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爸这么多年竟然一直葬在这里,我小时候还替他扫过墓。”这是董耀东找到父亲后,对记者说的话。

董耀东的父亲是谁?为何牺牲了家人却毫不知情?董耀东又是如何在后来找到父亲身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学生扫墓,不知烈士竟是生父

沈阳烈士陵园是中国最大的烈士陵园之一,每年清明节,这里都会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许多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到这里扫墓,缅怀革命先烈。董耀东也不例外,他上小学时,经常在清明时跟随班集体到烈士陵园扫墓,同学之间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在清理杂草时,找到了某位同学的亲人,这时他们还会互相呼喊:“找到了!”

董耀东也十分羡慕,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这里竟然也埋葬着父亲的尸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耀东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的父亲蔡正国生前曾是中五十军代军长,也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挥员之一。

但董耀东却不知道这一切,他只知道自己姓董,父亲叫董凤奎。

在60年代初,董耀东所在的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去沈阳烈士陵园扫墓,向革命先烈致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学生中有很多是烈士的后代,所以老师会让他们分别去为自己的先辈祭奠。董耀东每次都只是作为陪同,并没有特定的对象。他也不知道,在那些墓碑中,就有一块属于他的父亲——蔡正国。

蔡正国曾经参加过长征、塔山、平津、辽沈海南岛等多次重大战役,战功赫赫,被毛主席称为“一员骁将”。

他在1953年4月12日晚上,在龟城郡青龙里召开军事会议时,遭到美军飞机轰炸而英勇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耀东每次扫墓时都会看到蔡正国的墓碑,上面写着“烈士蔡正国同志之墓”,还有358个字的生平简介。

但他并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这位烈士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也没有注意到自己和这位烈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生父亲竟是英雄将领

蔡正国江西永新人,没读多少书就辍学了,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努力学习木匠技术,二十岁不到就成为一名木匠,四处奔波为家庭分担负担。

蔡正国不仅孝顺,更有爱国之心,那时正值革命高潮,许多青年投身于青年团,蔡正国也深受鼓舞,加入了本地的团组织,参与革命斗争。

当时的蔡正国并没有接触过很多马列主义思想,他参军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觉得红军好,苏维埃政府好,打土豪分田地,打倒一切压迫穷人的压迫者,替所有穷苦人谋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正国1932年加入红军,经过党的考察,成为了预备队员。

他表现出色,很快变为真正的红军战士,参与了多场反围剿战斗,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蔡正国在战场上勇敢无畏,屡建功勋,终于在一次战斗后被人介绍入党,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

蔡正国说:“共产党员为革命献出生命、流血牺牲从不后悔”,他同样也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长征途中,蔡正国担任红三军团教导营一连的党支部书记。

在贵州习水县时,蔡正国不幸中弹,伤口非常严重,处理不当就会死亡。

长征路上,粮草匮乏,医疗设备更是缺乏。前线的医疗条件更加恶劣,基本的药品和卫生员都很稀少,更不用说麻醉这种紧急需要的药品。炮弹在耳边爆炸,战斗还在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让战友们把自己压在门板上,蔡正国自己用枪上的刺刀把身体里的子弹挖出来,剧烈的疼痛让他满头大汗,手术后他感染发高烧,醒来时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战友为他留了几块大洋。

掉队之后再找到部队非常困难,他不管身体还在发烧,立即收拾好行李追赶自己的部队。

有心人天不负,一个月后,蔡正国找到了自己的部队,伤势也逐渐恢复,身体也恢复了正常。打仗时他不怕牺牲,冲在最前面。很快他凭借出色的作战能力被军队高层赏识,先后担任过团长、参谋长等职务,在20多场大小战役中都是作为指挥官在前线指挥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震惊的是,在所有战斗中蔡正国都未尝一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