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有没有干过好事?

如果你说没有,恭喜你,答错了。

日本实实在在干过一件好事,就是从中国手里抢走了印度的高铁项目。

2015年,印度出于政治目的考虑,将印度第一条高铁——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交给了日本,日本不但帮助印度建设高铁,还为印度提供利率仅为0.1%的低息贷款。

于是,这个总投资超过140亿美元,总里程508公里的高铁项目就这样到了日本人手里,按照原计划2017年启动,2022年通车。

实际呢?

截止目前为止,整整七年过去了,这条铁路仅仅修建了10公里,目前预计完工时间是2028年。

按照印度人搞项目的进度,没个几十年恐怕下不来,日本成功帮助中国避开了这个大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么慢?

问题有很多,首先就是征地出了问题

印度各邦相对独立,不怎么听中央的,比如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征地进度就远远落后。

还有一个原因是土地私有化,地都在地主手上,很多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土地一旦被征收,地主可以获得政府的补偿,这些农民却失去了生计,因此反抗力度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都造成征地进度缓慢。

不过好在今年1月,全部征地工作终于艰难地完成了。

二是工程费用不断膨胀

当初日本预估的工程造价是140亿美元,可是由于工期不断拖延等原因,工程预算已经增加了接近一倍。

至于这笔钱到时候印度人付不付,那可就不好说了。

三是日印双方互不信任

工程费用的膨胀,主要在于印度要求重新修改线路的高架化设计,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铁与牛羊等家畜碰撞。

印度政府还坚持,因修改线路设计产生的费用必须由日方全部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缩减费用,负责土木工程的企业不得不由日本企业换成印度企业。

这一变更也越发让印度政府认为,一开始不用印度企业,就是日本在搞鬼。

一条短短的高铁,让印度日本吵得没完没了,而同期开工的雅万高铁,已经于去年全面通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缺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2004年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开启了在印度奥里萨邦(Odisha)大型综合钢厂的建设计划。

该项目曾是印度引以为自豪的最大海外投资项目,2005年浦项与奥里萨邦政府签订建厂谅解备忘录,拟投资120亿美元建年产能1200万吨综合钢厂,商定建设占地4004英亩、年产12万吨的钢铁经济园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钢厂

12年之后,受阻于征地问题,项目建设依旧停滞。

在当地民众抗议阻挠下,截止2016年,邦政府仅征得土地2,000英亩,其中移交浦项制铁548英亩。

一个项目立项12年,印度政府都不能完成起码的土地征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的地方政客,由于选票的原因,不敢得罪地方地主豪强。所以工业用地征集一直是一个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

莫迪上任后与他的几位前任一样,一度想改革土地征集法案,但是被印度各种地方势力阻挠,至今没有成功。

从高铁和这个例子都能看出,印度想要崛起,首先缺的就是秦始皇,要把印度从松散的邦联状态,凝聚成一个真正的国家。

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印度,并不是一个“自古以来”的国家,印度实际上是一个地理概念。

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跟现在的印度,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印度”国家的出现。

无论是德里苏丹,还是莫卧儿帝国,亦或是马拉地帝国,都未能将这一区域统合成一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印度城

哪怕是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大约一半的印度领土实际上是由土邦领主以半独立的形式治理。

印度的基层政府组织叫做地方自治政府,其规划在邦级政府之下,地方自治政府由当地人选举出政府首脑。

别看是选举,其实跟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皇权不下乡”,农村由地主乡绅实际管理是一个意思。

印度的中央政府实际上无法完全控制各个邦,早在2500多年前的秦朝,中国已经实现的中央集权,现在的印度也没有完全实现。

正因为如此,莫迪为了把一盘散沙的印度人凝聚起来,才会大力发展印度教,试图通过印度教这个印度为数不多的“共同点”,讲大部分印度人团结起来。

但宗教这个东西,副作用不小,莫迪老仙要小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一个国家要崛起,必须具备统一的市场,欧盟为了打造这个统一的市场,将碎成一地的27个成员国拢在一起,费了多大劲。

印度呢?

各个邦之间运输货物甚至要收取关税,有不同的税收标准、法律,因此截止目前也无法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跟英语,但并非所有印度人都使用官方语言。

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据有关资料统计,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卢比上有17种语言

很多印度人互相之间无法交流,跟出国一样。

中国2300年前已经实现的书同文、车同轨,中央集权,今天的印度还没实现。

印度缺毛泽东:土地改革、破除旧观念、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解放生产力

一个国家想要崛起,有一些基本的条件必须满足,偏偏印度人都缺。

首先就是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今有3000多年历史。

印度宪法1950年生效后,明确规定了禁止基于宗教、种族、种姓、性别或出生地的歧视。这可以被视为对种姓制度的一种法律上的废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实际上,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法律上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种姓的观念和实践仍然普遍存在。

虽然说人人绝对平等的世界并不存在,可是如果贱民的子女永远还是贱民,这样的国家有可能真的崛起吗?

其次是土地问题

印度实行土地私有化,现在的印度正在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但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土地,土地都在地主手上,不愿意交出来,怎么办?

中国通过土地改革解决了这个问题,印度呢?

日本人给印度修的那条高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后是国民素质

很多人说印度有人口优势,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未来将享受巨大的人口红利,就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一样。

印度人确实年轻,可是人口红利这个东西,除了年轻的劳动力,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接受基础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就开始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到改革开放前,积累了大批毕业生,工人也好,工程师也好,跟新引入的现代制造业结合,爆发出巨大的生产力。

这才是真正的人口红利。

印度呢?

据2022年联合国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文盲率约为40%,所谓文盲的标准为无法阅读短信,无法填写表格,无法在餐厅点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印度的年轻劳动力都是这样的文化素质,人再多,能称得上“人口红利”吗?

印度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条件很好,但是后天不足,确实缺少一位像毛泽东那样的伟大领袖,砸烂一切束缚人的条条框框,把人跟生产力解放出来。

印度现状

郭德纲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我厉害,全凭同行帮衬。

当今世界,欧美传统列强早已经成了昨日黄花,苟延残喘,印度凭借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反而一枝独秀,2023年超过宗主国英国排名全世界第5。

印度人这段时间民族自信心爆棚,但却忘了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的事实。

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印度很快就会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

这就是金灿荣教授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升西降”吧。

但是这些并不能掩盖上述那些印度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除此之外,印度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缺乏创新和民族自主品牌,法治不健全,总是对外国投资企业下黑手等。

这些都在严重拖印度发展的后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还有一点,印度想要崛起,不能只靠万国造的光辉战机跟阿琼坦克,先让印度人家里有厕所,街上有公厕,把满大街随地大小便的毛病给改了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妙笔生花创作挑战##印度##奇葩印度##神奇的印度#