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四野大部分纵队司令都是中将,陈大麻子跟我一起提的纵队司令,这次也是中将,你说单给我个少将,上哪说理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亮剑》中丁伟得知自己授少将军衔后,对李云龙气冲冲说出的一番话,心中非常的不满意。

剧中丁伟可以说是晋西北铁三角里,最具有实力和眼界的一位人物,无论是战术,战略还是格局观,他都远超李云龙和孔捷。
对于《亮剑》中丁伟的军衔,相信很多人都认为他应该授中将,甚至授大将都绰绰有余,毕竟丁伟的实力有目共睹,但结果却授了个少将的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丁伟之所以没有被授大将,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时,他在东北干了两件大蠢事,才间接导致他是一个少将的职位。
1、丁伟的实力

《亮剑》中丁伟首次出面的场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开场就是骑着马带领一位战士,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的路上。
随后丁伟在路途中遇见了一伙伪军,虽然他们人多势众而丁伟只有两人,但他却丝毫不惧,举起枪就大喊道:“哪个不怕死的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这一幕我们就不难看出丁伟出众的才能和气场,因为在抗战时期正是需要干部指挥的关键时刻,而丁伟却要去延安学习,这就足以表明上级有意培养丁伟。
而丁伟本人的气场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十几个伪军骑兵,他愣是将一群人吓得不敢往前。
不仅如此,随后首长的一个抉择和一番话,更加突出了丁伟的军事指挥能力,那便是李云龙被撤职,丁伟前往总部和彭老总交流的场景了。
剧中新一团团长李云龙跟日军坂田联队交战时,虽然是这场战役的赢家,并且还击毙了坂田,但却因为擅自抗命被撤职,派对方去被服厂当厂长。
可俗话说群龙不可一日无首,而上级在挑选新团长位置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丁伟,立刻命令对方来到总部报告。
而彭老总看到丁伟后,先是夸张对方精神头很好,然后便直接让他任命新一团团长,话里话外都是满满的信任。
通过这番交流我们可以看出,彭老总非常看好丁伟,这也侧面突出了丁伟的军事能力,根本不逊色于李云龙,不然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丁伟。
除此之外,丁伟的应变能力也很强,能够在短时间内策划出一个绝佳的计划,而这一幕便是晋西北铁三角在一起喝酒聊天的画面了。
在这个情节中,李云龙先是吹嘘了自己拿下平安县城后的战果,然后又变得忧心愁愁,因为楚云飞两个营以大孤镇驻军为由,将部队安插在了李云龙团部中间的位置。
而孔捷和邢志国听闻此言后,都陷入了沉默,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有丁伟稍作沉思后,便提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丁伟表示第一条计划,就是断掉楚云飞的后勤补给,因为他们无论从哪个方向经过,都会途经三人的防区,这样一来就可以设路卡拦截物资。
第二条计划便是以孔捷手中的被劫物资作为筹码,和楚云飞进行合理的谈判,从而逼迫对方撤兵。
而第三条计划就是“吓唬”对方,调集重兵驻扎在楚云飞两个营四周展开军事演习,时不时就来演练一下。
从这一幕我们可以看出,丁伟的指挥部署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真不是吹出来的,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随后在解放战争时期,丁伟更是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军事指挥能力,他一个师直接干掉了国民党的一个军。
要知道一个师的兵力和一个军的兵力,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就是在这种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丁伟却依然打了一个漂亮的收尾仗。
不仅如此,解放时期时丁伟的职位还比李云龙和孔捷要高,当两人还是师长的职位时,他就已经是纵队司令了。
随后丁伟的毕业论文,更是再一次展现出了他的格局观和眼界,在当下中苏关系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丁伟已经推断出了未来二十年最大的敌人。
从以上丁伟各方面突出的能力,以及被上级重视培养的表现来看,他授衔大将军衔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2、丁伟在东北的决策失误

而丁伟之所以在授衔时,没有被授大将军衔反而授了少将军衔,其实归咎于他在东北干的两件蠢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件蠢事就是“做买卖”,一边打仗一边还做买卖,丁伟所带领的二师偷着开烧锅酿酒,不光自己的部队喝,而且丁伟还靠酒水做起了买卖。
要知道打仗时喝酒本就是一件严重违反军纪的事情,更别说还利用酒水做买卖了,更何况还是师长带的头。
只不过大家不知道的是,剧中只是介绍了丁伟“做买卖”的一小部分,在原著中丁伟还偷偷的卖烟土。
要知道当时正值解放时期,而丁伟还是一个师长,做这种做买卖的事,不被上级降职或撤职就很不错了。
除此之外,丁伟干的第二件蠢事,更是他授衔少将的一个重要缘由,那便是生活作风的问题了。
丁伟在东北担任师长时,虽然他打起仗来也不含糊,带领部队取得了大大小小的胜仗,但私下却有些“不老实”。
在原著中丁伟经常趁部队休整期间,和苏联的年轻小姑娘一起载歌载舞,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生活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说丁伟只是和苏联姑娘跳舞,并没有发生其他的事情,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行为有违八路军的作风。
对于这两件大蠢事,可能丁伟自己处理的天衣无缝,但其实早就暴露的一览无暇,连孔捷都听说了,上级领导又怎么可能会浑然不知。
所以说,正是丁伟干的这两件“蠢事”,让他在授衔时只授了个少将军衔,不然很可能会授衔中将和大将。
因为丁伟既没有像孔捷一样,打的败仗较多,又没有像李云龙一样,经常在战场上抗命,他是一个服从上级指挥且打仗点子又多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