒向英国,使得俄国在亚洲陷于孤立。于是,李鸿章得到的消息是,俄国以友谊的方式劝日本,不听也没办法。

俄国还表示,更不会管日本改革朝鲜内政的事情,这让李鸿章傻了眼。质问俄国公使,俄国公使呛了李鸿章一句话,第三国只能斡旋,具体是战是和,是增兵还是撤兵,难道不是你们自己拿主意吗?这时京城舆论都主张,既然日本不接受调停,那就只有增兵朝鲜一条路。但李鸿章不希望增兵朝鲜,而是打算撤回朝鲜的叶志超一军,这样才能避免与日军发生冲突。

这时,李鸿章又接到袁慰廷来电,说日兵万余人分守汉城四路,各要害都架炮、埋设地雷,日本不但不撤兵,还有大军将至。如果还依赖各国调处,恐怕会贻误军机。眼下应对办法有两种:一是迅速增兵,用商船运往平壤,准备大战;二是撤兵回国。否则,既不增兵又不撤军,一旦开战,牙山叶志超的军队将断绝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